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遙遠地球之歌> 07 末日的貴族

07 末日的貴族

2024-10-02 01:59:14 作者: (英)阿瑟·克拉克

  真是難以相信:他真的甦醒過來了,生命又能重新開始了。

  羅倫·羅倫森少校明白,自己永遠也無法從那場悲劇中徹底脫身:悲劇已經延綿了四十多代人,並在他的有生之年達到高潮。在新生的最初幾天,他的內心一直被恐懼所占領。即便是麥哲倫號下方那顆充滿希望和神秘的星球也不能讓他擺脫一個想法:今夜當他閉上雙眼,沉入兩百年來的第一次自然睡眠,會有什麼樣的夢境等著他呢?

  他曾經目睹了任何人都無法忘懷的景象,在時間終結之前,那景象都會縈繞在人類的心頭,無法散去。通過飛船的望遠鏡,他親眼看著太陽系走向了滅亡。他看見火星上的火山十億年來首次噴出岩漿;他看見金星的大氣被吹進宇宙,片刻的赤裸之後,它自身也被太陽吞噬;他看見那幾顆氣體巨星逐個爆燃,成為一團團熾熱的火球。然而,和地球的悲劇相比,這些都只不過是空洞蒼白的景象。

  那場悲劇,他在攝像機里親眼目睹了。有人獻出生命的最後時刻,將攝像機安裝到位;但是和這些無私的人相比,那些攝像機也只是多存在了幾分鐘而已。他看見——

  ——大金字塔泛出暗紅,然後塌陷成了一攤熔岩——

  ——大西洋在瞬間乾涸,堅硬的海床裸露了幾秒,隨即被湧出的岩漿再度淹沒——

  ——巴西的叢林一片火海,火光中升起的明月在夜空中熊熊燃燒,那光芒甚至堪比幾分鐘前最後一次落下的太陽——

  ——數公里厚的遠古冰川化為氣體,埋藏於其下的南極大陸短暫地露出了真面目——

  ——雄偉的直布羅陀大橋在半空中熔解、崩塌——

  

  在末日前的那個世紀裡,地球上到處遊蕩著鬼魂;它們並非死者,而是永遠不能出生的嬰兒。在最後的五百年裡,地球上的出生率一直很低,這是為了將最後時刻的人類總數維持在幾百萬左右。於是,一個個城市沒有了人煙,一個個國家遭到了遺棄,剩下的人類聚居到一起,共同迎接歷史的最後一幕。

  這是一個奇特的時代,人類在絕望和狂喜的兩極之間往復搖擺。許多人試圖依靠傳統的消遣忘卻命運,他們吸毒、濫交、投身危險的運動,甚至有人玩起了小規模的戰爭遊戲;只不過戰事受到密切監控,武器由雙方協商定奪。同樣流行的是五花八門的電子宣洩,有人投入了無休無止的電子遊戲,有人迷上了互動式戲劇,更有人直接刺激腦部獲得快感。

  再也不必擔憂這顆行星的未來了,行星上的一切資源、各個時代積聚下來的一切財富,都可以問心無愧地大肆揮霍。單以物質財富而論,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他們的財富之多,是勤勤懇懇的祖輩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的。他們不無譏諷卻又不失驕傲地將自己稱為「末日的貴族」。

  千千萬萬的人醉生夢死,但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比自己的生命更偉大的事業中去。憑著獲得解放的巨大資源,許多科學研究得以繼續進行。如果一個物理學家需要在實驗中動用一百噸黃金,那麼預算將不是問題,只是運輸會有點困難。

  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科學議題有三項。一是對太陽的持續觀測。這不是對太陽將要毀滅的事實有什麼懷疑,而是要將毀滅的時間預估精確到年、月、日、小時。

  二是對地外智能的搜尋。幾個世紀的失敗之後,人類曾將這個項目打入冷宮,事到如今又急不可待地重拾了起來。但即便到了最後,這個領域的成就也沒能超過前人。面對全人類的追問,宇宙一如既往地給出了乏味的答案。

  第三項當然就是向周圍的恆星播種生命,以避免人類隨著太陽的毀滅一同消亡。

  到了最後一個世紀的開端,人類已經造出了更快、更精良的播種飛船,並將它們送到了五十多個目的地。結果不出所料,多數任務都以失敗告終,但也有十艘發回了至少是局部勝利的消息。人類將更大的希望寄托在了更新、更先進的飛船上,儘管它們要在地球毀滅後很久才會抵達各自遙遠的目標。最後發射的一艘會加速到光速的二十分之一,並在飛行九百五十年後著陸——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羅倫還記得「無敵神劍號」從位於地月拉格朗日點的船塢啟航時的情景。他當時才五歲,卻已明白這將是最後一艘播種飛船。然而,這個持續了幾個世紀的項目,卻為什麼要在技術最成熟的時候取消?這一點,是年幼的他所不能理解的。他也絕對想像不到:在地球的最後幾十年內,一項驚人的發現將會扭轉整個局面,為人類賦予新的希望,並徹底改變他的人生。

  當時,關於載人宇航的研究數不勝數,但還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能將人類送到哪怕最近的恆星。這樣的航行可能要持續一個世紀之久,但時間並不是最大的困難,休眠技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有一隻恆河猴已經在「路易·巴斯德號」衛星醫院裡沉睡了近一千年,腦部活動仍舊完全正常。人類休眠的最高紀錄是由一位患了特殊癌症的病人創下的,時間不到兩百年。但是科學家相信,猴子做得到的事,人類一定也能做到。

  生物學上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工程上的障礙卻似乎難以逾越。

  要將數千名休眠的乘客送到外星,還得帶上開始新生活所需的一切物資,這就要求把飛船造得非常龐大,要像曾經稱霸地球海洋的遠洋輪那麼大才行。

  建造這麼一條飛船並非難事:只要在火星軌道外搭建船塢,再利用小行星帶充足富裕的資源就行了。真正困難的是設計出合適的引擎,好讓這個大傢伙在合理的時間長度內飛到目的地,這一點可比登天還難。

  就算飛船能加速到十分之一光速,也要經過五百多年才能抵達那些有望定居的目標。機器人探測器達到過這個速度,它們曾經飛速穿過附近的恆星系,經過幾個小時的忙亂,將觀測數據傳回地球;問題是它們無法減慢速度、會合或著陸;如果不發生意外,它們就將在銀河系中永遠疾馳下去。

  火箭技術的根本問題就在於此,然而在深空推進領域,還沒有能夠替代火箭技術的辦法。在宇宙里,減速和加速一樣困難,但如果帶上減速用的推進裝置,任務的難度將不止是原來的倍數,而是原來的平方。

  一條裝備齊全的休眠飛船可以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它需要攜帶約一百萬噸特殊物質作為燃料,這很困難,但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要想在航行結束前先行減速,它要攜帶的燃料就不是一百萬噸,而是恐怖的一萬億噸,這一點根本不可能辦到,因此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沒人朝這方面考慮。

  但歷史發出了極大的反諷:人類居然在離開鎖的時間還不到一個世紀時,獲得了通向宇宙的鑰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