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現代化的研究視角與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2024-10-02 04:40:19
作者: 姜濤,卞修躍,虞和平;謝放等
「現代化」,一般是指歐洲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經濟急劇變革、工業化程度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指經濟落後國家以發達國家現代化生產力為發展目標,努力追趕的過程。對這個歷史過程的學術研究早就開始了。「歐風美雨」、「西學東漸」,指的就是中國的現代化過程。「現代化」(或者「近代化」)這個詞,20世紀20年代就出現在漢語裡了。30年代,中國思想界還就「中國現代化」問題為題展開過討論,那時已經較為全面地論及中國現代化的內外部條件、中國現代化應該走什麼道路、現代化與政治統一的關係、現代化的資金與人才問題、現代化中的「工化」與「農化」的關係、現代化中的文化建設等等。但是在學術上建立「現代化」的研究框架,從現代化的研究視角來研究現代化過程,則是20世紀60年代才起步的。
我國研究世界現代化進程的學者、北京大學教授羅榮渠對現代化理論的形成過程作過認真研究。他指出,從社會思潮的角度看,現代化理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性工業化高潮階段形成的關於社會變遷的新理論架構。戰後西方出現的這一社會思潮,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美國社會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衰敗了,18-19世紀形成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只有美國充分享受了戰爭的勝利果實,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達到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和政治發展的頂峰。美國學者紛紛著述,大吹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現代世界體系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體系。現代化不僅是「西方化」,首先是「美國化」。這些觀點反映了美國在戰後已處於世界的中心地位,帶有強烈的帝國主義意識形態色彩。在這種氛圍下形成的現代化理論思潮,是樂觀的社會進化論思潮的產物,是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思潮的產物,是戰後「美國第一」的自大狂思潮的產物。美國學者認為:「現代化概念主要是一個美國式的概念。」這是現代化理論產生的基本的社會背景。
現代化理論產生的另一個國際背景是,戰後東西方尖銳對峙,社會主義世界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之間形成了長期「冷戰」的局面。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廣大地區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這些國家朝什麼方向發展,是走向社會主義還是走向資本主義,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戰後整個世界在重建,各個地區、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道路,是帶有強烈反共意識形態的西方社會科學界最為關注的問題。美國學術界投入了大量研究力量,美國政府從「全球戰略」的需要出發,積極推動「發展」和「現代化」這樣的課題研究,推動研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和策略。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20世紀60年代,中國學術界對現代化理論採取了批判和拒絕的態度。
美國經濟學家首先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進行研究。這緣於美國為了爭取第三世界一些國家,提出對落後國家進行經濟援助的計劃。為了把這些國家納入以美國為首的世界體系,自然必須加強對接受美援國家發展道路和模式的研究。有關現代化的研究正是從這裡起步的。可見現代化問題的研究是直接為美國的全球戰略服務的。曾任甘迺迪政府國家安全事務副特別助理的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史教授羅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了《經濟成長的階段》一書,聲稱其經濟成長理論「這個思想體系要作為一種觀察近代史的方法,要向馬克思主義挑戰而且要代替馬克思主義」。他在書中否定馬克思主義關於歷史發展規律的學說,按照社會發展的經濟規模,把所有社會分為五個階段:「傳統社會」、「為發動(起飛)創造前提條件」、「發動(起飛)」、「向成熟推進」、「高額大眾消費」,用以代替馬克思主義關於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歷史序列。他把牛頓以前的整個世界都稱為「傳統社會」,這個傳統社會包括中國的各個朝代、中東和地中海的文明,以及中古歐洲世界。他以美國作為現代化的國際樣板,認為一國經濟「起飛」以後,就會進入經濟持續增長階段,美國將會「在世界許多地區幫助維護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主權完整和獨立自主」。可見,這些研究結論是伴隨著「冷戰」思維的。這樣,以經濟增長理論為核心的「發展經濟學」這門新的學科逐漸形成起來。與此相應,政治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從各個不同的學科領域對現代化過程展開研究。美國政治學者注意對第三世界國家政治發展展開研究。1960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收集了亞洲、中東、非洲、拉美地區大約60個國家的現代化統計指數,對這些國家的政治民主程度進行排隊,作為測量這些國家政治現代化的一種方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布萊克出版《現代化的動力》一書,以西方早期工業化國家作為現代化模式,把現代化進程分為幾個階段:現代性的挑戰,現代化領導階層權力的鞏固,經濟與社會的轉變,社會的整合。這派學者研究現代化,是以社會結構和政治現代化為重點,而不是以經濟發展為重點。
對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模式和發展道路的研究,60年代主要集中在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少數國家。在美國和日本都掀起過「日本現代化」討論熱。這種討論熱也有它的政治傾向。應該說,討論日本現代化問題,有它的歷史原因和理由,同時也是美國對亞洲政策的需要,它是需要以日本作為現代化模式,影響新興的獨立國家向非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
由於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美國左翼激進主義思潮抬頭,抗議美帝國主義的對外政策和社會政策的群眾行動激烈起來,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現代化思潮受到挑戰和批判。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進步學者指摘美國興起的現代化理論是美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是為美國對外擴張政策服務的輿論工具。從學術上說,「傳統和現代性」這對對立的概念是含糊不清的。拉丁美洲國家的學者在批判現代化理論時流行一種「依附論」。他們認為,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落後與低度開發並不是由於它們的前資本主義結構,而是由於它們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處於依附地位,是受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剝削的。由於現代化理論建立在經濟增長的無限發展的樂觀估計上,也受到西方學者的批判,認為經濟增長伴隨著許多新的問題,其增長也不是無限的,而且為人類的發展增加了新的困境。
經過70年代的批判後,現代化理論在80年代有了一些變化。首先是反共意識形態得到批判。其次,批判者認識到不僅要批判,而且需要對現代化理論本身進行學術探討。在西方,涉及現代化的學術流派還在發展。從社會學衍生出來的現代化理論,認為要以「現代化」概念來研究近期社會變遷的過程。按照這種觀點,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被認為是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演進的過程,或者是西方工業文明向非西方世界的傳播過程。這個研究領域被稱為「發展社會學」。它著重研究現代社會的結構分化、都市化、工業化、世俗化。從經濟學衍生出來各種經濟發展理論,從政治學衍生出各政治學理論。依附性理論是作為現代化理論的對立面出現的,這時又發展出「依附性發展」、「邊緣資本主義」等理論。在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和現代化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各國學者研究本國的具體歷史情況,探討世界不同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模式,這對於以歐美發達國家作為惟一標準的研究框架是一種突破。
80年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學界、政治學界、社會學界、歷史學界廣泛採用了「現代化」概念,進行了各種相關學科的討論,看法不盡一致。關於現代化的含義,我們大致可以作如下的概括:
現代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延伸開來,也可以說是從傳統工業社會向高科技、電子化、數位化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這個轉變的核心,是生產力(包括生產工具和掌握生產工具的人)在高新科技能力指導下的不斷提升。從這個角度看,現代化在現代社會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
從這個角度說,現代化的主要問題是工業化,是經濟落後國家實現工業化以及不斷提升工業化水平的過程。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核心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工業現代化和科技現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新興民族國家也以現代化作為動力,致力於工業化目標,把它作為改變國家面貌和提高國際地位的戰略措施。學術界廣泛接受這種觀點:用「工業化」來概指現代社會改變國家面貌的動力、特徵和進程。工業化社會雖有各種模式,但有大致相同的特點:城市化、機械化、自動化與專業化、電子化、數位化與網絡化、非生物能源的廣泛應用、經濟持續增長、職業和階層分化複雜等等。
也有另一種見解,把現代化作為自科學革命以來人類急劇變動的過程的總稱,它不僅包括經濟領域,也包括人類在政治發展、社會動員、心理適應和知識增長方面的急劇變化,它更重視社會制度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這派理論還特別提出「現代性」(modernity)和「傳統」(tradition)兩個概念,來對現代化過程進行對比分析。傳統代表前工業社會的特徵,現代性代表現代社會的特徵。現代社會的特徵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業化,(4)都市化,(5)均富化,(6)福利化,(7)社會階層流動化,(8)宗教世俗化,(9)教育普及化,(10)知識科學化,(11)信息傳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等。
廣義地說,現代化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急劇變革,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這種轉變是一個世界歷史過程。狹義地說,現代化不是一個自然地歷史演變過程,它是落後國家通過有意識地學習西方發達國家,採用先進的經濟技術手段,迅速趕上先進工業國的發展過程。還要指出,我們今天說的現代化,實際上分為資本主義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關於這個問題,國內外研究現代化的學者還缺少專門、深入的學術研究與闡述。但是必須指出,這兩種不同性質和追求的現代化是存在的。資本主義現代化,雖然有種種不同的發展模式,但它是在既存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或資本主義體系及其影響下,不同類型的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後發達國家)追求現代化發展的最大目標,並且認為資本主義是社會發展的終極,現代化最大目標的實現,就可以避免社會主義革命的到來。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通過革命,取得國家獨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代表人民大眾利益的強有力的領導集團,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所允許的範圍內,大量吸收、借鑑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發展起來的較為先進的生產力、科技能力和管理經驗,高速度地發展生產力,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大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趕上或超過資本主義的現代化。一般來說,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較多的優越性,在社會主義國家發展工業化、贏得現代化的時間,比資本主義制度下要快得多。鑑於此,我們今天不能簡單地拒絕源自西方的現代化理論,而要借鑑這種理論,結合中國近代史的歷史實際,結合我們自己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實際,研究我們自己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的成功與挫折、動力和阻力、經驗與教訓,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總結出我們自己的現代化理論。
如何從現代化的研究視角來考察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系統研究還剛剛開始,很不深入,很不全面,看法也不盡一致。有人認為,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從19世紀60年代的洋務運動開始;有人認為,鴉片戰爭起,中國就開始了現代化的起步。說中國的現代化從鴉片戰爭起就開始了,這還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或者開端,這同中國現代化的開始完全是兩碼事,不能等同。《南京條約》簽訂以後,打了幾年仗的道光皇帝還不知道英國是什麼國家、位於何方,照樣歌舞昇平。林則徐、魏源他們雖然增加了對英國和西方國家的一些了解,編著了介紹西方國家地理政情的著作《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對策,但一來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二來他們的著作和對策長期無人問津,不為社會所重視。《海國圖志》傳到日本,日本士人大為歡迎,反覆翻印,比在中國的命運好多了。說中國的現代化從洋務運動開始,雖勉強可以成說,但不是很準確。
有些人認為,近代中國的現代化(近代化)就是資本主義化。其實這是一種簡單化的看法。1919年以前中國存在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趨向,1919年後這種趨向不是在強化,而是在弱化。不同的觀點認為,資本主義化的主角是資產階級,近代中國前80年現代化(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資產階級,內涵是資本主義化;後30年,無產階級居於主角,現代化(近代化)的內涵也隨之而變成為社會主義開闢道路的新民主主義化。這個說法較之上說有了分析。如說準確,也不盡然。拿前80年來說,19世紀60年代興起的「自強運動」(20世紀60年代的研究者把這個時期興起的自強運動稱為「洋務運動」),雖然從西方引進了一些軍用和民用工業技術,發展了中國近代早期的機器工業,還引進了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但那是統治階級代表人物發起的自救運動,主角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在中央的有咸豐皇帝的弟弟奕,在地方的有督撫大臣曾國藩、李鴻章等),不是資產階級,也不是為了發展中國的資本主義,而是為了維持行將崩潰的清王朝。拿後30年來說,無產階級通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運動,主要是反帝反封建鬥爭,是爭取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的政治鬥爭,在沒有取得執政地位的情況下,當然沒有條件實施工業化計劃,因此從現代化角度,還不好說無產階級是主角。雖然可以說鬥爭的目標是為社會主義開闢道路的新民主主義,但鬥爭手段主要是武裝鬥爭,是革命戰爭。這種鬥爭是為現代化創造條件,它本身還不是現代化。那個時期的當權者國民黨政府有可能成為現代化的主角,在發展國民經濟方面做過一些工作,這無須否認,但他們的努力主要不在這方面,他們為了鞏固地主資產階級的統治,實行封建法西斯式的專政,把主要精力用在消滅異己上;而且自1931年9月18日起,日本占領了東北,繼續進犯華北,自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起,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堅持了八年之久,國民黨政府沒有也不可能實行真正的工業化計劃,因而也談不上是現代化的主角。
關於中國近代史上的現代化,有幾種意見值得重視。一種意見認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現代化,是一種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況下的畸形的、屢遭挫折的,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現代化。它局限在資本主義的外圍、邊緣,形象地說就是「鄉村」的現代化。為了區別新中國建立前後不同的現代化,把前者叫做早期現代化,把後者稱為現代化。把1949年前近代中國的失敗的現代化與1949年後新中國的現代化加以區別,是有眼光的,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是必要的;不做這種區別,一概用現代化的框架加以研究,正是忽視了發展中的事物的本質區別。當然,「早期現代化」這個概念是否準確反映了歷史的本來面貌,也還需要斟酌。至少它可使人與西歐的早期現代化產生聯想,而這兩者在現代化的起因、推動力和發展道路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說,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是後發的、被動的、時斷時續的、缺乏推動力的不成功的現代化。
另一種意見認為,近代中國的現代化是被延誤了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化所以被延誤,是由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論者認為,近代中國的變革至少貫穿了四條線索。這四條線索是:(1)王朝自身衰敗的過程,(2)半邊緣化及半殖民地化過程,(3)革命化過程,(4)現代化過程。所以,對近代中國大變革發生作用的過程,不是按簡單的「挑戰(衝擊)——回應」模式或「傳統——現代」模式運動,而是一個主客體相互作用、複雜的網絡運動。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是與中國走向衰敗、淪為半殖民地以及各種革命運動連綿不斷的過程重疊在一起的。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不同於歐洲內源性現代化,中國通過革命化走向現代化的獨特道路對中國現代化的形式和道路具有特殊影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半邊緣化)與革命化,實質上都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舊體制向新體制轉變的特殊形式。就中國現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紀後半葉,它只是中國社會大變動中的一個流向;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中國現代化才艱難地逐步上升為諸流向中一個帶有主導性的趨勢;20世紀50年代後,現代化才上升為大變革的主流,成為占支配地位的大趨勢。
以上兩種觀點,對我們理解近代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是有幫助的。
以下簡單分析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學術界一般認為,19世紀60年代的洋務運動是中國現代化的起點。從現代化理論看,中國是半邊緣化或半殖民地國家,現代化是後發晚生型。後發晚生型現代化必定是政府主導,這樣的政府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政府,或者將逐步演變為資產階級的政府。在「自強新政」興起時,正值咸豐時期,中經同治、光緒兩朝(19世紀60-90年代)。這個王朝是半殖民地狀態下的封建王朝,絲毫沒有資產階級的氣息,而且中央政府未曾提倡、主導「自強新政」,提倡新政的是幾個大臣。最高當局(慈禧太后)駕馭在洋務派和反對洋務派的頑固派之間,掌握官場動向。企業都掌握在官僚手裡,對民間辦企業不是像日本明治政府那樣全力支持和倡導,而是加以限制、阻撓。那時採取的「官督商辦」的企業形式,是有別於東西各國的形式,充分體現了「官」在企業中的轄製作用。民間企業在官僚和帝國主義壓制下的成長,是極其艱難的。中國民族資本家要求發展資本主義的呼聲,在1898年的戊戌維新中微弱地反映出來。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通過光緒皇帝的變法詔旨得到表現。形式上,政府的這個最高當政者意在變法,可惜好景不長,只有103天,就被實際掌權者慈禧太后打了下去,連皇帝也被關押起來。政治上帝黨太軟弱,反映了經濟上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太軟弱這個歷史事實。
現代化進程第一次正式被政府所主導,是在1901年開啟的「新政」中。這次距離戊戌維新不過兩年,但這兩年卻令人有隔世之感。經過八國聯軍的沉重打擊,在帝國主義列強的聯合干預下,慈禧太后一夥雖勉強保住了政權,但深刻地感受到了變法的壓力,財政窘迫也使政府有切膚之痛,於是宣布實行新政。慈禧太后批判康有為說:我不是不想實行變法,是不能讓「康逆」一黨實行變法。這樣,戊戌維新時期的變法法令大部分得到恢復,而且有了發展。1903年在政府內設置商部(此後改為農工商部),總管農、工、路、礦諸政,隨後公布一系列提倡、獎勵工商實業的條例、法令,諸如《商律》《公司律》《破產律》《公司註冊試辦章程》《商標註冊試辦章程》《大清礦務章程》《獎勵華商公司章程》《著作權律》等,推動了工商實業等現代化事業的發展。這個時期,軍事、教育方面的新政步伐也很大,政治改革雖很艱難,也在啟動。這個時期的清政府頗有一番推動現代化的樣子。清政府推動現代化的這種主動精神如果提前到19世紀60年代,中國現代化的進程有可能與日本明治維新媲美;這種主動精神如果提前到1898年的戊戌維新,清政府的被動局面也可能稍有改善。由於中國近代通過革命化走向現代化的獨特道路的影響,革命派對於這個接受《辛丑條約》的苛刻條件、變成「洋人的朝廷」的清政府已經不能等待了。辛亥革命的爆發結束了由清政府主導的難產的、失敗的現代化。
辛亥革命後成立的以孫中山為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是第一個代表中國資產階級利益、準備有計劃地推動中國現代化事業的政府。南京臨時政府雖只存在了3個月,但它發布了一系列發展工商實業的政策法令。帶有憲法性質的《臨時約法》規定國民有結社、言論、出版自由,有保有財產及營業之自由,為工商實業的發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一些工商實業界的代表性人物還擔任了政府部長之類職務。孫中山說過:「以前為清政府所制,欲開發則不能,今共和告成,措施自由,產業勃興,蓋可預卜。」1912年,在上海組成的「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上,他很興奮地提出:「建設我新社會,以競勝爭存,而所謂產業革命者,今也其時矣。」中華民國的成立,給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中國工業化獲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一直到袁世凱上台以後,工商企業的發展還呈上升趨勢。1915年為抗議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國內抵制日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減少對華資本和商品輸出,大大改善了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環境,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
但是好景不長。隨後北洋軍閥統治,軍閥爭戰不僅破壞了經濟發展的客觀環境,而且戰爭需要籌措、消耗軍費,使發展經濟的資金來源受阻。軍閥之間無休止的混戰,極大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大大延緩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國民黨政權鞏固以後,在30年代曾經著手發展國民經濟。據統計,1936年,中國工礦業固定資產為13.76億元,其中民營資產11.7億元,國有資產僅為2億元。直到1937年,南京政府還沒有一個由國家投資來完成的、對國計民生有重大作用的大型建設項目。相比之下,中國微弱的經濟卻由外國資本控制著。1936年,在整個產業資本總量中,華資資本只占21.6%,外國資本卻占78.4%。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狀況下中國現代化的可悲寫照。隨著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全國很快轉入戰時體制,東南沿海一帶企業紛紛內遷西南各地,要想保住原有的經濟基礎也不可能了。
我們看到,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現代化是屢遭挫折的、扭曲的、失敗的、屢次失去發展機遇的。現代工業只是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若干城市,工業產值只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百分之幾,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近代中國的現代化之所以屢遭挫折,難以獲得發展機遇,是因為中國近代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那時的國際背景和時代背景下,中國面臨的首要任務不是如何實現現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減輕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敵入侵,而是改革國家政治,使國家民主化,走上人民當家做主的時代。當反帝反封建革命熱火朝天的時候,所謂工業救國、教育救國等等主張只能退讓到次要地位。
中國真正走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並且改變中國傳統農業大國的地位,是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新中國成立後一個時期,中國是在蘇聯式社會主義經驗影響下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的。中國真正提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是在20世紀80年代。歷史已經證明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其實是在1949年以後開啟的。1949年前的一百多年,在外國侵略頻繁、起義和革命不斷、侵略戰爭和反侵略戰爭綿延不絕的大環境下,現代化事業只是在其間歇期間有些微的發展。按照現代化理論,那不過是為1949年以後的現代化的起步準備前提條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