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毀滅》到《死魂靈》
2024-10-03 19:33:49
作者: 李文儒著
到上海後,魯迅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翻譯上,共出版了文藝理論譯作八本,文學作品譯作十本。同較多翻譯蘇俄文論一致,文學作品的翻譯介紹也是以蘇俄的為主。
1929年底,魯迅開始翻譯以反映蘇聯國內戰爭為題材的法捷耶夫的長篇小說《毀滅》。他一邊翻譯一邊在《萌芽月刊》上連載。同時,又約請在蘇聯的曹靖華譯了另一部也是反映蘇聯國內戰爭的長篇小說《鐵流》,魯迅花了大量時間校訂,並請瞿秋白補譯了序文。為了譯這本書,魯迅與曹靖華往來通信至少有二十次。《鐵流》本來是魯迅為神州國光出版社選定的新俄文藝作品叢書之一,魯迅還為這套叢書編校了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但譯好後,出版社不敢出,魯迅只好以三閒書屋名義,和被禁的《毀滅》一起,自費印刷。魯迅為這兩部書寫了出版預告。在《關於翻譯的通訊》中,魯迅說《毀滅》是「一部紀念碑的小說」,「譯的時候和印的時候,頗經過了不少艱難,……(我)就象親生的兒子一般愛他,並且由他想到兒子的兒子。還有《鐵流》,我也很喜歡。這兩部小說,雖然粗製,卻並非濫造,鐵的人物和血的戰鬥,實在夠使描寫多愁善病的才子和千嬌百媚的佳人的所謂『美文』,在這面前淡到毫無蹤影」。魯迅一手主持的《毀滅》與《鐵流》的出版,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的重大收穫。雖然都遭到嚴禁,但屢禁屢出。據曹靖華說,參加長征的老幹部,很多人看過這本書。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法捷耶夫的《毀滅》,只寫了一支很小的游擊隊,它並沒有想去投合舊世界讀者的口味,但是卻產生了全世界的影響,至少在中國,像大家所知道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魯迅翻譯出版的部分作品
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也是魯迅極為重視的。在翻印本《〈母親〉木刻畫序》中,魯迅引用了列寧稱讚《母親》是「最合時的書」的話,認為高爾基的這部作品「在中國的現在和未來」有深刻意義,讚揚蘇聯青年版畫家為《母親》作的插圖「生動,有力,活現了全書的神采。便是沒有讀過小說的人,不也在這裡看見了黑暗的政治和奮鬥的大眾嗎」。1935年8月,魯迅翻譯的高爾基的《俄羅斯的童話》出版了,在這本書的版權頁後,魯迅做GG介紹道:「短短的十六篇,用漫畫的筆法,寫出了老俄國人的生態和病情,但又不只寫出了老俄國人,所以這作品是世界的;就是我們中國人看起來,也往往會覺得他好象講著周圍的人物,或者簡直自己的頂門上給扎了一大針。」
魯迅翻譯出版的部分作品
1934年和1935年,魯迅還翻譯了契訶夫的八篇短篇小說。魯迅的翻譯生涯終結於果戈理的《死魂靈》。1935年3月到10月,譯了《死魂靈》第一部,1936年2月至5月,譯了第二部前三章。《死魂靈》第二部完成後,果戈理不滿意,臨終前將原稿燒掉,世上僅存前五章殘稿。魯迅因病連這殘稿也未能譯完,成為殘稿的殘稿。
一生注重蘇俄文學的魯迅,本來有機會、有條件到十月革命的故鄉,列寧的故鄉,果戈理、高爾基的故鄉做實地考察。幾年來,國際革命作家聯盟、蘇聯作家協會和高爾基等作家,先後多次邀請魯迅訪蘇,多次邀請魯迅到蘇聯療養,但魯迅終未成行。魯迅放棄了實地考察的機會,但他卻用畢生的努力,特別是在國際敵對勢力封鎖紅色蘇聯的時代,用他有力的文字,為兩個偉大的國家,築起了永久的文化交流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