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仁者愛人」的博愛精神
2024-10-08 12:46:48
作者: 何香久
我的朋友、有良知的人文學者摩羅(本名萬松生,江西都昌人,現在北京一家大學供職)曾在世紀之交為北京一家雜誌寫下過這樣一段「世紀留言」:
對於中國人來說,20世紀是一個不得好死的世紀,多少人戰死、餓死、病死、還有武鬥中打死、政治迫害中槍殺而死……對於即將來臨的21世紀,我想說的話只有一句:希望在新的世紀裡中國人都能自然死亡。算是一個祈禱。
這段對一個行將結束的百年的總結、對一個即將開始的新世紀祈禱的文字,剛好100個字。
這100個字,簡直像100把刀子,扎得人心流血。
100年!100個帶著血光的字,足以讓我們做深長思。
我在想:我們的國家為什麼會踏著血泊:同胞和同類的血泊,走過了這樣一個令人傷心的世紀。
中國,曾經站在世界之巔首先發出了「仁者愛人」的博愛宣言。
「仁者愛人」的思想,最先見於《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仁」。據此,孟子引申出「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的話。「仁者愛人」是儒家博愛精神的最高體現,也是整個儒學思想的核心,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集中反映。
儒家是把和平或者說是親和看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要務的。人類之所以需要親和,是由於人的本質所決定的。什麼是人的本質呢?孔子和孟子都說:「仁者人也」。人之所以被稱作人,因為他的本質是仁愛的。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我們從文字構造學上看這個「仁」字:按照《說文解字》對「仁」字的拆解,「仁」這個字是「從人二」。人字旁邊加一個「二」字,這裡面有兩層內涵:
第一,「從人二」是表明人類一開始就不是孤立的單個存在,換一句話說,人從一開始就是「關係的人」。當然,春秋時代的孔子當時還無法產生「人是社會關係的綜合」這個意識,也不可能從社會關係方面去把握人的本質,但他有一個非常偉大、非常了不起的發現:人類一開始就是以複數關係而存在的!這個發現真的很了不起,每一個人之外都存在著他人,人只能在相互依存中才能生存和發展。有一個笑話說,某人做了一個夢,天塌了地陷了,天底下只剩下他和一個大姑娘還有一個賣燒餅的。他把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抽象並且簡化到最基本的需要上,大姑娘可以滿足他繁衍後代或者單純的性的需要,那個賣燒餅的則可為他提供食物。既使如此簡化,一個人還是要依託他人而存在的。這個故事的結尾很有意思:別人問那個做夢的人:後來怎麼樣了?那人說:太不幸了,那個大姑娘跟上賣燒餅的走了。你看,人際關係又簡化了一步,三個人的世界變成了兩個人。大姑娘跟上賣燒餅的走了,既解決了生存問題又解決了情感戓本能需要的問題。即使又簡化了一步,人還是不能成為單個兒獨立的存在。
第二、「從人二」不僅僅說明人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耦則相親」。我解釋一下,這個「耦」字同單人旁的「偶」是個通假字,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是靠和平和親和才能維持的,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種親和力。因為人是感情動物嘛,必然要發生感情上的聯繫。人既然彼此相互依存而不可分離,自然存在著相互關愛的情懷。這就為孔子的「仁者愛人」找到了理論上的源頭。
孔子把「愛人」概括為仁的本質,他倡導博愛,提倡親和,這正是千百年來人類所追求的理想。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不但把「愛人」作為理想,而且看作是人的靈魂。孔子認為,真正的愛要體現於對源自「仁」的道德規範的貫徹,孔子提出「泛愛眾而親仁」,真正的仁愛必須是大仁大愛,廣被眾生而沒有疆界。但愛又必須是具體的,哪些方面可以成為愛的內容呢?記載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寫到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回答了他五個字,哪五個字?「恭、寬、信、敏、惠」,他說這五個規範是「仁」的體現。「能行五者,天下為仁矣」。能奉行這五個規範,則「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說到「仁」的具體化,這裡邊還包括了忠、恕、孝、忠等方面的內容。這也同時是對「愛」的具體操作。樊遲問仁,孔子的答覆是「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邊,忠、恕都包括了。什麼是仁?與人交往謙和有禮,勤奮敬業,對人中和仁愛就是仁;什麼是仁?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強加給別人就是仁。
這裡說明一下,所謂「與人忠」,這裡的「忠」不是忠誠的意思,《論語》多次談到這個「忠」字,各有不同表意。如《學而》說「為人謀而不忠乎,」是說給人辦事可不要三心二意。忠,是愛,是仁。這裡孔子講「與人忠」,「忠」又是「中」的意思,即為人中和、誠實。
孔子是把這「忠恕之道」作為一生的追求的,因為它集中體現了仁愛精神。這不是空泛的說教,而是一種愛的實踐。是一種實踐理性的產物。
什麼叫「忠恕之道?」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則人倫相處,只要反身而誠,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說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是說,最高的仁就是自己希望能在社會上站得住腳,能通達,也要幫助別人站住腳,能通達。在這裡孔子提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態度:承認別人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思想、要求,並且在自己的言行中都想到別人,尊重別人、幫助別人。這表了極有價值的博愛精神。
儒家的仁愛觀首先是一種大而化之的人類之愛,孔子宣稱:「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在這裡,兄弟已經超越了血緣。孟子更賦於愛以普遍的意義,他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同樣把天下看成一家,且能推己及人,換位體驗,意在說明大愛沒有分別,不分彼此。這種「推己及人」是仁愛的出發點,是一切道德的、特別是共公道德的基礎。
其次,在孔子的仁愛思想中,還有另外一個層面,即「嚴己寬人」。對自己要嚴格,對別人要寬容。孔子指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這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出來就是:有道德的人總是立足於要求自己,相反,那些德行不高的人卻總是苛薄地要求別人。在《論語》第一章,孔子就提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你,不任用你,而你卻不發怒,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孔子反覆強調這一思想,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意思是說人不要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在得不到了解和任用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應該憂慮到的是自己的能力能否擔當重任。這樣對己嚴,對人寬,不僅僅體現了與人為善的精神,也體現了寬容博大的胸懷。
儒家的「仁者愛人」的博愛精神,對於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乃至促進全人類的和平與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21世紀人類和平與進步的一個廣泛概念是「全球化」,經濟與文化的融合,正在改變著世界的格局與面貌,人類之間的聯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廣泛,這樣親密。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不能分開。資源需要共享,生態、環境、氣候甚至外層空間等,都需要人類共同保護,加強國際間的合作,協調國家間的利益關係,已成為人類共同的需要。很顯然,上述講到的儒家關於仁愛的思想,對提升人類共存的人性關懷精神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