人與野獸的死亡競技場
2024-10-08 17:05:2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羅馬鬥獸場也被稱為羅馬競技場,是古羅馬時期奴隸主、貴族和有自由身份的市民觀賞奴隸角斗和鬥獸的場所,已經成為古羅馬的象徵。如今這個鬥獸場只有遺蹟殘存,坐落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
72年,羅馬皇帝韋斯帕薌為了慶祝征服耶路撒冷勝利,犒勞得勝歸來的將士們,同時彰顯古羅馬帝國的偉大,下令修建羅馬鬥獸場。這裡原先是尼祿皇帝的「金宮」所在地,不過金宮已經在八年前毀於火災。有人說修建羅馬鬥獸場動用了俘虜來的八萬奴隸,也有人說是用把奴隸賣掉換來的錢修的,而不是奴隸修的。這兩種說法後者更可信,因為從建成之後的鬥獸場來看,操作者都是專業的建築工人。
羅馬鬥獸場外形呈橢圓形,最大直徑為188米,最小直徑為156米,中心的表演區長軸為86米,短軸為54米。古希臘的劇場往往建在山坡上,觀眾席藉助山坡逐層上升,劇場一般呈半圓形。羅馬鬥獸場從中吸取靈感,相當於將兩個古希臘劇場對接,造就了圓形劇場。
鬥獸場內約有60排座位,按照身份等級分為五個區。最下層前排是榮譽區,坐在這裡的是元老、長官和祭司等人;貴族區的席位專供貴族使用,此外還有富人區、普通公民區和專供底層人使用的區域,底層人使用的區域中沒有座席,觀眾只能站著。即便是在同一個區中,人們也會根據身份和職業坐在不同的地方。羅馬鬥獸場雖然面積很大,但是觀眾席平均62度的坡度保證了坐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很好地觀賞比賽。
羅馬鬥獸場的圍牆高達57米,分為四層,底下三層為環形拱廊設計。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三層的柱式依次為多立克式、愛奧尼式和科林斯式,這是古希臘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種柱式。第四層為頂閣,檐下設計有240個中空的凸起,是安插支撐天篷的木棍用的。在當時,如果遇到下雨或者烈日天氣,會有士兵負責撐起天篷。這些天篷並非固定的,水兵可以像在船上控制風帆那樣進行調整。
在鬥獸場的底層,有80個入口供觀眾進出,此外每一層都有很多出口,這樣的設計保證了巨大的人流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疏散,不會出現擁堵。後來的體育場等大型公共設施建築都採用這種方式來保證安全。羅馬鬥獸場可以容納近9萬人,據說全部疏散用不到十分鐘。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地上部分的鬥獸場十分宏偉,地下部分的建築同樣壯觀。鬥獸場下面設有地窖,角鬥士和猛獸在上場之前便被關在這裡。當表演開始的時候,他們乘坐專門的升降機來到地面上。鬥獸場還建有完善的輸水設施,當初為了表演海戰的場景,曾經引水進來,在場中央設置了一個人造湖。
羅馬鬥獸場的主要建築材料是石頭,當初為了從附近的提維里往市中心運石料,還專門修建了一條大道。羅馬鬥獸場具體用了多少石料,這個數字不得而知,但光是用來連接石頭的抓鉤就耗費了300噸鐵。
217年,鬥獸場曾經遭遇雷擊,部分建築毀於火災。238年,鬥獸場被損毀的建築得以修復。442年和508年的兩次大地震都對鬥獸場造成了嚴重的損壞。523年,鬥獸場開始禁止舉行角斗和鬥獸比賽。中世紀時期,鬥獸場沒有得到維護,進一步損毀,甚至有一段時間被用來當作碉堡。到了15世紀,人們為了建教堂和樞密院,竟然從鬥獸場上拆卸石料。直到1749年,羅馬教廷宣布鬥獸場為「聖地」,這種損毀才被制止。
雖然至今還沒有人知道羅馬鬥獸場的建築師是誰,但無論從規模上、結構上、技術上,還是功能上來看,鬥獸場都是古羅馬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堪稱一個奇蹟。
角鬥士
在鬥獸場中,參與角斗者主要是奴隸和戰俘,他們會在專門的角斗學校進行訓練,然後再出售給經營角斗表演的商人,參與各種競技。他們要和野獸及其他角鬥士進行不同規模的競技。角鬥士根據經驗和戰績的不同,有不同的裝備。高級的角鬥士擁有精良的武器和護甲,而剛開始職業生涯的角鬥士,往往只有魚叉、短劍之類的武器。
羅馬人也給予了角鬥士很高的榮譽。傑出的角鬥士被視為藝術家,擁有大量的崇拜者,人們對他們的追捧絲毫不亞於現在的體育明星。有些十分傑出的角鬥士甚至可以獲得皇帝賜予的榮譽,並獲得自由。
除了簡單的對戰,羅馬人也十分喜歡在角斗場內重演著名戰役,再現輝煌的歷史。角斗競技也遵守嚴格的規範,並非一味地生死相搏。在角斗中失敗的一方會接受皇帝或祭司的裁決。在徵求觀眾的意見時,觀眾會將拇指朝上或朝下來決定失敗者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