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後,出疹子——濕退熱出
2024-10-02 03:57:12
作者: 范怨武
2019年8月的時候,是我家孩子六六的表姐——當時是四歲半,她是六六大姨家的孩子——病了。她大姨給我發過來信息說小孩子喉嚨痛、發燒,問我怎麼辦。
開始的時候,是某個周日,她好像還沒有發燒,只是說喉嚨有點不舒服。
後來到了下周的周一早上,她就發燒了,於是六六的大姨給我打過來電話,我當時在開車,沒接到。後來六六的大姨給留言,我看到了,她發燒了,喉嚨痛。
具體留言情況是這樣的:「她發燒了,但是精神頭還行。她屁股溝熱,後腰熱,小手和小腳熱,但是屁股蛋不熱。我看嗓子也挺好,能看到有一點點紅,我給喝點保和茶,她喝的時候有點嗓子疼。」
我告訴她接著喝,另外加上小柴胡。
第二天的時候,六六的大姨說孩子早上退燒了,嗓子也不疼啦。她又給女兒喝了點保和茶和小柴胡顆粒。
讓她去看了一下女兒的嘴裡,說喉嚨和上顎部分有紅點。
開始我以為這只是個皰疹性咽峽炎,我就叫她女兒吃葆通茶[1]——平時教給家長自己處理內有食積,並有鬱熱往外透發的時候,我都是讓吃保和丸和小柴胡顆粒。這個退燒效果是非常好的,這是經過了大量的驗證的。
有些小朋友咽不下保和丸,所以我就用葆通茶搭上小柴胡顆粒。
葆通茶搭上小柴胡顆粒有一個很好的清內積、透鬱熱的作用。
葆通茶是加強版的保和丸,裡面透鬱熱的藥物比較多。清胃火的有布渣葉、蒲公英;清心火的是淡竹葉、梔子;清肝火是木瓜、玳玳花。
葆通茶這個方子,心肝胃的火都可以透發。
胃腸道內部發熱,往外輻射時肯定是把熱先傳到半表半里,這個半表半里就是少陽,用小柴胡湯是非常好的。
柴胡加上黃芩透鬱熱,這兩個藥組合起來就能夠退燒,退燒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有人不理解為什麼會走到少陽,我講的這個少陽,是手少陽經為三焦經。
三焦是個什麼地方,是個決瀆之官,就是說,所有產生的垃圾會瀰漫到三焦去,三焦也是元氣的通行之道,就是說,三焦既是一個能量池,同時它也是一個污水池。
所以,陽明的濕熱痰熱,會走到三焦去。所以,我會用小柴胡顆粒清三焦的痰熱濕熱。
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退完燒之後啊,它有一個症狀,叫濕退熱出。原來濕就像個籠子,熱就像被籠子困住的老虎。籠子被打開了,就是老虎出籠了,很可能就要搞一下破壞,再回到山林。
葆通茶裡面呢,有不少祛濕的成分,像布渣葉、淡竹葉、蒲公英這些都能夠祛濕熱,祛中焦濕熱、陽明濕熱。濕去掉的時候,熱就成了孤身,孤身了,就要走。
本來熱跟濕是糾纏在一起的,比如熱是個氫氣球,濕就是那根系住氣球的繩子。我把濕去掉的時候相當於把繩子給剪斷了,氣球往上飄了,就是熱就要往上攻、往外攻。
這就是濕退了熱要出來。
怎麼去判斷有沒有濕熱呢?比如這個發燒,身上的熱是不均勻的,臀部這個地方燒不起來,不是全身通熱,一般頭熱、腳涼就是有濕熱的存在。
當全身發熱,喉嚨又紅又腫痛,手腳卻冰涼的時候,這種一般是有東西(如濕、痰、食、瘀)困住了熱,透不到全身,這叫困獸。
當你把這個濕退掉之後,裡面熱就要出來。
可是熱出來的時候,它不僅僅只有熱度出來(手腳轉暖)。它還會有各種表象出來,比如流個鼻血,身上出個濕疹、蕁麻疹。
就像幼兒急疹一樣的,他身上一定要出疹子,顏色要鮮,出透了,這個叫順證。
如果說這個出疹子出了一半,顏色暗淡,隱沒了,突然收回去了,這叫逆證,這個是很糟糕的,嚴重會死人的。
疹子一定要往外透,透好了,這個順證透完了病就好了。
那麼一開始我認為這是一個皰疹性咽炎,後來發現其實我錯了。其實這個是燒退了之後,濕也就跟著化了之後,這個熱就要出來了,這個出來的時候皮膚就起皰疹。
其實這個是手足口病,手臂上、屁股上都開始長了一些水泡。六六的大姨就很緊張,問我有沒有關係。
我就給她解釋了,就是說沒有關係,這是一個順證。
濕退了,熱要出來,但是不可能一下子所有濕全退完,所以熱出來的時候會帶一部分濕出來。那麼就會起皰疹出來。
這只是一個表象,還有一些熱出來會帶出風來(熱極會生風),帶風出來後,可能會把蕁麻疹或者濕疹帶出來,皮膚就會出現瘙癢。
這個濕退熱出在外感病(尤其是濕熱病)裡面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關於這個現象,我經常勸家長不要過於擔心——出疹子是個好事兒,能透發出來都是好事,臟腑裡面的病能夠往外透達的都是好事。
比如,我治療了一個小女孩,她的濕疹出現在了足太陽膀胱經崑崙穴的位置上。
剛開始的時候,崑崙穴的位置周圍是一大片的濕疹,有五六厘米那麼大——像雞蛋那麼大的面積都是濕疹。
我用治膀胱經濕熱的藥給她治完之後,她的濕疹就退了。
我當時跟她講,如果你腳後跟這個地方不出濕疹的話,它就會從你的尿里出來,那就是尿路感染了。
這是我的理解——如果濕疹不從這個地方出來,它一定要找個地方出來。所以我用藥物把它清完了之後,濕疹這個也跟著好了。
也就是說,我們不管治哪一種病,只要它產生了一些我們身體不需要的東西,比如風、熱、寒、毒,這些東西我們都要往外透的——給病邪以出路。
六六的表姐已經退燒了,但是後續的出疹子呢,可以出三五天甚至一周。
後面就讓她一直吃葆通茶接著通臟腑的氣。
以前我寫過一例足陽明胃經上地倉穴的濕疹——患者地倉穴有兩塊很大面積的濕疹,這個是胃經經過的地方,反映的是胃的濕熱。
清完胃的濕熱之後,他臉上的濕疹也跟著好了。
所以我們治病的時候一定要懂經絡,還要懂得機理,就是說,要懂病理的變化及病勢走向。
最後我們要明白:治療這種皰疹性咽峽炎也好,皰疹也好,手足口病也好,會從皮膚走。
當患者燒退了之後,它裡面的困獸要放出來了,就像水壺裡面水沸了,要噴蒸汽出來,像流個鼻血,皮膚起個疹子,這都是很好的順證的一個反應,所以患者(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這個問題。
酒家濕勝於內,暑邪穢氣亦由口鼻而入,內外相因,延蔓三焦,汗多寒熱不解,非風寒從表而散,頭脹脘悶,嘔惡而渴不多飲,兩足反冷,是熱在濕中而來。古稱濕上甚為熱,不與傷寒同論。
上面這一段內容是葉天士的《葉氏醫案存真》書里的,裡面講到了濕熱的發熱——汗多,寒熱不解。什麼意思呢?就是他濕熱發燒了,你給他發汗,他也不會退燒。
特別是有一些小孩子,你用美林發汗,發完汗後,燒也不退,那是因為他有濕熱,濕熱瀰漫三焦。這種發燒是因為濕熱造成的。
由濕熱造成的發燒,雖然這個人發燒,但是他的兩個腳是冷的,是熱在濕中而來。古人已經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了。
如果你善於讀書的話,你就能從那麼幾句話裡面得到很多信息。然後你再把這個知識運用到臨床上。這叫什麼?叫知識變現。
就像我在門診經常碰到發燒的孩子,有時候他雖然發燒,但是我一摸他手腳涼,特別是腳特別涼——最直觀反饋的就是他發燒時腳冷,這個就是有濕熱。這不是說一定就是濕熱,但大概率是濕熱。
如果患者是寒呢,他是整體寒,他口腔打開喉嚨也是涼的,就喉嚨顏色是淡的;如果是濕熱呢,他手腳涼,但是你打開看喉嚨那個地方,他的喉嚨是紅的多。
所以,學習中醫就是一輩子都有的學,每天看病遇到疑難雜症,你回過頭去反思、去總結的時候,這是一個經驗,你看書的時候發現前輩的經驗,然後兩相印證一結合,這會讓你猛拍大腿——你會感覺冥冥之中古人在手把手地教你。
如果你在門診上碰到了一個患者,跟古人書上說的竟然是一模一樣的症狀,那麼你馬上就能夠很深刻地理解這個機理了。
作為一個現代的人,仍然能保持著古代的人的中醫思維,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你只有跟他們思維同頻、同調,你才能夠去感受他們當時的狀態,去理解他們說的話,然後能夠成功地去借鑑他們的經驗。只要道理相通了,我們選的藥可以不同,但理要同。
另外,有時候,我的文章里會講超過讀者的知識結構的內容,講出來你不一定理解。但是慢慢隨著你的知識結構增加後,我們出現交集,你就會理解了。
面對這種情況,需要我們看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動態觀,不是用靜態的思維去看這個病。
就像我們讀書包括學習醫書一樣,你不要說這個醫書里的醫案沒有結尾的,都不知道這病結果怎麼樣。
我們要用動態的思維去看這個問題。
看書一樣,看病一樣,看微信公眾號也一樣,我們不要斷章取義,當下的所有的文字記錄都是片段,不能還原本來面目。
包括現在我所寫的東西都是片段,因為一個人的人生是漫長的,當下的很多問題,表面上看,是即時發生的。但你仔細一推敲,其實是事前就有很多事件堆積在一起,到了一種程度,一定的機緣巧合,才爆發出來而已。那我們就要反覆去推證,去推導源頭是什麼。
更主要的是,我們該怎麼樣做呢?
我們一定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才會有動態的邏輯在你的大腦裡面,而不是患者說什麼,你就馬上出方。患者來了之後,我們了解到他的情況是處於一個動態之中,在哪個期間哪個環節?然後根據這個期間的狀況用藥。還要會判斷給他用完藥後會有哪些反應,要知道怎麼收尾,然後把這個病治好。還要告訴他怎麼鞏固,要改掉哪些不好的習慣等。
當然這是理想狀態,很多時候達不到這樣的要求。
很多時候患者吃藥,吃了一半堅持不了,可能是溝通沒做好,因為患者不可能具備醫生這樣的專業知識,醫生幾十年攢下來的專業知識他理解不了。
就像我天天在門診看大量病例,見到了非常多的人,聊過非常多的天,知道非常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我對患者說這事情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的時候,我可以解釋也可以不解釋,而有些患者的觀念是固定的,你要去改變他的觀念很難,他需要系統的、深入的學習。人往往都是有惰性的,所以不了了之。
其實看中醫的文章都是有門檻的,你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之後,才能去看另外一些內容,要不然一下也接受不了這些。
像有時候我說你們不要吃酸奶,但有些人來我會讓他吃酸奶。
有人說,那你不是自相矛盾嗎?並不是的,要看當下情況決定適合不適合吃這個。
就像一個女士,平時跳跳就漏尿。我用溫陽的方子——附子湯、真武湯給她調理了段時間,把腎陽暖了,就不漏尿了。她今天來怎麼又漏尿了呢?因為她這兩天買了十個西瓜,吃了就又漏尿了——西瓜利尿,它把熱力利出了,沒陽氣了,就固不住尿。
我看了特別多尿床的孩子,就是因為吃火龍果、西瓜、獼猴桃吃漏尿的。
所以有一部分人我讓他們忌口,有一部分人我不讓他們忌口。
一切都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這是千變萬化的,不能貼標籤。
包括保和丸,你吃了之後,身體通了就好了,但你再天天吃,當然就不行。
知識的積累過程是漫長的,你們不停地學習中醫,有一天你們會覺得自己頓悟了。然而你們以為是自己頓悟,其實往往不是的,這個頓悟是有基礎的——知識是漸漸地消化、理解,然後積累起來,之後你把所有內容串起來了,這才是頓悟。
如果某個人的中醫知識是一張白紙,你跟他講中醫基礎理論,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我們學中醫不要著急,持續不間斷地學習,到了很多年後,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你看了那麼多病後,你會理解。
但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有時哪怕兩個字你理解錯了,就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不理解、走錯路,都沒關係,人生不可能不犯錯,犯錯了改正就好。
[1].葆通茶:作者自擬經驗方,組方為山楂、麥芽、木瓜、代代花、雞內金、沙棘、萊菔子、橘皮、茯苓、紫蘇籽、淡竹葉、梔子、蒲公英、布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