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Co 鈷 惡作劇
2024-10-02 07:44:33
作者: [英] 凱薩琳·哈卡普
很久以前,在一個並不遙遠的地方,人類與精靈、鬼神、妖精共同生活。這些神奇的物種並不是那麼友好。中世紀的礦工們不僅要承擔勞累的體力活,還要忍受黑暗潮濕的工作環境,更要應付住在那裡的妖精的惡作劇。礦工們會設法避免進入妖精作怪的礦道,但躲開它們並不容易。
妖精們最喜歡的把戲之一是把無用的礦物偽裝成更有價值的東西。妖精們會欺騙礦工,讓他們以為在岩石深處發現了白銀。人們努力開採,挖出他們認為珍貴的銀礦,再拉到地面上。他們會興奮地將礦石灼燒以獲得他們期望的銀,最終他們發現這不過是一些毫無價值的金屬。不僅如此,大火還釋放出令人窒息的有毒氣體。於是他們詛咒這些礦石,以及把礦石放在那裡的妖精(在德國被稱為科博爾德)。
18世紀30年代,一位名叫喬格·勃蘭特的瑞典科學家研究了「妖精礦石」的樣本。他沒有找到超自然生物,而是發現了一種未知的元素。他將這種元素命名為鈷[1]。勃蘭特曾試圖將科學與迷信區分開來,但是妖精的傳說仍然有廣泛的影響力。勃蘭特像希臘神話中的卡桑德拉一樣受到詛咒,雖然他說出了這種新金屬的真相,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他。他的發現直到他1768年去世後才得到認可。
中世紀礦工挖出的礦石肯定並非如他們所見的那樣。確實,它不含銀,但這種金屬並非毫無價值,毒害礦工的也不是鈷本身。當時的礦工開採出來的是一種含有鈷和砷的礦物——砷鈷礦。加熱後,有毒的含砷氣體讓礦工們中毒,而不是鈷。這種金屬也很有價值,它可以用來製作色彩鮮艷的顏料,被我們添加到玻璃、塗料和陶器里。
鈷用來製造藍色顏料並不是什麼新發現。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人就會使用鈷化合物製成藍色玻璃。中國人用鈷給陶器上釉,波斯人也會,最終這種技藝傳到了歐洲。黑色或橄欖灰色的氧化鈷被塗在陶瓷上,經過窯爐的高溫燒制,轉變成了一種明亮的藍色,這種藍色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褪色。
大約在公元8世紀或9世紀,中國人改進了他們的技術,用礬土(氧化鋁)加熱鈷礦石來生產鈷藍。即便如此,顏料里的鈷元素依然隱藏於幕後不為人知。一千年後,歐洲人找到了製造鈷藍的方法,並開始大規模生產。很快,陶藝作坊和油漆桶里就堆滿了這種顏料。經過一些調整、修飾,鈷還可以被改造成綠色、紫色或黃色。雖然許多含鈷顏料都因其持久性而廣受好評,但這種元素仍然會搞出一兩個惡作劇。
在17世紀,秘密信息是用隱形墨水寫的。這種墨水成分的秘密直到1700年才由法國化學家讓·赫洛特(Jean Hellot)揭開。將鈷溶解在王水中,生成淡粉色的氯化鈷晶體。這些晶體可以與水和少量甘油混合,製成一種寫在紙上乾燥後幾乎看不見的墨水。然後,在紙的頂端寫上一條無關緊要的信息,而秘密寫在另一端,直角摺疊後恰好重合。加熱秘密信息會讓氯化鈷晶體失去結晶水,進而轉變成深藍色。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也用同樣的手段來預報天氣。在花瓣上塗抹氯化鈷,在潮濕的天氣里,它們會呈現出淡紫色;而在溫暖乾燥的天氣,它們會變成紫羅蘭色。隨著溫度的上升和濕度的下降,藍色會逐漸加深。
但這些惡作劇並不總是很歡樂。純的鈷金屬耐磨,耐腐蝕,有微弱的磁性,用途廣泛,有好處,也有壞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在另一類「礦」[2]中發現了鈷。這些水雷被布設在近海,當海面上的艦艇靠近,它們產生的磁場就會引爆這些水雷。鈷在生物學中也有重要作用,如果體內的鈷太少或太多,都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嚴重破壞。我們總是需要警惕鈷的惡作劇本性。
[1] cobalt,來自德語Kobolde,意為妖精。
[2] 原文中的mine在英語中既有「礦」的意思,也有「地雷、水雷」的意思,在此處一語雙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