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舊本未刊語錄詩文補編 語錄拾遺 五十五條
2024-10-02 06:22:07
作者: (明)王陽明
千古聖人只有這些子。又曰:「人生一世,惟有這件事。」
先生曰:「良知猶主人翁,私慾猶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敢擅作威福,家不可以言齊矣。若主人翁服藥治病,漸漸痊可,略知檢束,奴婢亦自漸聽指揮。及沉疴脫體,起來擺布,誰敢有不受約束者哉?良知昏迷,眾欲亂行;良知精明,眾欲消化,亦猶是也。」
先生曰:「合著本體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識本體。」
薛尚謙、鄒謙之、馬子莘、王汝止侍坐,請問鄉愿、狂者之辨。曰:「鄉愿以忠信廉潔見取於君子,以同流合污無忤於小人,故非之無舉,刺之無刺。然究其心,乃知忠信廉潔所以媚君子也,同流合污所以媚小人也。其心已破壞矣,故不可與入堯舜之道。狂者志存古人,一切紛囂俗染不足以累其心,真有鳳凰干千仞之意,一克念,即聖人矣。惟不克念,故洞略事情,而行常不掩。惟行不掩,故心尚未壞而庶可與裁。」
曰:「鄉愿何以斷其媚也?」曰:「自其譏狂狷知之。曰:『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故其所為,皆色取不疑,所以謂之似。然三代以下,士之取盛名干時者,不過得鄉愿之似而已。究其忠信廉潔,或未免致疑於妻子也。雖欲純乎鄉愿,亦未易得。而況聖人之道乎!」
曰:「狂狷為孔子所思,然至乎傳道,不及琴張輩,而傳習曾子,豈曾子乃狂狷乎?」曰:「不然。琴張輩,狂者之稟也。雖有所得,終止於狂。曾子,中行之稟也,故能悟入聖人之道。」
南逢吉曰:「吉嘗以《答徐成之書》請問。先生曰:『此書于格致誠正,及尊德性而道問學處說得尚支離。蓋當時亦就二君所見者將就調停說過。細詳文義,然猶未免分為兩事也。』嘗見一友問云:『朱子以存心致知為二事。今以道問學為尊德性之功,作一事如何?』先生曰:『天命於我謂之性,我得此性謂之德。今要尊我之德性,須是道問學。如要尊孝之德性,便須學問個孝;尊弟之德性,便須學問個弟。學問個孝,便是尊孝之德性;學問個弟,便是尊弟之德性。不是尊德性之外,別有道問學之功;道問學之外,別有尊德性之事也。心之明覺處謂之知,知之存主處謂之心,原非有二物。存心便是致知,致知便是存心,亦非有二事。』曰:『存心恐是靜養意,與道問學不同。』曰:『就是靜中存養,還謂之學否?若亦謂之學,亦即是道問學矣。觀者宜以此意求之。』」
先生曰:「舜不遇瞽瞍,則處瞽瞍之物無由格;不遇象,則處象之物無由格。周公不遇流言憂懼,則流言憂懼之物無由格。故凡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者,正吾聖門致知格物之學,正不宜輕易放過,失此好光陰也。知此則夷狄患難,將無入不自得矣。」
問:「據人心所知,多有誤認欲作理,認賊作子處。何處乃見良知?」先生曰:「爾以為何如?」曰:「心所安處,才是良知。」曰:「固是,但要省察,恐有非所安而安者。」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一日,市中哄而詬。甲曰:「爾無天理。」乙曰:「爾無天理。」甲曰:「爾欺心。」乙曰:「爾欺心。」先生聞之,呼弟子,曰:「聽之,夫夫啍啍講學也。」弟子曰:「詬也,焉學?」曰:「汝不聞乎?曰『天理』,曰『心』,非講學而何?」曰:「既學矣,焉詬?」曰:「夫夫也,惟知責諸人,不知反諸己故也。」
先生嘗曰:「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於學者言,費卻多少辭說。今幸見出此意。一語之下,洞見全體,真是痛快,不覺手舞足蹈。學者聞之,亦省卻多少尋討功夫。學問頭腦,至此已是說得十分下落。但恐學者不肯直下承當耳。」
又曰:「某於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此本是學者究竟話頭,可惜此理淪埋已久。學者苦於聞見障蔽,無入頭處,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但恐學者得之容易,只把作一種光景玩弄,辜負此知耳。」
語友人曰:「近欲發揮此,只覺有一言發不出。津津然含諸口,莫能相度。」久乃曰:「近覺得此學更無有他,只是這些子,了此更無餘矣。」旁有健羨不已者,則又曰:「連這些子亦無放處。」今經變後,始有良知之說。
一友侍,眉間有憂思,先生顧謂他友曰:「良知固徹天徹地。近徹一身,人一身不爽,不須許大事,第頭上一發下垂,渾身即是為不快。此中那容得一物耶?」
先生初登第時,上《邊務八事》,世艷稱之。晚年有以為問者,先生曰:「此吾少時事,有許多抗厲氣。此氣不除,欲以身任天下,其何能濟?」或又問平寧藩。先生曰:「只合如此做,但覺來尚有揮霍意。使今日處之,更別也。」
直問:「許魯齋言學者以治生為首務,先生以為誤人,何也?豈士之貧,可坐守不經營耶?」先生曰:「但言學者治生上,盡有工夫則可。若以治生為首務,使學者汲汲營利,斷不可也。且天下首務,孰有急於講學耶?雖治生亦是講學中事。但不可以之為首務,徒啟營利之心。果能於此處調停得心體無累,雖終日做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何妨於學?學何貳於治生?」
先生曰:「凡看書,培養自家心體。他說得不好處,我這裡用得著,俱是益。只是此志真切。有昔郢人夜寫書與燕國,誤寫『舉燭』二字。燕人誤解。燭者明也,是教我舉賢明其理也。其國大治。故此志真切,因錯致真,無非得益。今學者看書,只要歸到自己身心上用。」
從目所視,妍丑自別,不作一念,謂之明。從耳所聽,清濁自別,不作一念,謂之聰。從心所思,是非自別,不作一念,謂之睿。
嘗聞先生曰:「吾居龍場時,夷人言語不通,所可與言者中土亡命之流。與論知行之說,更無扞挌。久之,並夷人亦欣欣相向。及出與士夫言,反多紛紛同異,扞挌不入。學問最怕有意見的人,只患聞見不多。良知聞見益多,覆蔽益重。反不曾讀書的人,更容易與他說得。」
先生用功,到人情事變極難處時,見其愈覺精神。向在洪都處張、許之變,嘗見一書與鄒謙之,云:「自別省城,即不得復有相講如虔中者。雖自己柁柄不敢放手,而灘流悍急,須仗有方如吾謙之者持篙而來,庶能相助,更上一灘耳。」
門人有疑「知行合一」之說者。直曰:「知行自是合一。如今能行孝,方謂之知孝;能行弟,方謂之知弟。不是只曉得個『孝』字『弟』字,遽謂之知。」先生曰:「爾說固是。但要曉得一念發動處,便是知,亦便是行。」
先生曰:「人必要說心有內外,原不曾實見心體。我今說無內外,尚恐學者流在有內外上去。若說有內外,則內外益判矣。況心無內外,亦不自我說。明道《定性書》有云:『且以性為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此一條最痛快。」
或問:「孟子『始條理者,智之事,終條理者,聖之事』。知行分明是兩事。」直曰:「要曉得始終條理,只是一個條理而始終之耳。」曰:「既是一個條理,緣何三子卻聖而不智?」直曰:「也是三子所知分限只到此地位。」先生嘗以此問諸友。黃正之曰:「先生以致知各隨分限之說,提省諸生。此意最切。」先生曰:「如今說三子,正是此意。」
先生曰:「『易則易知。』只是此天理之心,則你也是此心。你便知得人人是此心,人人便知得。如何不易知?若是私慾之心,則一個人是一個心。人如何知得?」
先生曰:「人但一念善,便實實是好;一念惡,便實實是惡;如此才是學。不然,便是作偽。」嘗問門人,聖人說「知之為知之」二句,是何意思?二友不能答。先生曰:「要曉得聖人之學,只是一誠。」直自陳喜在靜上用功。先生曰:「靜上用功固好,但終自有弊。人心自是不息。雖在睡夢,此心亦是流動。如天地之化,本無一息之停。然其化生萬物,各得其所,卻亦自靜也。此心雖是流行不息,然其一循天理,卻亦自靜也。若專在靜上用功,恐有喜靜惡動之弊。動靜一也。」直曰:「直固知靜中自有知覺之理。但伊川《答呂學士》一段可疑。伊川曰:『賢且說靜時如何?』呂學士曰:『謂之有物則不可,然自有知覺在。』伊川曰:『既有知覺,卻是動也,如何言靜?』」先生曰:「伊川說還是。」直因思伊川之言,分明以靜中無知覺矣。如何謂伊川說還是?考諸晦翁亦曰:「若雲知寒覺暖,便是知覺已動。」又思知寒覺暖,則知覺著在寒暖上,便是已發。所謂有知覺者,只是有此理,不曾著在事物,故還是靜。然瞌睡也有知覺,故能做夢,故一喚便醒。槁木死灰,無知覺,便不醒矣。則伊川所謂「既有知覺,卻是動也,如何言靜」,正是說靜而無靜之意,不是說靜中無知覺也。故先生曰「伊川說還是」。
直問:「戒慎恐懼是致知,還是致中?」先生曰:「是和上用功。」曰:「《中庸》言致中和,如何不致中,卻來和上用功?」先生曰:「中和一也。內無所偏倚,少間發出,便自無乖戾。本體上如何用功?必就他發處,才著得力。致和便是致中。萬物育,便是天地位。」直未能釋然。先生曰:「不消去文義上泥。中和是離不得底。如面前火之本體是中,火之照物處便是和。舉著火,其光便自照物。火與照如何離得?故中和一也。近儒亦有以戒懼即是慎獨,非兩事者。然不知此以致和即便以致中也。」他日崇一謂直曰:「未發是本體,本體自是不發底。如人可怒。我雖怒他,然怒不過當,卻也是此本體未發。」後以崇一之說問先生。先生曰:「如此卻是說成功。子思說發與未發,正要在發時用功。」
艾鐸問:「如何為天理?」先生曰:「就爾居喪上體驗看。」曰:「人子孝親,哀號哭泣,此孝心便是天理?」先生曰:「孝親之心真切處才是天理。如真心去定省問安,雖不到床前,卻也是孝。若無真切之心,雖日日定省問安,也只與扮戲相似,卻不是孝。此便見心之真切,才為天理。」
直問:「顏子『擇中庸』,是如何擇?」先生曰:「亦是戒慎不睹,恐懼不聞,就己心之動處,辨別出天理來。『得一善』,即是得此天理。」後又與正之論顏子「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正之曰:「先生嘗言:『此是見得道理如此。如今日用,凡視聽言動,都是此知覺。然知覺卻在何處?捉定不得。所以說「雖欲從之,末由也已」。顏子見得道體後,方才如此說。』」
直問:「『物有本末』一條,舊說似與先生不合。」先生曰:「譬如二樹在此,一樹有一樹之本末。豈有以一樹為本,一樹為末之理?明德親民,總是一物,只是一個工夫。才二之,明德便是空虛,親民便是襲取矣。『物有本末』雲者,乃指定一物而言。如實有孝親之心,而後有孝親之儀文節目。『事有終始』雲者,亦以實心為始,實行為終。故必始焉有孝親之心,而終焉則有孝親之儀文節目。事長、事君,無不皆然。自意之所著謂之物,自物之所為謂之事。物者事之物,事者物之事也。一而已矣。」
先生曰:「朋友相處,常見自家不是,方能點化得人之不是。善者固吾師,不善者亦吾師。且如見人多言,吾便自省亦多言否?見人好高,吾自省亦好高否?此便是相觀而善,處處得益。」
先生曰:「至誠能盡其性,亦只在人物之性上盡。離卻人物,便無性可盡得。能盡人物之性,即是至誠致曲處。致曲工夫,亦只在人物之性上致,更無二義。但比至誠有安勉不同耳。」
先生曰:「學者讀書,只要歸在自己身心上。若泥文著句,拘拘解釋,定要求個執定道理,恐多不通。蓋古人之言,惟示人以所嚮往而已。若於所示之嚮往,尚有未明,只歸在良知上體會方得。」
先生曰:「氣質猶器也,性猶水也。均之水也,有得一缸者,得一桶者,有得一瓮者,局於器也。氣質有清濁厚薄強弱之不同,然其為性則一也。能擴而充之,器不能拘矣。」
直問:「『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夫子哭則不歌,先儒解為余哀未忘。其說如何?」先生曰:「情順萬事而無情,只謂應物之主宰,無滯發於天理不容已處。如何便休得?是以哭則不歌。終不然,只哭一場後,便都是樂。更樂更無痛悼也。」
或問:「致良知工夫,恐於古今事變有遺?」先生曰:「不知古今事變從何處出?若從良知流出,致知焉盡之矣。」
先生曰:「顏子『欲罷不能』,是真見得道體不息,無可罷時。若功夫有起有倒,尚有可罷時,只是未曾見得道體。」
先生曰:「夫婦之與知與能,亦聖人之所知所能。聖人之所不知不能,亦夫婦之所不知不能。」又曰:「夫婦之所與知與能,雖至聖人之所不知不能,只是一事。」
先生曰:「雖小道必有可觀。如虛無、權謀、術數、技能之學,非不可超脫世情。若能於本體上得所悟入,俱可通入精妙。但其意有所著,欲以之治天下國家,便不能通,故君子不用。」
童克剛問:「《傳習錄》中以精金喻聖,極為明切。惟謂孔子分兩不同萬鎰之疑,雖有軀殼起念之說,終是不能釋然。」師不言。克剛請之不已。師曰:「看《易經》便知道了。」克剛必請明言。師乃嘆曰:「早知如此起辨生疑,當時便多說這一千也得。今不自鍛鍊金之程色,只是問他人金之輕重。奈何!」克剛曰:「堅若早得聞教,必求自見。今老而幸游夫子之門,有疑不決。懷疑而死,終是一憾。」師乃曰:「伏羲作《易》,神農、黃帝、堯、舜用《易》,至於文王演卦於羑里,周公又演爻於居東。二聖人比之用《易》者似有間矣。孔子則又不同。其壯年之志,只是東周,故夢亦周公。嘗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自許自志,亦只二聖人而已。況孔子玩《易》,韋編乃至三絕,然後嘆《易》道之精。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比之演卦演爻者更何如?更欲比之用《易》如堯、舜,則恐孔子亦不自安也。其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又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之為不厭。』乃其所至之位。」
先生曰:「吾昔居滁時,見學者為口耳同異之辯,無益於得,且教之靜坐。一時學者亦若有悟,但久之漸有喜靜厭動、流入枯槁之病,故邇來只指破致良知工夫。學者真見得良知本體,昭明洞徹,是是非非,莫非天則,不論有事無事,精察克治,俱歸一路,方是格致實功,不落卻一邊,故較來無出致良知。話頭無病,何也?良知原無間動靜也。」
曰:「昔孔門求中行之士不可得。苟求其次,其惟狂者乎!狂者志存古人,一切聲利紛華之染,無所累其衷,真有鳳凰翔於千仞氣象。得是人而裁之,使之克念,日就平易切實,則去道不遠矣。予自鴻臚以前,學者用功尚多拘局。自吾揭示良知,頭腦漸覺見得此意者多,可與裁矣!」
先生嘗語學者曰:「作文字亦無妨工夫,如『詩言志』,只看爾意向如何,意得處自不能不發之於言,但不必在詞語上馳騁。言不可以偽為。且如不見道之人,一片粗鄙心,安能說出和平話?總然都做得,後一兩句,露出病痛,便覺破此文原非充養得來。若養得此心中和,則其言自別。」
門人有欲汲汲立言者,先生聞之,嘆曰:「此弊溺人,其來非一日矣。不求自信,而急於人知,正所謂『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也。恥其名之無聞於世,而不知知道者視之,反自貽笑耳。宋之儒者,其制行磊犖,本足以取信於人。故其言雖未盡,人亦崇信之,非專以空言動人也。但一言之誤,至於誤人無窮,不可勝救,亦豈非汲汲於立言者之過耶?」
先生與黃綰、應良論聖學久不明,學者欲為聖人,必須廓清心體,使纖翳不留,真性始見,方有操持涵養之地。應良疑其難。先生曰:「聖人之心如明鏡,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蝕之鏡,須痛磨刮一番,盡去駁蝕,然後纖塵即見,才拂便去,亦不消費力。到此已是識得仁體矣。若駁蝕未去,其間固自有一點明處,塵埃之落,固亦見得,才拂便去。至於堆積於駁蝕之上,終弗之能見也。此學利困勉之所由異,幸勿以為難而疑之也。凡人情好易而惡難,其間亦自有私意、氣習纏蔽,在識破後,自然不見其難矣。古之人至有出萬死而樂為之者,亦見得耳。向時未見得裡面意思,此功夫自無可講處。今已見此一層,卻恐好易惡難,便流入禪釋去也。」
孟源問:「靜坐中思慮紛雜,不能強禁絕。」先生曰:「紛雜思慮,亦強禁絕不得,只就思慮萌動處省察克治,則天理精明後,有個『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專,無紛雜之念。《大學》所謂『知止而後有定』也。」
一日,先生喟然發嘆。九川問曰:「先生何嘆也?」曰:「此理簡易明白若此,乃一經沉埋數百年。」九川曰:「亦為宋儒從知解上入,認識神為性體,故聞見日益,障道日深耳。今先生拈出良知二字,此古今人人真面目,更復奚疑?」先生曰:「然!譬之人有冒別姓墳墓為祖墓者,何以為辨?只得開壙,將子孫滴血,真偽無可逃矣。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張元沖在舟中問:「二氏與聖人之學所差毫釐,謂其皆有得於性命也。但二氏於性命中著些私利,便謬千里矣。今觀二氏作用,亦有功於吾身者。不知亦須兼取否?」先生曰:「說兼取便不是。聖人盡性至命,何物不具?何待兼取?二氏之用,皆我之用。即吾盡性至命中完養此身,謂之仙;即吾盡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謂之佛。但後世儒者不見聖學之全,故與二氏成二見耳。譬之廳堂,三間共為一廳,儒者不知皆我所用,見佛氏則割左邊一間與之,見老氏則割右邊一間與之,而己則自處中間,皆舉一而廢百也。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吾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郡守南大吉以座主稱門生,然性豪曠,不拘小節。先生與論學有悟,乃告先生曰:「大吉臨政多過,先生何無一言?」先生曰:「何過?」大吉歷數其事。先生曰:「吾言之矣。」大吉曰:「何?」曰:「吾不言,何以知之?」曰:「良知。」先生曰:「良知非吾常言而何?」大吉笑謝而去。居數日,復自數過加密,且曰:「與其過後悔改,曷若預言不犯為佳也?」先生曰:「人言不如自悔之真。」大吉笑謝而去。居數日,復自數過益密,且曰:「身過可勉,心過奈何?」先生曰:「昔鏡未開,可得藏垢。今鏡明矣,一塵之落,自難住腳。此正入聖之機也。勉之!」
先生曰:「昔者孔子在陳,思魯之狂士。世之學者,沒溺於富貴聲利之場,如拘如囚,而莫之省脫。及聞孔子之教,始知一切俗緣皆非性體,乃豁然脫落。但見得此意,不加實踐,以入於精微,則漸有輕滅世故,闊略倫物之病。雖比世之庸庸瑣瑣者不同,其為未得於道一也。故孔子在陳思歸以裁之,使入於道耳。諸君講學,但患未得此意。今幸見此,正好精詣力造,以求至於道,無以一見自足,而終止於狂也。」
是月,舒柏有敬畏累灑落之問,劉侯有入山養靜之問。先生曰:「君子之所謂敬畏者,非恐懼憂患之謂也,『戒慎不睹,恐懼不聞』之謂耳。君子之所謂灑落者,非曠盪放逸之謂也,乃其心體不累於欲,無入而不自得之謂耳。夫心之本體,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靈覺,所謂良知也。君子戒懼之功,無時或間,則天理常存,而其昭明靈覺之本體,自無所昏蔽,自無所牽擾,自無所歉餒愧怍。動容周旋而中禮,從心所欲而不逾,斯乃所謂真灑落矣。是灑落生於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於戒慎恐懼之無間。孰謂敬畏之心,反為灑落累耶?」謂劉侯曰:「君子養心之學,如良醫治病,隨其虛實寒熱而斟酌補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無一定之方,必使人人服之也。若專欲入坐窮山,絕世故,屏思慮,則恐既已養成空寂之性,雖欲勿流於空寂,不可得矣。」
德洪攜二弟德周仲實讀書城南,洪父心漁翁往視之,魏良政、魏良器輩與游禹穴諸勝,十日忘返。問曰:「承諸君相攜日久,得無妨課業乎?」答曰:「吾舉子業無時不習。」家君曰:「固知心學可以觸類而通,然朱說亦須理會否?」二子曰:「以吾良知求晦翁之說,譬之打蛇得七寸矣,又何憂不得耶?」家君疑未釋,進問先生。先生曰:「豈特無妨?乃大益耳。學聖賢者,譬之治家:其產業、第宅、服食、器物,皆所自置。欲請客,出其所有以享之。客去,其物具在,還以自享,終身用之無窮也。今之為舉業者,譬之治家:不務居積,專以假貸為功。欲請客,自廳事以至供具百物,莫不遍借。客幸而來,則諸貸之物一時豐裕可觀;客去,則盡以還人,一物非所有也。若請客不至,則時過氣衰,借貸亦不備,終身奔勞,作一窶人而已。是求無益於得,求在外也。」明年乙酉大比,稽山書院錢楩與魏良政並發解江、浙。家君聞之,笑曰:「打蛇得七寸矣。」
樾方自白鹿洞打坐,有禪定意。先生目而得之,令舉似。曰:「不是。」已而稍變前語,又曰:「不是。」已而更端,先生曰:「近之矣。此體豈有方所?譬之此燭,光無不在。不可以燭上為光。」因指舟中曰:「此亦是光,此亦是光。」直指出舟外水面曰:「此亦是光。」樾領謝而別。
至吉安。諸生偕舊遊三百餘迎入螺川驛中,先生立談不倦,曰:「堯、舜生知安行的聖人,猶兢兢業業用困勉的工夫。吾儕以困勉的資質,而悠悠蕩蕩,坐享生知安行的成功,豈不誤己誤人?」又曰:「良知之妙,真是『周流六虛,變通不居』。若假以文過飾非,為害大矣。」臨別,囑曰:「工夫只是簡易真切,愈真切愈簡易,愈簡易愈真切。」
客與主對,讓盡所對之賓,而安心居於卑末,又能盡心盡力供養諸賓,賓有失錯,又能包容,此主氣也。惟恐人加於吾之上,惟恐人怠慢我,此是客氣。
謙虛之功與勝心正相反。人有勝心,為子則不能孝,為臣則不能敬,為弟則不能恭,與朋友則不能相信相下。至於為君亦未仁,為父亦未慈,為兄亦不能友。人之惡行,雖有大小,皆由勝心出,勝心一堅,則不復有改過徙義之功矣。
《乾卦》通六爻,作一人看,只是有顯晦,無優劣;作六人看,亦只有貴賤,無優劣。在自己工夫上體驗,有生熟少壯強老之異,亦不可以優劣論也。
在贛州親筆寫周子《太極圖》及《通書》「聖可學乎」一段,末云:「按濂溪自注『主靜』,雲『無欲故靜』,而於《通書》云:『無欲則靜虛動直』,是主靜之說,實兼動靜。『定之以中正仁義』,即所謂『太極』,而『主靜』者,即所謂『無極』矣。舊注或非濂溪本意,故特表而出之。後學餘姚王守仁書。」
右《太極圖說》,與夫《中庸修道說》,先師陽明夫子嘗勒石於虔矣。今茲門人聞人公詮,以監察御史督學南畿,嗣承往志,乃謀諸郡守王公鴻漸、縣尹朱君廷臣、賀君府,摹於姑蘇學宮之六經閣,俾多士瞻誦,知聖學之所宗雲。嘉靖乙未歲三月朔日,門人餘姚錢德洪識。
書明道延平語 附跋
明道先生曰:「人於外物奉身者,事事要好,只有自家一個身與心卻不要好。苟得外物好時,卻不知道自家身與心已自先不好了也。」
延平先生曰:「默坐澄心,體認天理,若於此有得,思過半矣。」
右程、李二先生之言,予嘗書之座右。南濠都君每過輒誦其言之善,持此紙索予書,予不能書,然有志身心之學,此為朋友者所大願也,敢不承命!陽明山人餘姚王守仁書。
此一綿繭紙,筆書徑寸,靖江朱近齋來訪,問余何自有此寶?余答以重價購之吳門。謂曰:「先師手書極大者為余得之,所藏《修道說》若中等字,如此者絕少,而竟為君所有。心印心畫,合併在目,非宗門一派氣類默承,詎能致是乎?」遂手摹之以去。乃余原本亦亡於倭,思之痛惜!李詡識。
武經七書評
孫子
始計第一
談兵皆曰:「兵,詭道也,全以陰謀取勝。」不知陰非我能謀人不見,人目不能窺見我謀也,蓋有握算於未戰者矣。孫子開口便說「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此中校量計劃,有多少神明妙用在,所謂「因利制權」,「不可先傳」者也。
作戰第二
兵貴「拙速」,要非臨戰而能速勝也,須知有個先著在,「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是也。總之不欲久戰於外以疲民耗國,古善用兵之將類如此。
攻謀第三
兵凶戰危,聖人不得已而用之者也。故孫子作《兵法》,首曰「未戰」,次曰「拙速」,此曰「不戰,屈人兵」。直欲以「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全」之一字,爭勝於天下。「上兵伐謀」,第校之以計而制勝之道而已。「輔周則國必強」,其在此將乎!
軍始第四
「修道保法」,就是經之以五事。其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此真能先為「不可勝」,以「立於不敗之地」者,特形藏而不露耳。
兵勢第五
莫正於天地、江海、日月、四時,然亦莫奇於天地、江海、日月、四時者何?惟無窮,惟不竭,惟「終而復始」,惟「死而復生」故也。由此觀之,不變不化,即不名奇,「奇正相生,如環無端」者,兵之勢也。任勢即不戰而氣已吞,故曰以「正合」、「奇勝」。
虛實第六
蘇老泉云:「有形勢,便有虛實。」蓋能為校計索情者,乃能知虛實;能知虛實者,乃能避實擊虛,因敵取勝。「形兵之極,至於無形」,微乎神乎,此乃其所以「致人而不致於人」者乎!
軍爭第七
善戰不戰,故於軍爭之中,寓不爭之妙。「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分合為變」,「懸權而動」;而必申之以避銳擊惰,「以治」,「以靜」,「無要」,「無擊」,「勿向」,「勿逆」等語,所謂「校之以計而索其情」者,審也。匪直能以不爭勝爭,抑亦能不即危,故無失利。
九變第八
從古有治人無治法。國家誠得於「九變」之將,則於「五利」、「五危」之幾,何不燭照數計,而又何覆軍殺將之足虞乎?「智者之慮,雜於利害」,此正通於「九變」處,常見在我者有可恃,而可以屈服諸侯矣。
行軍第九
「處軍相敵」,是行軍時事。「行令教民」,是未行軍時事。然先處軍而後相敵,既相敵而又無武進,所謂「立於不敗之地」,而兵出萬全者也。
地形第十
今之用兵者,只為求名避罪一個念頭先橫胸臆,所以地形在目而不知趨避,敵情我獻而不為覺察,若果「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單留一片報國丹心,將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又何愁不能「計險阨遠近」,而「料敵制勝」乎?
九地第十一
以地形論戰,而及「九地」之變,「九地」中獨一「死地則戰」,戰豈易言乎哉?故善用兵者之於三軍,「攜手若使一人」,且如出一心,使人人常有「投之無所往」之心,則戰未有不出死力者,有不戰,戰必勝矣。
火攻第十二
火攻亦兵法中之一端耳,用兵者不可不知,實不可輕發,故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是為「安國全軍之道」。
用間第十三
用間與乘間不同,乘間必間自人生,用間則間為我用。知此一法,任敵之堅壁完壘,而無不可破,橫行直撞,直遊刃有餘了。總之,不出「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語。
梅林曰:用間是制勝第一妙法,故孫子作十三篇,以此結之。其寓意遠矣,有志當世者,不可不留心焉。
吳子
(首《開國》第一至《應變》第五無評)
勵士第六
吳子握機揣情,確有成畫,俱實實可見之行事,故始用於魯而破齊,縱入於魏而破秦,晚入於楚而楚伯。身試之,頗有成效。彼孫子兵法較吳豈不深遠,而實用則難言矣。想孫子特有意於著書成名,而吳子第就行事言之,故其效如此。
司馬法
(《仁本》第一無評)
天子之義第二
先之以教民,至誓師用兵之時,猶必以禮與法相表里,文與武相左右,即「賞罰且設而不用」,直歸之「克讓克和」,此真天子之義,能取法天地而觀於先聖者也。
李衛公問答
(問答上、中卷無評)
問答下卷
李靖一書,總之祖孫、吳而未盡其妙,然以當孫、吳註腳亦可。
尉繚子
(《天官》第一至《武議》第八無評)
將理第九
將為理官,專重審囚之情,使關聯良民,亦得無覆盆之冤,可謂「直進虞廷欽恤」之旨。
(《原官》第十無評)
治本第十一
武禁文賞,要知文武二者不可缺一。
(自《戰術》第十二至《踵軍》第二十無評)
兵教上第二十一
習伏眾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兵之用奇,全自教習中來。若平居教習不素,一旦有急,驅之赴敵,有聞金鼓而色變,睹旌旗而目眩者矣,安望出死力而決勝乎?
(《兵教》下第二十二至《兵令》上第二十三無評)
兵令下第二十四
《尉繚》通卷論形勢而已。
三略
(《上略》無評)
中略
皇帝王霸四條,總是論君臣相與之道,而化工特帶言之,中間直出「攬英雄之心」一語,末復以「攬英雄」一語結之,《三略》大義,瞭然心目矣。
下略
開口便曰:「澤及於民,賢人歸之。」結尾仍曰:「君子急於進賢。」端的不出「務攬英雄」一語。
六韜
文韜
文師第一
看「嘿嘿昧昧」一語,而韜之大義,已自瞭然。
武韜
(《發啟》第十三至《文伐》第十五無評)
以此十二節為「文伐」,毋乃更毒於「武伐」乎?兵莫憯於志,安在其為文?文王聖人,不必言矣,即尚父鷹揚,何遂陰謀取勝至此?明是後世奸雄附會成書,讀者可盡信乎?
梅林曰:養其亂臣,崇侯虎是也;進美女淫聲,華氏女是也;遺良犬馬,驪戎之文馬是也。即末一節,而太公一一身行者,豈得謂之誣哉?
龍韜
(自《王翼》第十八至《奇兵》第二十七無評)
五音第二十八
上古無有文字,皆由五行以制剛強。今兵家亦知法五行相剋,以定方位日時,然而於審聲知音,則概乎未有聞也。非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其孰能與於斯?
兵征第二十九
「望氣」之說,雖是鑿鑿,終屬英雄欺人。如所云「強弱徵兆,精神先見」,則理實有之。
農器第三十
古者寓兵於農,正是此意。無事則吾兵即吾農,有事則吾農即吾兵,以佚待勞,以飽待飢,而不令敵人得窺我虛實,此所以百戰而百勝。
虎韜
軍用第三十一
兵中器用之數,正不嫌於詳悉,可備考。
(自《三陣》第三十二至《軍略》第三十五無評)
臨境第三十六
梅林曰:自此至《壘虛》共七篇,體意相似,皆因事法,而又有法外之謀者。
大學古本原序
庚辰春,王伯安以《大學》古本見惠,其序乃戊寅七月所作。序云:
《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誠意之極,止至善而已矣。正心,復其體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己,謂之明德;以言乎人,謂之親民;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體也;動而後有不善。意者,其動也;物者,其事也。格物以誠其意,復其不善之動而已矣!不善復而體正,體正而無不善之動矣!是之謂止至善。聖人懼人之求之於外也,而反覆其辭。舊本析而聖人之意亡矣!是故不本於誠意,而徒以格物者,謂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誠意者,謂之虛;支與虛,其於至善也遠矣!合之以敬而益綴,補之以傳而益離。吾懼學之日遠於至善也,去分章而復舊本,傍為之什,以引其義,庶幾復見聖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罪我者其亦以是矣夫!
大學古本傍釋 序已收錄《陽明全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則近道矣。
明明德、親民,猶修己安百姓。明德、親民無他,惟在止於至善,盡其心之本體,謂之止至善。至善者,心之本體;知至善惟在於吾心,則求之有定向。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明明德天下,猶《堯典》「克明峻德,以親九族」,至「協和萬邦」。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則在修身。知修身為本,斯謂知本,斯謂知之至。然非實能修其身者,未可謂之知修身也。修身惟在誠意,故特揭誠意,示人以修身之要。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誠意只是慎獨工夫,只在格物上用,猶《中庸》之「戒懼」也。君子小人之分,只是能誠意與不能誠意。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此猶《中庸》之「莫見莫顯」。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言此未足為嚴,以見獨之嚴也。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誠意工夫實下手處惟格物,引《詩》言格物之事。此下言格致。
《詩》云:「瞻彼淇澳……終不可喧兮!」
惟以誠意為主,而用格物之工,故不須添一「敬」字。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猶《中庸》之「道問學」、「尊德性」。
「赫兮喧兮」者,威儀也。
猶《中庸》之「齊明盛服」。
「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格致以誠其意,則明德止於至善,而親民之功亦在其中矣。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明德親民只是一事。親民之功至於如此,亦不過自用其明德而已。
《康誥》曰:「克明德。」……皆自明也。
又說歸身上。自明不已,即所以為親民。
《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孟子告滕文公養民之政,引此詩云:「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君子之明德親民豈有他哉?一皆求止於至善而已。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止於至善豈外求哉?惟求之吾身而已。
為人君,止於仁……與國人交,止於信。
又說歸身上。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又即親民中聽訟一事,要其極,亦皆本於明德,則信乎以修身為本矣。又說歸身上。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工夫只是誠意。就誠意中體當自己心體,常令廓然大公,便是正心。此猶《中庸》「未發之中」。正心之功,既不可滯於有,又不可墮於無。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人之心體惟不能廓然大公,是以隨其情之所發而碎焉。此猶「中節之和」。能廓然大公而隨物順應者,鮮矣。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此謂治國在齊家。
又說歸身上。親民只是誠意。宜家人兄弟與其儀,不忒只是修身。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又說歸身上。親民工夫只是誠意。
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惟系一人之身。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又說歸身上。修身為本。
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惟在此心之善否。善人只是全其心之本體者。
《泰誓》曰:若有一個臣……
此是能誠意者。
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
是不能誠意者。
唯仁人放流之……
仁是全其心之本體者。
竹橋黃氏續譜序
黃氏之先,以國為氏,族屬既繁,分散四方者益眾。竹橋始祖萬二府君,為金兵作亂,自徽之婺源遷於慈谿鳳凰山竹墩之地。居未二世,又遷於餘姚官埭浦竹橋之西。至是十六世,子孫眾盛,衣冠禮儀蔚然有稱,豈非黃氏之望族歟?近有族之胤曰夔者,以俊秀選為郡庠生,負笈稽山書院從予游,苦志勵業,學以有成。暇日言及父進士,表章譜牒,遺文行義,求予一言序之。予辭之不得,按其祖伯川公譜系,乃七世祖福二公,至元季泰定間,以進士任餘姚州州判,歷任九年。其長子德彰,登至順間進士,任浙江承宣司使;次子德順,應元制擢任鄞縣教諭;三子德澤,以武舉歷任副元帥,鎮守定海有功,敕封都督元帥。是皆竹橋之望聞於世者也。其他子孫孝友推於鄉,惠愛孚於人者比比。譜牒具存,瞭然在目,可得見也。夔方銳志科目,而能急急以孳先德為念,其知所重者哉。嗟夫!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尊祖敬宗。夔能及此而益勉之弗懈,尚何德之弗修,行之弗飭,功業弗底於大且遠哉!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異時名立政成,耀後而光前,俾人稱黃氏賢子孫者,夔也。夫姑以是為序,用勖之。正德十六年八月既望,賜進士出身前資德大夫兵部尚書新建伯陽明王守仁撰。
新安吳氏家譜序
正德二年,予以劾瑾被譴。同年,吳子清甫亦以劾瑾落職。心一遇同,相得歡甚,朝夕談道,上下古今時事,未嘗不為之慨嘆。一日,清甫以家譜屬序,傳示後人。顧予越之鄙人也,言何足重哉?
夫一族千萬人,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也。一人之心,固以千萬人之心為心,千萬人之心其能以一人之心為心乎?譜之作也,明千萬人本於一人,則千萬人之心當以一人之心為心。子孝父,弟敬兄,少順長,而為父兄長者亦愛其子弟。少者貧而無歸也,富者收之;愚而無能也,才者教之。貴且富者,不以加其宗族患難恤而死喪賻也。千萬人惟一心,以此盡情,而譜善矣。世之富貴者自樂其身,留遺子孫,而族人之饑寒,若越人不視秦人,略不加之意焉,焉用譜為哉?
故善保其國者可以永命,善保其族者可以世家。清甫欲世其家,亦善保其族而已矣。予聞清甫祖父賑窮周乏,施惠焚券,先親族而後仁民,蓋有古忠厚長者之風焉。以此傳後,子孫必有蕃且昌者。
清甫諱淳,與予同登弘治己未進士。今以江西道監察御史退居林下。其家世閥閱之詳載譜書,不及贅雲。
正德二年秋月,年生古越陽明子王守仁撰。
重修宋儒黃文肅公榦家譜序
譜之為義大矣!有徵而不書,則為棄其祖;無征而書之,則為誣其祖。兢兢焉尊其所知,闕其所不知,詳其所可征,不強述其所難考,則庶乎近之矣。雖然,知不知與可征不可征,亦有為時地所限焉。或經兵燹之餘,或值播遷之後,既編殘而簡斷,亦人往而風微,近遠難稽,盛衰莫必,則舉廢修墜,往往口耳之咨度,未能衷於一是。迨承平日久,里巷安然,相與講敬宗收族之事,乃益詳其體例,明於忌諱,前事每多抉擇,後事彌昭審慎。故為人子孫,而欲光昭令緒,莫此為大焉!
今黃文肅公裔孫名祚者,以重修家乘,景企餘光,益以後系,踵而新之,而以序囑余。余得拜閱其全牒。所見於源流,既不失其考;於脈派,又獨得其真。視前此之譜為親切焉,可謂得其本矣。其於當闕當詳之義,宜有合焉,而無慮其棄與誣也。察統系之異同,辨家承之久近,敘戚疏,定尊卑,收渙散,敦親穆,胥於譜焉列之。然則續修之人,其用意深遠、計慮周密為何如!而凡屬譜系之後者,宜暢然思,油然感,勉紹先緒,無墜家聲,則亦庶乎上下有序,大小相維,同敦一本之親,無蹈乖違之習,繩繩繼繼,永永無極也夫!
世守儒宗訓,家傳正學書。宏綱開瑞運,嘉祉錫禎符。
勤業前徽遠,通經聖緒孚。時雍元會合,雅化紹唐、虞。
又
朝廷尚文德,萬國景賢良。忠信正常泰,嚴恭體益莊。
孝慈家道善,仁厚祖功長。誠正修齊治,隆平世永昌。
時正德十五年庚辰孟春上元日,陽明山人王守仁拜撰。
送日本正使了庵和尚歸國序
世之惡奔競而厭煩拏者,多遁而之釋焉。為釋有道,不曰清乎?撓而不濁,不曰潔乎?狎而不染,故必息慮以浣塵,獨行以離偶,斯為不詭於其道也。苟不如是,則雖皓其發、緇其衣、焚其書,亦逃祖繇而已耳,樂縱誕而已耳,其於道何如耶!
今有日本正使堆雲桂悟字了庵者,年逾上壽,不倦為學,領彼國王之命,來貢珍於大明。舟抵鄞江之滸,寓館於鄞。予嘗過焉,見其法容潔修、律行堅鞏,坐一室,左右經書,鉛朱自陶,皆楚楚可觀,爰非清然乎!與之辨空,則出所謂預修諸殿院之文,論教異同,以並吾聖人,遂性閒情安,不嘩以肆,非淨然乎!且來得名山水而游,賢士大夫而從,靡曼之色不接於目,淫哇之聲不入於耳,而奇邪之行不作於身,故其心日益清,志日益淨,偶不期離而自異,塵不待浣而已絕矣。茲有歸思,吾國與之文字以交者,若太宰公及諸縉紳輩,皆文儒之擇也,咸惜其雲,各為詩章,以艷飾回躅,固非貸而濫,吾安得不序!
皇明正德八年歲在癸酉五月既望,餘姚王守仁書。
鎮遠旅邸書札
別時不勝淒惘,夢寐中尚在西麓,醒來卻在數百里外也。相見未期,努力進修,以俟後會。即日已抵鎮遠,須臾放舟行矣。相去益遠,言之慘然。書院中諸友不能一一書謝,更俟後便相見,望出此問致千萬意。守仁頓首。
高鳴鳳、何廷遠、陳壽寧勞遠餞,別為致謝,千萬千萬!行時聞范希夷有恙,不及一問,諸友皆不及相別。出城時遇二三人於道傍,亦匆匆不暇詳細,皆可為致情也。所買錫,可令王祥打大碗四個,每個重二斤,須要厚實大朴些方可,其餘以為蔬楪。粗瓷碗買十餘,水銀擺錫箸買一二把。觀上內房門,亦須為之寄去鹽四斤半,用為醬料。朱氏昆季亦為道意。閻真士甚憐,其客方臥病,今遣馬去迎他,可勉強來此調理。梨木板可收拾,勿令散失,區區欲刻一小書故也,千萬千萬!
文實、近仁、良丞、伯元諸友均此見意,不盡別寄也。仁白。
惟善秋元賢友。
汪原銘合枳術丸乃可,千萬千萬!
張時裕、向子佩、越文實、鄒近仁、范希夷、郝升之、汪原銘、李惟善、陳良丞、湯伯元、陳宗魯、葉子蒼、易輔之、詹良丞、王世丞、袁邦彥、李良丞列位秋元賢友,不能盡列,幸意亮之!
與周文儀手札 彭尺木鑑定,真跡帖石影印。
寧賊不軌之謀,積之十有餘年,舉事之日,眾號一十八萬,而旬月之內,竟就俘擒,非天意何以及此!迂疏偶值其會,敢叨以為功乎?遠承教言,曲中機宜,多謝多謝。所調兵快,即蒙督發;忠義激烈,乃能若此;四鄰之援,至今尚未有一人應者,人之相去,豈不遠哉!使回,極冗中草此不盡。友生守仁頓首。
文儀侍御先生道契執事。爾翁三林老先生,均乞道意,冗中未及別啟。余。
右王文成與華亭周侍御手札也。侍御諱鵷,字文儀,號適齋。正德甲戌進士,拜御史,巡按福建。鎮守中官羅籥,驕蹇不法,疏奏戍遠方。宸濠之變,文儀籌軍餉,設防禦,不以兵事諉守土吏。擢知潮州府知府,旋告歸。性峭直,為詩文有風致,著有《適齋集》,見《松江賢達傳》。武宗南巡,嘗疏力陳,文成稱其「忠義激烈」,確哉!此札蓋在己卯夏秋間,侍御巡按福建時也。丙寅十二月廿又五日,沈梧敬識於婁江官廨。
與陳以先手札 彭尺木鑑定,真跡帖石影印。
往承書惠,隨造拜,前驅已發矣。嘉定之政佳甚,足為鄉閭之光,尚未由一面為快耳。葛上舍歸省,便草卒布問,余惟心亮。守仁頓首。
陳明府大人以先文侍。葛益,家君同年之子,故及之。余空。
與道通書 五通
(一)
古《易》近時已有刻者,雖與道通所留微有不同,□□無大不相遠。中間盡有合商量處,憂病中情思未能及,且請勿遽刊刻,俟二三年後,道益加進,乃徐議之,如何?
《易》者,吾心之陰陽動靜也;動靜不失其時,《易》在我矣。自強不息,所以致其功也。孔子云:「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今以道通之年計之,正在學《易》之時,恐未宜汲汲於是也。道通在諸友中最為溫雅近實,乃亦馳騖於此等不急之事,疑未之思歟?
盛價去,昏聵草草,莫既所懷,千萬心亮!
守仁拜手。
道通郡博道契文侍。
(二)
得書,知養病之圖,闔門母子兄弟之真誠,有足樂也。所論為學工夫,大略皆是,亦是道通平日用工得力處。但於良知二字,見得尚未透徹。今且只如所論工夫著實做去,時時於良知上理會,久之自當豁然有見,又與今日所論不同矣。
承令兄遠寄藥,人危處草冗中,不亟別作書,並致此意。
陽明山人守仁拜手。
道通郡博道契文侍。
(三)
所示《祭田記》,意思甚好,只是太著意,要說許多道理,便覺有補綴支蔓處。此是近來吾黨作文之弊,亦不可不察也。
欲慰吾生者,即日亦已告歸。渠以尊堂壽圖,索區區寫數語,甚堅。因腹疾大作,遂疏其意,幸亮之!
記稿改除數字,奉還。新錄一冊,寄覽。
六月朔日。
(四)
所謂良知,即孟子所謂「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孰無有?但不能致此知耳。能致此知,即所謂充其是非之心,而知不可勝用矣。來書既雲「良心發見」,而復雲「不能辨理欲於疑似之間」,則所謂「良心發見」者果何物耶?
「知行合一」之說,專為近世學者分知行為兩事,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後行,遂致終身不行,故不得已而為此補偏救弊之言。學者不能著體履,而又牽制纏繞於言語之間,愈失而愈遠矣。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足下但以此語細思之,當自見,無徒為此紛紛也。
所寄《答明公語》,頗亦無失。若見未瑩澈,而輒有論議,反以晦道,不若此說之渾成,不失為真實語也。
令弟歸,草草不另。意惟勉學不怠,以慰所期。無次。
守仁拜手。
道通秋元道契文侍。
(五)
今時同志中,往往多以仰事俯育為進道之累,此亦只是進道之志不專一,不勇猛耳。若是進道之志果能勇猛專一,則仰事俯育之事莫非進道之資。顏子當時在陋巷,不改其樂,亦正是簞食瓢飲之時。當時顏路尚在,安得無仰事俯育?固有人不堪其憂者矣!近聞道通處事殊落莫,然愛莫為助,聊以此言相警發耳。病筆不足。
守仁拜手。
道通長史道契文侍。
與惟善書
祥兒在宅打攪,早晚可戒告,使勿胡行為好,寫去事可令一一為之。諸友至此,多簡慢,見時皆可致意。徐老先生處,可特為一行拜意。朱克相弟兄,亦為一問,致勉勵之懷。余諒能心照,不一一耳。守仁拜。
惟善秋元賢契。
上大人書一 正德七年
寓都下男王守仁百拜,上父親大人膝下:
杭州差人至,備詢大人起居遊覽之樂,不勝喜慰。尋得書,乃有二十四叔□□□□□固自有數,胡乃適□□時,信乎樂事不常,人生若寄,古之達人所以適情任性,優遊物表,遺身家之累,養真恬曠之鄉,良有以也。伏惟大人年近古稀,期功之制,禮所不逮,自宜安閒愉懌,放意林泉,木齋、雪湖詞老,時往一訪;稽山、鑑湖諸處,將出一游;洗脫世垢,攝養天和;上以增祖母之壽,下以垂子孫之□慶。□□
男等安居如常,七妹當在八月,身體比常甚佳;婦姑之間,近亦頗睦。曰仁考滿亦在出月初旬,出處去就,俟曰仁至,計議已定,然後奉報也。
河南賊稍平,然隱伏者尚難測;山東勢亦少減,而劉七竟未能獲;四川諸江西雖亦時有捷報,而起者亦復不少;至於糧餉之不繼,馬匹之乏絕,邊軍之日疲,流氓之愈困,殆有不可勝言者。而廟堂之上,固已晏然,有坐享太平之樂,自是而後,將益輕禍患,愈肆盤游,妖孽並興,讒諂日甚,有識者復何所望乎!
守城妻無可寄託,張妹夫只得自行送回。大娘子早晚無人,須搬渠來男處,將就同住。六弟聞已起程,至今尚未見到。聞餘姚居址亦已分析各人管理,不致荒廢,此亦了當一事。
今年造冊,田業之下瘠者,親戚之寄託者,惟例從刊省,拒絕之為佳。時事如此,為子孫計者,但當遺之以安,田業鮮少,為累終寡耳。趙八田近因農民例開,必願上納,阻之不可。昨日已告通狀,想亦只在倉場之列,不久當南還矣。
九弟所患,不審近日如何?身體若未壯健,誦讀亦且宜緩,須遣之從黃司輿游,得清心寡欲,將來不失為純良之士,亦何必務求官爵之榮哉!
守文、守章,亦宜為擇道德之師,文字且不必作,只涵詠講明為要。男觀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淺。人來,說守文質性甚異,不可以小就待之也。
因便報安,省侍未期,書畢不勝瞻戀。閏五月十一日,守仁百拜書。
此正德七年,陽明先生寄其父尚書書也。正德初,先生以救戴銑等觸劉瑾,謫龍場丞。五年瑾誅,乃量移廬陵知縣,入覲遷刑部主事,改吏部驗封。書雲「寓都下」者,正此時也。時陝西、河南、四川、山東、江西諸盜竊發,平叛不常,先生憂國之心,至為篤摯,而泄泄者方笑以為迂,可勝嘆哉!是年八月,陸完殲劉七於狼山,此書在閏五月,故云「未弋獲」也。蘇潭跋,嘉靖六月二日,書於粵西撫署之清風堂。
文成此跡,在正德七年,年四十一矣,其出撫南、贛之前四年也。中間語及家國事,沉篤悱惻,令人感仰,不必言矣。而其語及教子弟讀書,謂「只涵泳講明為要」,即此亦是姚江一舉隅耳。文成於書不必盡工,而此家書則尤其所最用意者。蘭雪持此來屬為題識,蓋其近日新收諸秘笈者,後幅有「蘊山手識」語,為之展玩累日。嘉慶丙寅秋八月二十九日,方綱。
道光六年,元至黔、滇,生學使者刻此書墨跡於石,以示元。此王文成龍場舊地,得悟良知處。正德初期,政甚紊,故此書多忠憤之詞。然竟能驟任文成,治贛治粵,削平寇亂,則廟堂不可謂無人矣。阮元跋。
右陽明先生與父太宰公書。養志之義,藹然行間,尤念念不忘君國,身系社稷,時有隱憂,得古大臣氣象。史稱:「當是時,讒邪構煽,禍變叵測,微守仁,東南事幾殆。」信矣。而詆之者顧謂「明之天下不亡於流賊而亡於陽明」。噫!是何言與!先生一屈於嬖倖,再屈於桂萼,迄於今詆訶未熄,道高毀舉,何其窮也。太宰公母岑,年逾百歲卒,時公已七十,故書雲「上增祖母之壽」。與父書書姓,當時風尚使然,揭之以語不知者。趙懷玉。
上大人書二 正德十三年
寓贛州男王守仁百拜書上父親大人膝下:
久不得信,心切懸懸,間有鄉人至者,略問消息,審知祖母老大人、大人下起居萬福,稍以為慰。男自正月初四出征浰賊,三月半始得回軍。賴大人蔭庇,盜賊略已底定。雖有殘黨百餘,皆勢窮力屈,投哀告招,今亦姑順其情,撫定安插之矣。所恨兩廣府江諸處苗賊,經年盤處三省,雖屢次征剿,然賊根未動,旋復昌熾。今聞彼又大起,若彼中兵力無以制之,勢必搖動遠近,為將來之憂。況兼時事日艱,隱憂日甚,昨已遣人具本乞休,要在必得乃已。男因賊巢瘴毒,患瘡癘諸疾,今幸稍平,數日後亦將遣人歸問起居。因諸倉官便,燈下先寫此報安。四月初十日,男守仁百拜書。
祭張淑人文
維正德十六年,歲次辛巳,十二月己卯朔,越十日己丑,女婿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僅以剛鬣柔毛之奠,敢告於岳母諸太夫人張氏曰:
嗚呼!生死常道,有生之所不免也。況如夫人壽考康寧,而子孫之眾多且賢耶,亦又何憾矣!而兒女之悲,尚猶有甚割者,非情也哉!死者以入土為安,彌月而葬,禮也。而群子姓之議,殊有所未忍。守仁竊以為宜,勉從禮制。且岳父介庵公之藏,亦以是月壬寅卜遷於兆左,因而合焉。生死之禮無違,幽明之情兩得,不亦可乎!群子姓以為然。遂以是月庚寅舉大事。日月不居,靈輀於邁,一奠告訣,痛割心膂。言有盡而意無窮。嗚呼!尚饗!
祭外舅介庵先生文
維弘治八年,歲次乙卯,夏四月甲寅朔,寓金台甥王守仁帥妻諸氏南向泣拜,馳奠於故山東布政使司左參政岳父諸公之靈曰:
嗚呼痛哉!孰謂我公,而止於斯,公與我父,金石相期。公為吏部,主考京師,來視我父,他方兒嬉。公曰:「爾子,我女妻之。」公不我鄙,識我於兒。服公之德,感公之私。憫我中年,而失其慈。慰書我父,教我以時。弘治己酉,公參江西,書來召我,我父曰:「咨,爾舅有命,爾則敢遲。」甫畢姻好,重艱外罹,公與我父,相繼以歸。公既服闋,朝請於京,我濫鄉舉,尋亦北行。見公旅次,公喜曰:「甥,爾質則美,勿小自盈。」南宮下第,我弗我輕,曰利不利,適時之迎,屯蹇屈辱,玉汝於成。拜公之教,夙夜匪寧。從公數月,啟我愚盲。我公是任,語我以情,此職良苦,而我適丁。予謂利器,當難則呈。公才雖屈,亦命所令。公曰:「戲耳,爾言則誠。」臨行懇懇,教我名節,躑躅都門,撫勵而別。孰謂斯行,遽成永訣。嗚呼痛哉!別公半載,政譽日徹,士論歡騰,我心則悅。昨歲書雲,有事建業。五六月余,音問忽絕,久乃有傳,便道歸越,繼得叔問,雲未起轍,竊怪許時,必值冗結,孰知一疾,而已頹折。西江魏公,訃音來忽,倉劇聞之,驚仆崩裂。以公為人,且素無疾。謂必讒言,公則誰嫉;謂必訛言,訛言易出。魏公之書,二月六日,後我叔問,一旬又七。往返千里,信否叵必。是耶非耶?曷從而悉。醒耶夢耶?萬折或一。韓公南來,匐匍往質,韓曰其然,我吊其室。嗚呼痛哉!向也或虛,今也則實,孰謂我公,而果然也。天於我公,而乃爾耶?公而且然,況其他耶?公今逝矣,我曷望耶?廷臣僉議,方欲加遷。奏疏將上,而訃忽傳。嗚呼痛哉!今也則然。公身且逝,外物奚言。公之諸子,既壯且賢。諒公之逝,復亦何懸。所不瞑者,二庶髫年。有賢四兄,必克安全。公曾謂予,我兄無嗣,欲遣庶兒,以承其祀。昔也庶一,今遺其二;並以繼絕,豈非公意?有孝元兄,能繼公志,忍使公心,而有勿遂。令人悲號,蘇而復躓。迢迢萬里,涯天角地,生為半子,死不能襚,不見其柩,不哭於次,痛絕關山,中心若刺。我實負公,生有餘愧,天長地久,其恨曷既。我父泣曰:「爾為公婿,宜先馳奠,我未可遽。」哀緒萬千,實弗能備,臨風一號,不知所自。嗚呼哀哉!嗚呼痛哉!尚饗!
白野公像讚 公諱袞
冰玉其姿,芝蘭其德。有鳳凰翔乎千仞之志,具鵾鵬搖乎九萬之翼。聲聞夙著,青紫易得。胡泮林之翱翔,竟棘闈之終蹶。噫!不發於其身,必發於其子孫,以奮揚乎先德。
南野公像讚 公諱繡
稟性沖和,存心仁恕,德之不喜,怒之不顰。彼趨者利,我篤於義;彼附得勢,我遇則避。折券於友,代逋於公。玩世則弈,陶情乃吟。樂天雅趣,駕古軼今。
和大司馬白岩喬公諸人送別 《三奇堂法帖》
太常白樓吳公、大司成蓮北魯公、少司成雙溪汪公,相與集餞於清涼山,又餞於借山亭,又再餞於大司馬第,又出餞於龍江,諸公皆聯句為贈,即席次韻奉酬,聊見留別之意。
未去先愁別後思,百年何地更深知?今宵燈火三人座,他日緘書一問之。漫有煙霞刊肺腑,不堪霜雪妒鬚眉。莫將分手看容易,知是重逢定幾時?
謫鄉還日是多餘,長擬雲山信所知。豈謂尚懸蒼水佩,無端又領紫泥書。豺狼遠遁休為梗,鷗鷺初盟已漸虛。他日姑蘇皈舊隱,總拈書籍便移居。
寒事俄驚蟋蟀先,向游剛是早春天。故人愈覺晨星少,別話聊憑杯酒筵。戎馬驅馳非舊日,筆床相對又何年?不因遠地疏蹤跡,惠我時裁金玉篇。
無補涓埃愧聖朝,漫將投筆擬班超。論交義重能相負?惜別情多屢見招。地入風塵兵甲滿,雲深湖海夢魂遙。廟堂長策諸公在,銅柱何年打舊標?
孤航渺渺去鐘山,雙闕回首杳靄間。吳苑夕陽臨水別,江天風雨共秋還。離懷遠地書頻寄,後會何時鬢漸斑。今夜夢魂汀渚隔,惟余梁月照容顏。
陽明山人王守仁拜手,書於龍江舟中。餘數詩,詩稿亡,不及錄,容後便求得補呈也。守仁頓首。
陽明子功烈氣節文章,皆居第一,時多講學一事,為眾口所訾。善夫西坡先生之言也,曰:「陽明以講學故,毀譽迭見於當時,是非幾混於後世,至謂其得寧邸金,初通宸濠,策其不勝而背之,此謗毀之餘唾,不足拾取。」斯持平之論乎!龍江留別詩卷,乃將之官南、贛而作。是時宸濠反狀未露,而公已滋殷憂,故詩中節有「戎馬驅馳」、「風塵兵甲」等語。而又雲「廟堂長策諸公在」,其後卒與喬莊簡犄角成功,蓋公審之於樽俎間久矣。詩律清婉,書亦通神,宜為西坡先生所愛玩。歲在癸未二月戊寅朏,秀水朱彝尊年七十五書。
游雪竇
平生性野多違俗,長望雲山嘆式微;暫向溪流濯塵冕,益憐薜蘿勝朝衣。林間煙起知僧住,岩下雲開見鳥飛;絕境自余麋鹿伴,況聞休遠悟禪機。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高閣鳴鐘僧睡起,深林無暑葛衣寒。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僧居俯瞷萬山尖,六月涼飇早送炎。夜枕風溪鳴急雨,曉窗宿霧卷青簾。開池種藕當峰頂,架竹分泉過屋檐。幽谷時常思豹隱,深更猶自愧蛟潛。
詠釣台石筍
雲根奇怪起雙峰,慣歷風霜幾萬冬。春去已無斑籜落,雨余唯見碧苔封。不隨眾卉生枝節,卻笑繁花惹蝶蜂;借使放梢成翠竹,等閒應得化虬龍。
游白鹿洞歌
何年白鹿洞,正傍五老峰。五老去天不盈尺,俯窺人世煙雲重。我欲攪秀色,一一青芙蓉。舉手石扇開半掩,綠鬟玉女如相逢。風雷隱隱萬壑瀉,憑崖倚樹聞清鍾。洞門之外百丈松,千株化盡為蒼龍。駕蒼龍,騎白鹿,泉甚飲,芝可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一卷《黃庭》石上讀。
辛巳三月書此,王守仁。
晚堂吟
晚堂孤坐漫沉沉,數盡寒更落葉深。高棟月明對燕語,古階霜細或馳吟。校評正恐非吾所,報答徒能盡此心。賴有勝游堪自解,秋風華岳得高尋。
予謬以校文□,假館濟南道,夜坐偶書聖問,兼呈道主袁先生請教。弘治甲子仲秋五日餘姚王守仁書。
陽明先生此作,幾五十年,筆精如新。李中岩、邵甘澤二公與予相繼分巡濟南,咸愛而欲傳之。一日郡守李大夫子安來,因與之言,遂欣然征工勒石,以垂不朽雲。嘉靖辛亥季冬望日,後學吳天壽謹識。
陽明先生題於忠肅祠一聯記事
王文成少時題於忠肅祠一聯云:「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吊英賢。」書法遒逸,杭人傳為文成真筆。文成父海日先生晚年偶書堂聯云:「看兒曹整頓乾坤,任老子婆娑風月。」
陽明先生書孫夫人祠廟聯語記事
望帝魂歸蜀道難。」夜夢夫人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