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 挖掘動力的源頭【學習動機圖】
2024-10-02 02:58:23
作者: (日)讀書猴
① 找到一件成為你學習動機的事情
我們為什麼想要學習?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想法的出現?讓我們開始學習的契機可以是一個人、一本書,也可以是一件事情。大家可以仔細地回想一下,然後把它具體地寫出來。如果契機不止一個,那就把它們一條一條地列舉出來。
寫下來後,我們可以再從中選出一個最重要的契機,儘量把當時的詳細情況寫清楚。比如,這件事是什麼時候、在哪裡發生的,當時自己是獨自一人,還是和其他人在一起。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把當時的心情也寫下來。
最後,我們可以給這件事取一個名字(題目)。這個名字要儘量特別一些,大家可以反覆想一想,直到找到自己心儀的為止。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我反覆回想起自己不斷嘗試和受挫的求學經歷,從中找出了最早的一份記憶。我將其命名為「與老生物學家的相遇」。
我在小學三年級時,曾經參加過一個面向兒童的野生鳥類觀察會,在會上遇到了一位老生物學家。大人們說「那個爺爺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老師,一定要好好聽爺爺講話」,讓孩子們全都聚集在這名老生物學家的周圍。
老生物學家先是介紹自己說「我是一名昆蟲愛好者」,然後說了下面這樣一番話。
「我從你們這個年紀開始,就一直很愛捉蟲子。不過我捉的那些蟲子都不怎麼好看,所以也算不上是在搞收藏。有一次,我想捉的蟲子被一條鮭魚吃掉了。自那以後,我就開始釣魚,結果想釣的鮭魚又被鳥給吃掉了。於是我就開始思考,魚會吃蟲,鳥又吃魚,而人什麼都吃。魚可以在水中自由穿梭,鳥又能在天上恣意翱翔。就算是井底之蛙,頭上也會有一片天空,而天空又能覆蓋整個世界。只要我們以眼前的事物為起點,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就一定能夠發現更廣闊的世界。自那以後,我的思考範圍就擴展到了整個生物圈。」
② 寫出這件事帶來的影響
給這個契機起好名字後,讓我們再來想一想它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影響。
我所說的影響既包括直接影響,也包括間接影響。比如,這件事使我們的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給我們周圍的人帶來了哪些影響。
對於我來說,這件事情給我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三點。
首先,聽過這名老生物學家的一席話後,我在心中將「捉蟲子」這種小孩子的玩樂和學術研究聯繫在一起。長大後,我才明白這些就是生物學和生態學的內容(影響1)。
其次,他生動地講述了生物之間存在的聯繫,並且讓我開始明白這種聯繫在知識的世界中也同樣存在,每一種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影響2)。
最後,在他的講述中,他的學術生涯是沿著生物之間的聯繫而逐漸展開的。這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就認為,所謂學習,就是要像這樣沿著事物之間的聯繫不斷向外探索(影響3)。
③ 對影響進行評價
接下來,我們要來評價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影響,看看這種影響究竟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
對於我來說,「與老生物學家的相遇」為我未來的「擴散型」學習模式打下了基礎。在那之後,我的學習內容和主題一直都處於一種不固定的狀態,不斷遊走於各種不同的領域之間。正因如此,我也曾經為自己沒有一個固定的專業而煩惱。但現在我覺得這種影響其實是正面的。
④ 註明評價的理由
如果您覺得這件重要的事給您帶來了正面的影響,請您再進一步寫出這樣評價的理由。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把成為自己學習契機的重要事件與現在的自己或是自己的學習聯繫起來,讓它為我們的學習動機提供有力的支撐。我之所以認為這件事為我帶來了正面的影響,主要有如下幾點理由。
讀書猴的學習動機圖
(影響1)我能夠把自己平時所做的事情(比如追趕昆蟲、翻閱圖鑑)和學術的世界聯繫到一起。因此就算別人對我潑冷水,說「你學的這些東西在實際生活中一點用處都沒有」,我也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影響2)「知識的世界是相互關聯的」這一印象使我養成了在不同領域的知識之間尋找相似之處的學習習慣。
(影響3)所謂學習,就是沿著事物之間的聯繫去不斷探索。這個觀點使我養成了閱讀參考文獻和積極查閱相關知識的習慣。
這三點也為本書中所介紹的自學方法打下了基礎。
⑤ 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反覆重複①—④
通過回想某件事情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思考這件事為自己帶來了哪些益處,我們還可能會回想起其他相關或類似的事件。
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積極性
製作學習動機圖可以幫助我們回到學習的「原點」,反覆審視當時的事件對現在的自己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如此來提高我們學習的積極性和意志力。
想要自學的人,一定多多少少都遇到過這樣的契機,所以才產生了學習的想法。
有時,可能是一位長輩為我們打開了知識世界的大門;有時,可能是一本書中的一段話撥動了我們的心弦;有時,通過書和網絡遇到的其他自學者成了我們憧憬的偶像。
再或者,有的人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愚昧和無知遭到了他人的嘲諷,心中充滿了不甘。
這樣的契機會引導我們去學習,而學習的體驗又會為我們帶來新的契機,帶領我們去學習新的事物。
在這樣的一個良性循環中,人就會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名學習者。
或許,不斷經歷這些與「知」和「無知」相關聯的種種,像一名旅人一樣不斷前行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習」。
通過製作學習動機圖,我們可以對那些引導我們走上求知之路的契機進行收集和整理。同時,通過分析這些事件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我們會發現,一直以來,都是一些人、事和知識在支撐著我們求知的意志。
每一種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必定會和其他的知識相互依存。學習也是同樣,每個人的學習都必定會和他人的學習產生聯繫,相互扶持。
自學者常常會獨自一人學習,度過漫長的時光,因此他們很容易忘記自學本不是一件孤獨的事情。
隨著學習進程的推進,大家最終都會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學習動機圖可以幫助我們從自己的過去找出學習的契機,並將其系統化地進行整理,提前為自己的學習做好鋪墊。
立志是一種歷史悠久,但常用常新的方法
自古以來,學習這件事舉足輕重,因此,很多古人也都曾經立下過志向。
孔子曾經提出過「志學」(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佐藤一齋[8]在《言志四錄》中也主張「學習最重要的就是立志」。
橋本左內曾在15歲時寫下著作《啟發錄》,並在其中將「立志」和「去稚心」「擇交友」並列在一起。他認為「所謂立志,就是確定自己的心之所向。一旦下定了決心,就要徑直向著那個方向前進,努力不要失去這份決心」。
日本有一種說法,叫作「立志傳中的人」,用來形容那些不斷付出努力和辛勞,取得成功,被社會所認可的人。從中我們也能夠看出,立志幾乎被看作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但是,我們還必須要注意的是,這其中存在著倖存者偏差。
也就是說,當成功的人回首過去,會發現他們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辛勞前,都先立下過志向,而反過來,並不是所有立下志向的人都能最終取得成功。
讓志向和自己一同成長
每個人都會立志,周圍的人也會勸說我們來立志。無論自己現在的狀態有多麼糟糕,理想中的未來都是那樣美麗。立志可以讓我們感到開心,但是如果一個人只會立志,那麼他除了開心以外什麼也得不到。
如果我們對眾多立下志向的人進行長期的觀察(與回顧性的分析方法相反,我們將這樣的分析方法稱為前瞻性分析),就會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會在中途遭遇挫折,半途而廢。
大家同樣是立下了志向,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成功,而有的人卻慘遭失敗?是天賦上的差距,還是運氣問題呢?
事實上,立志的意義並不是在於確定目標的瞬間,而是在於反覆將自己的行為和想法與自己的志向聯繫起來的這個過程。
我們之所以可以對一個人的行為作出預判,就是因為他將「別人認為他所具備的那些特質」(可能是一些不同的特質)融入自我之中,並在自己的日常行為和判斷中體現了出來。
我為什麼會這麼做?我為什麼沒有那麼做?通過這樣自問自答,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我們就能夠將事件和自己的行動與人格重新進行關聯,使三者保持一致性。這樣一來,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反覆地在腦海中為自己塑造出一個形象,然後再將這一形象一次又一次地表演出來[9]。
人類能夠按照自己預先寫好的劇本作出行動,同時根據行動的結果來反覆修改劇本。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夠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保持自我。有的人即使是面對誘惑,也能夠忠心不貳;有的人就算被別人激怒,依然可以努力地保持平靜;有的人想要臨陣脫逃,但卻能說服自己坦然面對。哪怕是真的當場選擇了逃跑,之後也會感到後悔不已,重新下定決心思考對策,不讓歷史再次重演。
即使是一個天生軟弱的人,只要在心中認定自己能夠對抗現實,反覆去塑造理想的自我,就能夠迸發出強大的意志。這種強大的意志並不是要求我們生來就具備一顆堅定不移的心,而是來源於人與自我不斷對抗的過程。
當我們取得進步和成果時,可以將這些與自己的志向聯繫起來,讓志向變得更加堅定。如果遭遇了失敗和挫折,那就回到原點,想一想自己當初立下的志向,靜待下一次挑戰。在我們還不夠成熟的時候,立下的志向可能也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夢想。而這個反覆將現實與志向關聯起來的過程,能夠防止我們的行為和思想變得散漫,讓我們的志向變得更加腳踏實地,讓我們不斷成長。
學習動機圖就是這樣一個幫助我們塑造自我,將自己的行為與動機反覆關聯起來的方法[10]。無論您是否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志向,都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