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闢的常談——讀朱自清《論雅俗共賞》
2024-10-12 23:28:47
作者: 汪曾祺
朱先生這篇文章的好處,一是通,二是常。
朱先生以為「雅俗共賞」這句成語,「從語氣看來,似乎雅人多少得理會到甚至遷就著俗人的樣子,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後罷」。這說出了「雅俗共賞」的實質,抓住了中國文學發展的一個關鍵。
朱先生首先找出「雅俗共賞」的社會原因,那就是從唐朝安史之亂之後,「門第迅速地垮了台,社會的等級不像先前那樣固定了,『士』和『民』這兩個等級的分界不像先前的嚴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著,上下著,而上去的比下來的多」,上來的士人「多少保留著民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他們「要重新估定價值,至少也得調整那舊來的標準與尺度。『雅俗共賞』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標準」。這是非常精闢的,唯物主義的分析。
朱先生提出語錄、筆記對「雅俗共賞」所起的作用。
朱先生對文體的由雅入俗作了簡明的歷史回顧,從韓愈、歐陽修、蘇東坡到黃山谷,是一脈相承的。黃山谷提出「以俗為雅」,可以說是綱領性的理論。
從詩到詞,從詞到曲,到雜劇、諸宮調,到平話、章回小說,到皮黃戲,文學一步比一步更加俗化了。我們還可以舉出「打棗竿」、「掛枝兒」之類的俗曲。這是文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任何人也奈何不得。
這樣,「有了白話正宗的新文學」就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
其後便有「通俗化」和「大眾化」。
請記住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朱先生把好幾百年的紛紜複雜的文學現象綹出了一個頭緒,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一通百通。朱先生把一部文學史真正讀通了。
朱先生寫過一本《經典常談》。「常談」是「老生常談」的意思。這是朱先生客氣,但也符合實際情況:深入淺出,把很大的問題,很深的道理,用不多的篇幅,淺近的話說出來。「常談」,談何容易!朱先生早年寫抒情散文,筆致清秀,中年以後寫談人生、談文學的散文,漸歸簡淡,樸素無華,顯出閱歷、學問都已成熟。用口語化的語言寫學術文章,並世似無第二人。
《論雅俗共賞》是一篇標準的「學者散文」,一篇地地道道的Ess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