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根據地建設
2024-10-02 06:06:02
作者: 劍眉枉凝
劉璋統治下的益州,差不多是無政府狀態。現在劉備兼任益州牧,新人新氣象,需要將百廢待舉的益州改弦更張,建設成民富國強、上下團結、奮發向上的抗曹根據地。
首先進行的是組織建設。
治國重在治吏。國家機器為解決問題而設立各級官吏,但國家最大的問題也就在於官吏。組織建設的核心就是用人。只有用人得當,各級幹部廉潔奉公,賢能人才得以施展,上下才能團結一心,國家才能蓬勃向上。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大戰過後,論功行賞是迫切任務。劉備也對功臣大加封賞,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四人獲得賞賜最高,每人都是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可見,劉備以往用人主要靠感情籠絡,原因不是吝嗇小氣純忽悠,實在是開不出高工資。如今財大氣粗,出手相當闊綽。用人策略除了事業感召、感情籠絡之外,又加上了待遇豐厚一條。
人事安排方面,蕩寇將軍、襄陽太守關羽正式受命「董督荊州事」,代理荊州牧;征虜將軍張飛,兼任巴西太守,鎮守要地防禦張魯;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升遷為軍師將軍,兼任政府辦公廳主任(署左將軍府事);龐統死後的首席謀士法正升為揚武將軍,擔任成都市長兼京畿軍區司令員(蜀郡太守);新近投效的猛將馬超為平西將軍,沿襲原先的爵位都亭侯;牙門將軍趙雲,升為翊軍將軍;裨將軍黃忠,作戰勇猛,「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升任討虜將軍;年輕人魏延,升任牙門將軍……一干功臣,大多加官晉爵,皆大歡喜。
此外,三位老資格的文臣——從事中郎麋竺、簡雍、孫乾,全部得到升遷,分別出任安漢將軍、秉忠將軍、昭德將軍(請注意這幾個官號的含義,都是劉備獨創的官號),其中安漢將軍麋竺官階還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體現出劉備用人不忘舊人的特點。
除了重用老部下,劉備對益州人才也一併選拔任用。
年過花甲的老一代人才評論家許靖(許劭許子將的堂兄),在董卓時期就出任中央政府人事部要員(除尚書郎,典選舉),當了一回歷史風流人物,後來卻流落到益州,在劉璋手下打工,擔任蜀郡太守。劉備圍攻成都的時候,一向很有眼光的許大人看出劉璋日薄西山,劉備前途光明,竟然做出了令人十分不齒的事情——逃到城外投降。更可悲的是,許大人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居然在逃跑途中被當場抓獲。不過劉璋也明白大勢已去,沒有對他進行處罰。
歷來重視忠義的劉備,對許靖的行為打心眼裡瞧不起,本來沒打算給他官做。此時法正站了出來,指出許靖這種人就是典型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老闆你要想干一番大事業,又必須用這幫人。為什麼呢?因為許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如果你不用他,不明真相的人會以為是你不能任用賢人。你就當是燕昭王拿郭隗樹立一個重用人才的榜樣,不但要用許靖,而且要重用。諸葛亮也說:「(許)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動宇內。」(《諸葛亮集》)於是,許靖光榮出任劉備政府秘書長(左將軍長史)。
蜀中名臣董和,被任命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一起掌管左將軍大司馬府事,兩人合作十分愉快。董和去世後,諸葛亮還追思不已。
黃權、劉巴這兩個當初勸阻劉璋迎接劉備入蜀的益州幹部,也被劉備收歸帳下,黃權出任偏將軍,劉巴擔任左將軍西曹掾。此外,先前投降的吳懿、李嚴、費觀,以及龐羲、射堅等人也全部受到任用。
名不副實的人用了,曾有過節的人也用了,益州的人才基本被劉備招聘到麾下。從此,劉備集團除了原來的流亡老班底和荊州人士組成的龐大陣容,又加上了益州人士作為新鮮血液,手下人才濟濟,一派欣欣向榮。
對劉備奪取益州之後的用人情況,《三國志》中明確寫道:「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劉)璋之所授用也,吳懿、費觀等又(劉)璋之婚親也,彭羕又(劉)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值得一提的是劉備重用法正。法正不同於諸葛亮、龐統等人,他雖然有才華善謀略,人品卻不怎麼樣。劉備能夠重用法正,說明他的用人之道,已經不同於早期多用性情相投、才德兼備的人,而是廣收人才,一個人只要有可用之才就給予任用,用其長而不計較其短,這有點像劉邦重用睡了嫂子的陳平。當然,這也與劉備事業發展壯大有關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些有才無德的人,你不用就被別人用了,反而危害更大。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道德品質不好的人,有時候也得用,而且也不是不可用,關鍵要看老闆能不能鎮得住。比如司馬懿,在曹操手下也就是個乖乖聽話的小跟幫,在曹芳手下他就敢發動政變欺負老闆。
毛澤東對劉備的用人有一個中肯的評價: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組織了一個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幹部」一起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根據地。儘管劉備比曹操所見略遜,但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
劉備雖然軍事才能、文學才能比不上曹操,但在識人、用人方面的能力,堪稱三國無雙。
其次是迫在眉睫的財政工作。
府庫被將士們洗劫一空,將士們爽了,劉備卻不爽。因為作為一個老闆,手中沒錢是萬萬不行的。要打仗,沒錢不行;要封賞,沒錢不行;要開工資,沒錢更不行。正在劉備資金鍊斷裂、為錢犯難的時候,新員工劉巴解決了這一難題。
讓劉備捉襟見肘的財政危機,在劉巴看來不過是一碟小菜,他輕描淡寫地提出建議:「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三國志》注引《零陵先賢傳》)簡單來說,劉巴的對策就是造錢,由官府鑄造新的大面額的貨幣,然後發行流通。
在今天看來,劉巴是一位懂得宏觀經濟學的人才,他運用金融知識,以投放適量貨幣的方法,解決了政府的財政危機,取得了「數月之間,府庫充實」的良好效果。
劉巴這個人,確實有才能,但他與劉備有些不得不說的不愉快往事。劉巴字子初,是荊州零陵人。曹操南征荊州的時候,荊州很多士人追隨劉備南逃,而劉巴偏偏與眾不同向北跑去投降了曹操,被任命為總理秘書(丞相掾),奉命前去招降老家零陵等江南三郡。曹操赤壁戰敗後,劉備南收四郡,劉巴斷了歸路無法逃回北方,但他還是不打算歸順劉備,竟然遠遠地躲到交州去了。後來劉巴輾轉到了益州,給劉璋打工。劉璋被張松忽悠迎接劉備入蜀的時候,劉巴與黃權、王累等人紛紛勸阻。劉備占領益州後,劉巴最終無處可逃,落入了劉備手中。劉備一方面看重劉巴的才能,另一方面要給天下人樹立一個不計前嫌重用仇人的形象,在圍攻成都的時候,就高調下令將士不得傷害劉巴。占領成都後,劉備任命劉巴為左將軍西曹掾。此時解決財政危機,不過是劉巴牛刀小試。
財政工作重在開源。我國歷代政府除了向百姓徵收賦稅之外,往往對鹽、鐵實行專營政策,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劉備也不例外,專門設置司鹽校尉與司金中郎將等官職,分別管理鹽、鐵專營工作,控制這兩項關乎國民經濟命脈的產業,同時也是重要的軍需物資行業。
整體來說,劉備政府在益州的財政工作,是在擅長內政的諸葛亮的主持下開展的。日後劉備出兵征戰,諸葛亮就鎮守成都,做「足食足兵」的後勤工作,類似於西漢初年三傑之一的蕭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