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者的通病
2024-10-02 06:05:42
作者: 劍眉枉凝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縣(今陝西眉縣)人。建安初年,法正與老鄉孟達跑到益州避亂,但沒有受到劉璋的重用。法正過了很長時間才當了一個小小的縣令,又過了很長時間才升遷為軍議校尉。
軍議校尉說白了就是參謀將軍,法正之所以能當上這個參謀將軍,是因為他很有謀略。可惜再好的謀略,老闆不識貨不採用也等於廢紙一張白話一通。
仕途不順利,法正已經比較窩火。再加上他雖有才名,德行卻不怎麼好,老有人在他背後指指點點,說三道四。法正知道後很生氣,但官小權輕拿這些人沒辦法,只能長長嘆出一口氣,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有志難伸。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雖然張松與法正各有所司,一個幾乎天天陪著老闆,另一個幾乎一直見不到老闆,公事交往的機會並不頻繁,但身上的相似之處像吸鐵石一樣將他們吸引到了一起。這些相似之處,包括都有才名,德行都不好,都想有所作為,都對現任政府不滿等。這兩個有才無德的人經常在一起長吁短嘆,惺惺相惜。
於是,到劉璋選派聯合劉備的使者時,張松立即推薦了法正。法正推來推去不想干,但老闆安排的活又不能不干,最後只好很不情願地上路(正辭讓,不得已而往)。
有人認為張松與法正兩人是在唱雙簧,法正是假裝不想去。我認為史書的記載是可信的,法正確實不想當這個使者,因為此時他還沒有參與張松的陰謀。雖然張松與法正關係不錯,但人心隔肚皮,出賣老闆就是謀反,是要掉腦袋的,張松事前不告訴法正的可能性很大。後來張松就是被親哥哥告發的,可見搞陰謀要非常小心謹慎。何況德行都不好又都很精的兩個人,誰信得過誰啊?
不過,正是這一次不情願的出使,徹底改變了法正的命運,也改變了益州的命運。
對很多人來說,人生一直都是從一個希望走向一個失望,再從另一個希望走向另一個失望,周而復始,從不例外。
比如快到不惑之年的法正,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已對人生的不斷希望不斷失望深有體驗,因此他對這一次的荊州之行同樣不抱多大希望,這正是他不情願幹這份工作的原因。
正應了一句話:人生總有驚喜。法正在荊州,就意外地收穫了一個又一個驚喜。
驚喜來源於劉備。位高權重名動天下的左將軍、豫州牧、荊州牧、宜城亭侯劉備,對素昧平生的小小參謀將軍法正非常重視,招待十分周到,一有時間就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談心,請教許多問題——當然主要是關於益州的問題。
法正很快就被劉備感動得把持不住。要知道法正在劉璋的手下習慣了被無視,沒人把他當回事,不拿他開涮,已經算是很給面子了。
感動過後,法正內心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向劉備傾斜。他終於明白了老朋友張松堅持派他出使荊州的用意。
法正回去後,立即向張松匯報情況,稱讚劉備果真有雄才大略,當真是禮賢下士,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好老闆。從此,這兩個人堅定無比地走到了一起,開始為劉備入主益州的事業而努力奮鬥。
他們便大肆渲染來自邪教頭子張魯的威脅有多麼可怕,輪番勸說劉璋找正直仁義、樂於助人的劉備當外援。劉璋傻是傻一點,但平白無故請別人到他的地盤上吃喝拉撒,他還是不大樂意的。他需要一個找外援的理由。
曹操給了他這個理由。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聲勢浩大地派遣鍾繇(書法家,鍾會他爹)和夏侯淵等人率軍進攻漢中。
漢中是益州門戶,握在張魯手中,劉璋睡覺都睡不踏實,要是握在曹操手中,劉璋的好日子就算徹底到頭了,因而他更加惶惶不可終日。
張松一看機會來了,連嚇唬帶忽悠展開勸說:「曹操的軍隊十分強大天下無敵,如果滅了張魯順便進攻益州,我們該怎麼辦?」(曹公兵強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御之者乎)
劉璋是個老實人,實話實說:「我一直很著急,但是沒辦法啊。」(吾固憂之而未有計)
張松再次拋出引外援的理論:「劉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善用兵」,如果請他進攻張魯,肯定能成功。滅了張魯,我們就實力大增,不用怕曹操了。
劉璋最關心的是如何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於滅不滅張魯興趣不是很大,聽了張松的建議還有點猶豫。
張松看僅僅有外部壓力還不夠,又指出益州內部的問題:龐羲、李異等實力派人物,驕橫跋扈,很可能背叛你,如果不請來劉備,「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
一個既得利益者,可以不向外擴張新的利益,但不會不保護已經得到的利益。這是既得利益者的通病。
張松的發言,擊中了劉璋的要害。劉璋一向管不住手下人,曾經遭遇過趙韙的叛亂,差一點就徹底完蛋,有著痛苦而難忘的親身體驗。這樣的體驗太驚險太刺激了,他可不想再來一次。
張松看透了劉璋雖然懦弱無能,但又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心理。巨大的內外壓力、暗淡的發展前景擺在面前,劉璋最終接受了建議,決定迎接劉備入蜀。
這是一個利用外人制衡自己人的傻帽行為。
劉璋就是劉璋,這樣的傻事虧他做得出來,而且做得堅定無比。
明白人還是有的。得知劉璋請劉備入蜀,益州幹部黃權、劉巴等人紛紛勸阻,最絕的是王累,他搞了一個行為藝術,把自己倒懸在城門下死諫。但這麼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極力勸阻,劉璋就是毅然決然大膽地往前走,永不回頭。
這樣的老闆要是不完蛋,真是沒天理了。
前去迎接劉備入蜀的使者,仍然以輕車熟路的法正領銜,還有一位是他的老鄉孟達。這兩人帶領著四千士兵前往荊州。
不就請個人嗎?帶這麼多人馬做什麼?
答案是押送財物。需要四千人馬押送的財物,可以想像一下有多少。一輛運鈔車按四個人算,差不多就有一千輛運鈔車。如果算不清楚也不要緊,史書上有答案——前後賂遺以巨億計。
如此看來,劉璋還真把劉備當作大牌外援了,我給你開高工資,你給我幹活。劉璋的如意算盤打得不錯,花錢買平安,僱人來打工。可惜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廂情願,忽略了對方的想法。
如果劉璋分析一下劉備走過的道路,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荒唐以及可笑。
劉備,從來就不是一個甘心給別人打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