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
2024-10-02 06:28:10
作者: (清)王國維
《詩·蒹葭》①一篇,最得風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②,意頗近之。但一灑落,一悲壯耳。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注釋】
①《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②晏同叔,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本句出自其《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賞析】
《詩經》作為我國詩歌的源頭,有著恆久的魅力和影響,其中許多名篇歷來為眾人傳誦。《蒹葭》一篇,摹寫相思之情,用語婉轉而直抒胸臆,磊落大方,灑脫自然。晏殊「昨夜西風凋碧樹」三句,同是寫相思之情,但措辭極為蒼涼悲壯,孤身一人登樓憑遠,望穿秋水,顯得極其落寞和無助。表達的是同樣的主題,形成的是迥異的美感,但是同樣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不同的氣質和心態決定了這種不同的效果,相同的是二者都有一顆充滿真情的心。真情流露,自然格外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