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虎豹騎
2024-10-02 06:04:57
作者: 劍眉枉凝
這支軍隊的名字叫作虎豹騎。它是曹操手中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
《三國志》惜墨如金,尤其不注重戰爭描寫,其他兵種能在正文甚至裴松之的注文中出現一次,已經是莫大的榮幸,可以稱得上是精銳,比如陶謙的丹陽兵、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高順的陷陣營等。但虎豹騎僅在《三國志》正文中就出現了三次,可見是精銳中的精銳。
有關虎豹騎的史料記載非常缺少,《三國志》裴松之注引王沈的《魏書》記載:「(曹)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由此可見,虎豹騎的士兵稱得上是百里挑一,其他軍隊中帶領百人(一個連隊)的頭目,在虎豹騎中只能充當一名普通士兵。
悲哀嗎?不,一點也不悲哀,相反是無上的光榮。因為你加入的是一支天下無雙的常勝鐵軍!
虎豹騎不只是精銳王牌,還是曹操的親兵。史料記載虎豹騎的統領將軍前後有曹純、曹休、曹真三人——都是曹操非常重視和信任的曹氏將領。其中曹休「使領虎豹騎宿衛」,可見曹操將這支部隊當作禁衛軍,無比信任。
比較有趣的是,曹純去世後,選拔新任虎豹騎統領的時候,曹操說道:「曹純這樣的人才,非常難得,一時之間選不出第二個。我看還是由我本人親自擔任虎豹騎統領吧。」(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於是曹操親自上馬,兼任虎豹騎統領。可見曹操對虎豹騎是何等重視!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取代戰車以後,就成為新興的機械化部隊,如同今天的主戰坦克。鑑於當時的戰爭,陸戰占據絕對重要的地位,因此擁有一支精銳騎兵,是每一個意圖亂世稱雄者的夢想。後世的成吉思汗縱橫歐亞大陸,正是依靠精銳騎兵。
組建騎兵的前提條件是擁有大批優良的戰馬,而戰馬在亂世中十分金貴。官渡之戰前,戰馬正是曹操迫切想要卻又得不到的東西。這也沒辦法,曹操起家的地盤是河南、山東一帶,這個地方只能長莊稼,不產駿馬。
借問駿馬何處有?曹操惆悵望北方。
在河北經營多年的袁紹,與北方遊牧民族首領的關係搞得很好,弄點馬匹回來不算太難,他手中握有不少讓曹操羨慕不已垂涎三尺的騎兵。
官渡之戰後,曹操將袁紹投降的士兵全部坑殺,而袁紹的一萬多匹戰馬高高興興照單全收。
曹操正是利用這些馬匹,組建起威震三國的虎豹騎。虎豹騎其實是由虎騎和豹騎兩支精銳騎兵組成的,不過習慣上並稱而已。
虎豹騎的數量不會太多,在五六千到一萬。兵貴精而不貴多,善於用兵的曹操深諳此道。何況組建和維持這樣一支精銳部隊的經費是非常高昂的,即使曹操想擴大數量,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否則也沒必要設置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門盜墓以籌集軍費了)。
從虎豹騎橫空出世的那天起,這支軍隊就與「百戰百勝」幾個字畫上了等號。建安九年,曹純「督虎豹騎從圍南皮」,破斬袁譚。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桓,曹純率領虎豹騎陣斬烏桓單于蹋頓。後來,在渭水擊破西涼馬超軍團的仍然是虎豹騎;曹操與劉備爭奪漢中時,虎豹騎同樣在陣前立下赫赫戰功。這些戰役,都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硬戰。
總而言之,虎豹騎的戰鬥力極其剽悍,是名副其實的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曹操正是揮著這把利劍,方才縱橫天下,統一北方,奠定曹魏霸業。
虎豹騎能夠發揮出如此恐怖的戰鬥威力,與身上的一件小小的裝備分不開。
這件小小的裝備雖然不起眼,卻在騎兵發展史甚至世界戰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件裝備就是——馬鐙。
關於馬鐙(雙馬鐙)對騎兵的影響,及其發明的時間,是不是由中國人發明,這些問題說起來至少可以爭論幾天幾夜。我只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我們知道,根據幾何原理,三角形最具穩固性。騎馬也是如此,騎馬者只有藉助馬鞍和馬鐙,將臀部支撐於馬鞍上,將雙腳支撐於馬鐙上,構成三個支撐點,才能更好地保持平衡,才能達到人馬合一的效果,在馬匹急速奔馳的時候不會輕易掉下來,在戰鬥中也更能保持身體的靈活性與揮動兵器的力量。
在馬鞍和馬鐙發明之前,騎著近似於光身子的馬匹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這是騎兵出現之前,中、西方為什麼都用馬來拉戰車而不直接騎馬作戰的一大原因。
比起騎兵,戰車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弱點是對地形要求很高,地形不平坦不行,有條小河小溝也不行。在戰車時代,雙方打仗一般要提前選擇一個平原地形,然後才能開戰。打著打著,不小心車輪子一損壞(一般是木質的),那就完蛋了,等著當俘虜吧——春秋時代很多個國君就是這樣當了俘虜,你說冤不冤?另外,使用戰車也十分不經濟,組裝一輛戰車一般需要四匹馬,還有不少木料,而車上只有三名甲士,一人負責遠程攻擊——射箭(稱車左或甲首,是戰車的指揮人員),一人負責近程保護——持長戈或長矛(稱車右或參乘),還有一名非戰鬥人員——御者,也就是專門的司機。可見,花費四匹馬以及大量的木材,才能擁有兩名高速機動的戰鬥人員,比起一人一馬的騎兵實在太浪費了。
戰國中期,趙國武靈王趙雍,從北方匈奴人那裡學會了騎馬作戰,並加以推行,這就是著名的「胡服騎射」。此後,中原各國紛紛效仿,騎兵逐漸流行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騎射」兩個字。這表明當時的騎兵,絕對不是今天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場面的影視作品中,常見的騎上戰馬,揮動大刀、長槍往來衝突的精彩景象,而是騎馬射箭(甚至下馬射箭),只能算是輕騎兵。
當時騎兵的作用,在我國的一項傳統遊戲象棋中有一定的體現。小小的象棋中,蘊藏著古人的智慧以及當時的軍事特徵。下過象棋的朋友都知道,象棋中最牛的主戰兵種還是車,而馬只能叫作「拐子馬」,只能從側翼發動進攻,不但對車作戰沒有優勢,就是正面遇上步兵(兵和卒)也擋不住,完全不是重騎兵時代衝突敵陣、勢不可當的場面。
這正是因為馬鞍與馬鐙還沒有發明出來。這時候的騎兵,主要是利用馬的快捷優勢,進行一些偵察、騷擾、包抄、偷襲和追擊的任務,配合步兵軍團進行戰鬥,騎兵單獨對步兵作戰並不占有優勢。秦始皇兵馬俑中,騎兵的數量很少,而且分布在遠離主陣的側翼,就是明證。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的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其他馬具齊備,唯獨缺少高橋馬鞍與馬鐙。
據考古研究,在中國發現的表現高橋馬鞍的文物,年代最早的是東漢末年的作品,如我的家鄉甘肅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騎俑和鞍馬彩繪木雕。
我們知道,藝術品的產生必然滯後於實物的出現,再加上藝術品保存至今的概率差不多與中彩票一樣小,因此可以斷定,最晚在東漢後期,高橋馬鞍就已經出現。
那麼,馬鐙是什麼時間出現的?這是一個令無數中、西方學者研究了很久,卻沒有形成定論的問題。
在中國境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實物雙馬鐙,最早的是遼寧北票西官營子出土的十六國時期北燕馮素弗墓的三角形鎏金銅裹木質馬鐙,時間是公元4世紀初;其次是南京象山東晉琅邪王氏(王導、王羲之一族)墓葬群七號墓中出土的一件裝備雙鐙的陶馬,時間是東晉永昌元年(322年)或稍後。
這兩件證明雙馬鐙存在的文物,雖然地域一南一北相隔很遠,年代卻非常接近。這表明雙馬鐙在公元4世紀初,在中國境內已經廣泛使用,而且馬鐙的形態已經趨於成熟。而歐洲目前所發現的最早的馬鐙見於公元6世紀匈牙利阿瓦爾人(蒙古高原的柔然人後代)的墓葬中,這比中國晚了兩個多世紀。因此,一些學者認為,馬鐙是由古代中國人(包括漢民族和周邊少數民族)發明的,是柔然人把馬鐙從中國帶到了西方,馬鐙也被一些西方學者稱為「中國靴子」。
另外,根據史書上關於騎兵作戰的一些記載,比如項羽使用騎兵衝突敵陣、漢武帝時期騎兵作為主戰兵種大規模投入進攻匈奴的戰爭等,許多人推測馬鞍和馬鐙就是在中國漢代出現的。即使當時沒有出現後世的金屬雙馬鐙,起碼出現了類似的替代品——比如採用繩帶、皮革或木板作為馬鐙。
這不只是人們的推測,西方一本名為《阿提拉的傳奇——匈奴人入侵歐洲》的書籍記載,「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領的匈奴騎兵,裝備有歐洲人從來沒有見過的馬鐙。不過是在馬鞍上繫上繃帶、皮帶或者用一種亞麻織成的腿帶,讓腳有個可以踩踏的地方。
由此可見,早期的騎兵的確採用過繩帶、皮革或者木板一類的材料作為馬鐙,而這些材料很容易腐爛,不可能有實物保存下來。至於金屬,在當時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如果用來大量製作馬鐙,那實在是太奢侈了。
關於馬鐙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方,並不奇怪,因為我們的古人尤其是知識分子,重道德文章而輕實用技術,一向不重視類似的奇技淫巧。木牛、流馬如果不是諸葛亮發明而是一般人發明,想要在《三國志》中留下一筆,基本上就是白日做夢。
綜合以上幾點,就能合理地解釋為什麼公元4世紀初中國境內的馬鐙已經成熟且廣泛使用,卻沒有此前的實物馬鐙保存下來以及沒有書面記載。
成熟的馬鐙在公元4世紀初出現於中國境內,那麼馬鐙的雛形或替代品出現於什麼年代?大致範圍可以確定為兩漢至魏晉時期,至於準確時間,目前還沒有定論。考古實物的出現,只能證其有,不能證其無。公元4世紀初在中國境內出現馬鐙,只能說明當時已經有了馬鐙,絕對不是說馬鐙在那個時期才發明。隨著考古的進一步發掘和研究,馬鐙出現的時間只會提前不會推遲。
我有一個推測,曹操手下威猛無比、百戰百勝的虎豹騎,正是裝備了馬鐙(很可能就是木板、皮革和繩帶製作的替代品),方才發揮出如此恐怖的戰鬥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軍隊戰鬥力的提升,不僅要靠戰術和勇氣,還要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
此時,距出土的成熟馬鐙出現的時間——公元4世紀初,還有一百年,出現馬鐙的雛形是完全有可能的。
追擊劉備的五千虎豹騎,很可能正是一支利用新技術裝備了馬鐙的精銳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