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做自己的中醫> 第十五章?醫患溝通的小技巧 從蕁麻疹的透發看排病反應

第十五章?醫患溝通的小技巧 從蕁麻疹的透發看排病反應

2024-10-02 03:58:07 作者: 范怨武

  我們陸河老家有醃一種菜,叫鹹菜。用的是一種我們當地叫「大菜」的菜,其他地方叫芥菜,醃完有點類似酸菜魚里的酸菜。

  這個鹹菜怎麼醃製的,我想不出來很多細節了,印象中是一個大瓦缸,把大菜和鹽還有其他調料一層一層地混在一起,總之要蓋上蓋,用石頭壓下去。也記不清有沒有封起來。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大人叮囑,醃好後開鹹菜缸時不要靠太近,別被燙到,這應該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但大意是醃製後,漚久了,裡面發酵,會產生熱量,開缸時,熱氣會衝出來,別被嗆到。

  釀酒的人會用手去感受酒缸的溫度,如果酒缸溫度太高,酒就會發出酸味;溫度太低,酒就會發酵較慢或者是不發酵。

  這跟我們中醫看病很相似,把手搭在脈上,有時候不是感覺脈動,而是感受溫度。如果內有熱的人,你能感覺到從診脈處的皮膚深層有熱量一點一點地往外滲出。如果內有寒的人,你能感覺到那寒氣透過皮膚從指尖鑽入醫生的手指。

  你能感覺到一種熱氣由內而外,想要出來嗎?我曾經寫過一例肺炎,其實那個肺炎患者的症狀,更像是寒邪、熱邪及痰混合在一起,包住了肺,就像是鹹菜或酒料一樣,悶在裡面發熱,讓肺裡面產生的熱無法出來,從而出現了憋喘。說白了,就是寒包火在肺。麻杏石甘湯里的麻黃就是解外寒,石膏清里熱,只要把裡面的熱透出來,一來二去,肺就恢復了正常。

  之前我寫過濕退熱出的病理——就是濕包住了熱,把濕化開了熱就會從裡面出來了。這個熱可以從四面八方出來,比較常見的就是皮膚起疹子。

  那你怎麼確定這個人的身體裡面是有熱?而不是得了一個新的皮膚病?其實有好多途徑去判斷。

  第一點是看脈象,就是跳得快,或出現了滑,或濡數,然後脈處的溫度比較高,有熱慢慢地從皮膚深層透出來。

  第二點是看舌象,一般舌苔比較厚,這就是濕重,因為濕把熱包住了,熱出不來,熱氣上攻到舌頭,舌頭就會熱脹,脹的表現就是鼓起很多小紅點,即紅刺。

  第三點是一般伴隨口臭,咽紅,或扁桃體慢性腫大。

  

  第四點是這個以上幾點都有了,如果心中還不確定,那就讓患者躺下,用整個手掌放在患者的胃脘處,感受一下肚皮的溫度,是不是有熱滲出來,如果是,則意味著腸道的溫度過於高。

  還有幾點就不細說了。

  通過以上幾點判斷了患者有熱在內的話,那麼原則上就是需要透熱了,把濕化開讓熱出來,不要管是什麼病名,就是內有熱要放出來。

  不放出來熱,它就會在裡面作怪,會讓人睡不安,出現流鼻血、喉嚨痛、長痘痘、口臭、皮膚油膩、M型脫髮、手心熱等症狀。

  以前,看過一個小朋友,他得蕁麻疹很久了,平時靠吃西藥控制。

  家長帶著他到了我這裡想試試中藥。他除了蕁麻疹,還有一些其他的症狀:

  睡覺前畏寒,蓋被即盜汗:這看起來是一組矛盾症狀吧?怕冷,是表層有濕邪,濕是陰邪,所以怕冷;一蓋被就盜汗,那是裡面有熱,這一蓋被,就更熱了,不出汗散熱,那怎麼散熱?只能是盜汗,這就證明外濕內熱了。這個濕包熱的人,最容易出現冬天手腳冰涼,夏天手心發熱,不能蓋厚被,一厚就胸悶噁心。

  打鼾:胃經和大腸經在迎香交接,胃腸濕熱就容易堵在鼻。

  齶扁桃體腫大:胃經經過咽喉,有熱就容易腫大。

  手指脫皮:一般是有濕,我在有些文章里論述過。

  喜吃肉:會造成胃中有熱或濕熱。

  肛周瘙癢:這個就是大腸濕熱甚至入了血分。

  舌淡紅苔薄,脈滑膚熱:你看,這不還是有熱嘛?

  我給開的甘露消毒丹加味以化濕透熱,讓他吃了一周。

  幸好在開藥的時候我交代過,吃了這個藥瘙癢肯定會加重。他媽媽問我如果太癢了,能不能吃西藥。我說如果能熬過去最好,但是如果癢得不能睡覺,怕影響學習的話,吃也可以,反正我這裡給你慢慢透發——這個小朋友吃了藥以後,果然如我所言,身上的瘙癢越來越重。

  因為有交代的緣故,他媽媽沒有慌。

  接下來,小朋友的胃口就開了,肛周的瘙癢緩解了。

  我還是有點不放心,小朋友複診時,我確認一下脈,是滑脈,而且皮膚往外滲熱,裡面肯定是熱。於是我在原方的基礎上,再加強涼血透熱。

  後來複診時,她媽媽說:「范醫生,我聽了你的,就決定要扛過去,發得很嚴重。」如果前面我沒有交代的話,家長一定會找我算帳的,普通人肯定會以為我治壞了。他媽媽給我看照片。他的皮膚腫起了一大片,又紅又癢,好幾個晚上沒有睡好覺,可以說是很痛苦的。最後他連嘴唇都腫起來了,就跟電影《東成西就》里「歐陽鋒」嘴上掛的那兩根香腸一樣。

  我安慰道,賊不走空的,一定要帶點什麼東西出去的,這個熱要出去肯定要讓你難受一下的。我見了太多排病反應了,有人發紅丘疹,有人發蕁麻疹,有人流鼻血,有人燥熱失眠,有人喉嚨腫痛,有人發高燒到40℃,有人全身皮膚像蛻皮,有人腹痛拉黑水、酸臭水,有人關節突然作痛,真的太多了,你這種也算是嚴重了。

  他媽媽說,熬過去了後,雖然這兩天還發蕁麻疹,但程度輕多了,就零星的一些;手指脫皮好多了;打鼾也輕了很多;原來是早上起來咳嗽、咯痰的,也不怎麼咳了。

  可是我把了脈以後,發現還有熱沒有透完,於是給他繼續透熱。我又給他開了一周的藥。

  我再次給他強調了要忌口,不要吃太熱性的東西,也不要吃黏膩難消化的食物。

  只要能夠忌好口,加上我開的藥物助攻,相信很快就可以好。

  這個透熱現象有點類似瞑眩反應,也可以理解為排病反應,但是很多初學者不一定真的理解排病反應,反而把一些副作用當成了排病反應,從而耽誤了病情。

  比如一些本身就是熱證的人,吃了熱的藥,出現了流鼻血,那麼這個就是副作用了;反過來,一些本身就是熱證的人,開了透熱的涼藥,本身是治療出鼻血的,卻反而出現了流鼻血,那麼這個多半就是透熱反應或都說排病反應了。

  怎麼鑑別,要有一定的臨床經驗之後,才能慢慢地體會到這個問題的核心,不是文字上的閱讀能搞清楚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