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毅力和智慧
2024-10-03 21:01:42
作者: 楊東明
工程組要做的工作既繁多又瑣碎,有些事情若想做下來,必須有超強的毅力和智慧。
在觀星台景區入口的南側,有一座現代風格的樓房。這樓房一直沒有完工,屬於通常說的那種「半拉子工程」。它的位置緊貼在文物保護區的外沿,拆遷時劃線劃不著它,可是它對古建築群的整體景觀有影響。
研究來研究去,工程組做了個裝修設計:把這座現代風格的建築物的外牆打毛,然後全部貼上青灰色的仿古瓷磚片。這樣遠遠看上去,建築物就像是用青灰色的古磚砌成的,與景區的古建築也就互相協調了。
施工進入收尾階段的時候,工程組接到通知,國家文物局的領導同志第二天就要抵達登封,來考察評估環境整治工作。可是這棟樓的瓷磚片還沒有貼完,腳手架還雜亂地搭在外面……
怎麼辦?
孫玉生毅然決定,通宵突擊,天亮前全部貼完!
那是名副其實的人海戰術,260個工人全部上陣,腳手架上黑壓壓地站滿了人,像是突擊隊在攻城拔寨。天公不作美,忽然之間就下起了雨,似乎在有意添亂。孫玉生和告成鎮的領導一起指揮大家用塑料布搭起了棚子,工人們就在棚下繼續施工。
將近黃昏時分,時任登封市長吳福民來到了現場。他看過之後,作出了指示:瓷磚片貼多少算多少,真完不成,可以跟國家文物局的領導解釋。但是,腳手架必須拆除,不能讓考察評估團看到這個亂七八糟的樣子!
晚上7點多鐘,吳市長離開了現場。孫玉生就和鎮長反覆斟酌,如果瓷磚片沒貼完就拆腳手架,將來還得再搭腳手架。這麼一拆一搭,要多花好多錢啊!何況留下這麼個半拉子工程,就像刮鬍子留了一塊,咋看咋不舒服。商量來商量去,兩人決定繼續施工,一定要在天亮之前全部拿下來。
哪知道晚上8點多鐘,吳市長居然又來到了現場。看到眼前的情形,他忍不住把孫玉生和告成鎮的領導狠狠地「熊」了一頓。為啥叫你們停你們不停啊?明天北京的領導來,你咋給他們解釋啊!孫玉生一邊挨著批評,一邊硬著頭皮向吳市長作解釋。這天晚上,吳市長在現場一直守到12點鐘才離開。
孫玉生在現場一直呆到凌晨3點多鐘,等瓷磚片貼完了,又開始拆腳手架。天下著雨,又濕又滑的鐵腳手架很難拆。孫玉生當時就打電話給財務人員說,拿1萬塊錢過來。
那天晚上是現場拆完,現場發錢。
第二天,國家文物局領導乘坐的汽車在上午9點多鐘下了高速路,將近10點鐘來到了觀星台景區。而這處施工現場的清理掃尾工作,剛好在9點鐘結束。
吳市長陪同北京來的領導同志一起在觀星台景區看了又看,沒有發現什麼瑕疵,整體環境顯得十分和諧優美。
吳市長笑著問孫玉生:「咦,你是咋弄的?」
正如啟母和啟母石這套遠古神話與啟母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一樣,「沒影台」(周公測景台)和地膽石的傳說與觀星台也是緊密相連、相互印證的一個整體。「天有心,地有膽,天心地膽在告縣」,這是嵩山地區流傳已久的民謠。啟母石仍舊在世間留存,地膽石卻毀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地膽石的傳說在「天地之中」這一宇宙觀和文化觀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有關部門決定依據原來的地膽石的形態,將其予以恢復。
這是一項頗有難度的工作,你要在蠟像館裡造蠟人,你必須先找到人物原形。可是,地膽石早已毀損,你又如何能找到它的原形呢?大家查來查去,費了許多周折,最後終於在開封博物館裡發現了珍貴的資料。那是1937年日軍侵華時拍攝的一組關於嵩山觀星台和地膽石的黑白照片。日本攝影者從多個角度對地膽石做了拍攝,它們是地膽石形態的最佳參照。
除此之外,工程組的同志們還走訪了地膽石所在地的一些老人,從他們那裡得到了許多關於地膽石形態的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工程組召集有關專家,組成了一個地膽石小組。大家根據掌握的各種資料,形成了一個關於地膽石形狀的文字描述。其一,描述了地膽石的大致形態,它與人類的膽囊形態相似。其二,描述了地膽石的尺寸,對它的最長點和最高點有了推斷。其三,描述了地膽石表面的色澤和紋理等,它在灰白色之中摻雜著粉色,有細絡狀的紅紋,看上去就像膽囊上的血筋……
地膽石原本就是嵩山的石頭,那麼嵩山上必定還有相似的石材。
為了尋找地膽石的用材,工程組和有關專家們吃了大苦。他們幾乎跑遍了嵩山的幾個出名的大溝,將那些備用的石材選了又選,最後終於在唐莊的一個石溝里挑中了一個。這個大石頭不僅形態和塊頭與描述中的地膽石相仿,更難得的是石頭的表面還布滿了血筋狀的紋絡。
怎麼把它運到觀星台景區?這又是一個大難題。
沒有吊車來吊它。
就是有吊車,把它吊了起來,也沒有能夠裝運它的大卡車。
此時,嵩山人的智慧發揮了作用。工程組調來了三輛拆遷用的鉤機,就像屎殼郎滾糞蛋兒一樣,推推滾滾地讓它往前走。就這樣整整花費了十幾天時間,才把它推到了觀星台景區。
地膽石終於復活了,它與古老的周公測景台、觀星台一起,生動地演繹著關於「天地之中」的宇宙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