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桃源之戀
2024-10-03 19:28:07
作者: 陳書良
伴隨著莊稼、耒耜、農人、草屋,陶淵明的生活是真淳的、厚朴的,然而,作為一個士大夫文人,他的思想卻是複雜的,甚至是出格的,其犖犖大者有兩端。
其一是表現男女間的愛戀浪漫熾烈,描繪大膽,令人瞠目結舌。這方面的證據是陶淵明的抒情小賦《閒情賦》。他在小序中說,此賦是受張衡《定情賦》、蔡邕《靜情賦》的啟發,在閒暇中寫成。此賦赫然列於《陶淵明集》中,確然無疑是陶淵明的作品,但歷來評價紛紜,褒貶不一。
昭明太子蕭統曾寫作《陶淵明傳》,首先選錄陶作進入他主編的《文選》,自認為是陶的「異代知音」。但他在《陶淵明集序》中說:「白璧微瑕,惟在《閒情》一賦。」表示:「惜哉!無是可也。」言外之意,當然是否定此賦。明人張自烈輯《箋注陶淵明集》,認為「此賦托寄深遠」,別有寓意。在肯定此賦另有寓意的前提下,當然也認為五柳先生不應該這樣表現愛情。只有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認為《閒情賦》描寫愛情,無傷大雅,算是幫陶淵明說了幾句話。
其實,《閒情賦》正表現了陶淵明生活和思想的另一側面,是陶淵明熱愛生活、坦蕩真誠、性情幽默的明證。閱讀《閒情賦》,令人齒頰生香,情思飛揚,而最動人心魄者,則是中間所發「十願」: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鬂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飈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所謂「十願」,譯成現代語體即是:我願化作美人身上的衣領,承受她脖子上的余香;我願化作美人身上的裙帶,系在她那柔軟纖細的腰上;我願化作美人頭上的油膏,使她披肩的黑髮油亮發光;我願化作美人眉上的青黛,伴隨著她的美目而張揚;我願化作美人的莞席,讓她那柔弱的身體在秋天裡舒適地臥躺;我願化作美人的繡花鞋,緊緊地附在她那白藕似的腳上;我願化作美人的影子,依伴著她的形體走遍四方;我願化作黑夜的蠟燭,映照著美人那如花似玉的模樣;我願化作竹製的小扇,在她那柔軟的手中扇出陣陣清涼;我願化作樹中的梧桐,製成鳴琴置于美人的膝上。
這「十願」一氣呵成,一往情深,淋漓盡致,天真爛漫,深摯熱烈的感情出以華艷精美的語言,雖然明白表示要親近愛人的肌膚(注意:是肌膚,而不是一般文人侈談的心或情),卻無絲毫輕薄猥褻氣。如果沒有真切而熾烈的愛情體驗,是寫不出這樣的至情至美的文字的。透過這段文字,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位有溫度的陶淵明。我想,要容許五柳先生也沐浴在人性的煦陽之中,這樣的形象難道不是更可親嗎?
其二,談到陶淵明的思想,陶淵明並不是一個純儒,他在《神釋》詩中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連雨獨飲》中說:「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分明承認了自己頭腦中儒、釋、道的融合。
陶淵明的詩歌語言是通俗平淡的,而陶淵明的思想則是深刻複雜的。如千古奇文《桃花源記》,記述在晉朝末年,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帶)有個漁夫在江上打魚,順著江水往上遊走,走著走著,無意之中發現了一片神奇的土地。「世外桃源」這個成語就源於此文。此文寫得聲情搖曳,駢散相間,唐以後的幾乎各種古文選本都有收錄,本書不忍割愛,茲移錄於次: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世外桃源不知吸引了歷朝歷代多少探奇者的目光。然而,它究竟在神州的何處呢?有人說,就在廬山附近;也有人說,在湖南的桃源縣;還有人說,在湖南新化與漵浦交界的山林深處。我就在一個桃花盛開的時節,探訪過湖南桃花源,在那個秀美的山窩裡,感受了淳樸的村民世世代代對五柳先生的崇敬和熱愛。
當然,此文是傳奇筆法,借虛構的故事以寄託作者的社會理想,據陳寅恪先生《桃花源記旁證》所載,「世外桃源」極有可能是五柳先生根據北方現有的塢堡,發揮想像而建造的「烏托邦」。它描繪了一幅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勞動、平等自由的社會生活圖景。這種理想在當時是肯定不可能實現的,然而卻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深邃。
陶淵明雖然出身儒宦世家,「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以儒家思想為主,但也摻雜了一些道家思想,這隻要讀讀他那些間或閃現出「真意」「道」「神」等字眼的詩篇即可得知。親身參加勞動和不拘囿於儒家教義,使陶淵明避免成為酸溜溜的腐儒,而成為與阮籍、嵇康遙相嗣響的真正的一代名士。《廬山記》卷二記載,廬山有清泉繞寺而過,湍流成溪,僧人慧遠每次送客到這裡便停步,老虎隨即就大聲吼叫,因此人稱「虎溪」。據說,有一次慧遠送陶淵明和著名道士陸修靜下山,邊走邊談,到虎溪時談得忘情,不知不覺走過了路頭,等到驚覺,三人不由同時大笑,笑聲伴著虎吼聲迴蕩山谷。這便是著名的「虎溪三笑」的故事。有人指出,陸修靜晚出許多年,不可能和陶淵明、慧遠交往。在此我不想拘泥於「虎溪三笑」故事的真實性,只想體會其中的象徵意義。儒、釋、道三家融入一笑,水色山光,笑聲虎吼,陶淵明真正是名士風度!淵明親自種秫、釀酒,並採擷菊花服食,在齷齪、黑暗的社會中始終保持了高尚的節操,是六朝名士中一抹燦爛的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