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謝父之謀
2024-09-30 12:32:56
作者: 三七之間
江陵府。
江陵府地處大江之上,豐沛的江水在給這個城市帶來肥沃的土地和繁盛的貿易之餘,也帶來了不少的傷痛,就拿隔三差五就發一次的大水來說,損失的財產和人命就不計其數。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朝廷年年撥款修建堤壩、知府任任發布徭役加固河道,為的就是能將這滔天江水治理好。
現任知府姓魏,年僅四十餘歲,素來是個不苟言笑,做事卻圓滑多變,深諳中庸之道。
他在任上已經有五年了,原本去年便可以調任的,可是去年的一場洪澇導致他所管轄的縣城損失慘重,吏部便將他升調的摺子壓了下來,一直到現在都沒批覆。
不過他也沒有在意,依舊兢兢業業地治理轄地,在百姓的風評中算不得多好,也算不得多壞,可以說是芸芸百官中最普通的一個。
這些都是謝庭來到這裡後、花了兩天的時間打探到的消息。
謝庭作為一個言官,最擅長的是寫摺子吵架,對於查案的事一竅不通,但是他見多了骯髒事,對於這種表面看似平和、實則漏洞百出的現象有著一份自己的判斷。
在來到這裡的第三天,他設法將自己的舊日好友約了出來。
「謝兄,你怎會來此?」臨江酒樓里,面容清秀的中年男人一見到謝庭,激動地上前打招呼。
「方賢弟,別來無恙。」謝庭連忙起身迎接,兩人相互行禮。
「謝兄近日可好?」方進面露憂色,「前幾個月京城傳來消息,說是謝兄被貶,方某還擔心謝兄的安危,如今見謝兄安然無恙,實乃不幸中的萬幸。」
「難為賢弟惦記,愚兄一切安好。」謝庭慚愧抱拳,「來,坐下說話。」
方進從善如流地坐下,「謝兄謙虛了,當年我們一同秋闈,謝兄高中榜眼,風光無限,後又身居高位,哪像我,再怎麼樣也只是一個小小的長吏。」
方進的話帶著些感慨和懷戀,言語間不帶一絲的嫉妒,也沒有因為謝庭如今的身份而輕視,叫人聽了只覺得他在真心惋惜。
謝庭搖搖頭,「都是過去的事了,不提也罷。」
「不提,不提。」方進笑笑,端起桌上的一碗酒道:「如今咱們兄弟久別重逢,當痛快喝酒,來來,我先干為敬!」?謝庭也端著酒杯,與他對酌一飲。
酒過三巡之後,方進的臉上染上了紅暈,他喋喋不休地和謝庭訴起了苦,「要我說,謝兄這官不做也罷!這年頭做官艱難,不但要治理百姓,還要和同僚勾心鬥角,當真不痛快!」
「?可不是嗎?自打回鄉之後,這日子都鬆快不少,想做甚便做甚。」謝庭也有些醉了,晃著腦袋感慨道:「但是還是做官好啊。」
「謝兄說的是,誰不愛做官呢?」方進混沌著腦袋問道:「你,你老實告訴我,你來這裡做甚來了?」?「阿哈哈哈。」謝庭聞言,大笑幾聲,「就知道瞞不過你方進方打聽,我來還真有事。」
「你儘管說,兄弟能,能幫上忙的,一定幫!」方進大著舌頭、桌子拍的啪啪響。
「也沒什麼大事。」謝庭沒想到幾年不見,方進還是這般藏不住事的性子,也正因為了解他,他才會先來找他試探一下,「我,我實話告訴你吧,我是來找秦通判的。」
方進端起酒盞,又一飲而盡,眼睛迷瞪的厲害,「秦通判?怎麼?你謝庭還要來巴結秦通判不成?別想了,咱們秦通判可不是什麼東西都能看上的,你謝庭如今有什麼呀?」
方進只以為謝庭現在來找他,是為了替自己籌謀一把,哪怕是謀個小官噹噹,也比在家裡種田好。
可是請人做事是要有東西回報的,謝庭現在一窮二白,能給什麼好處??謝庭紅著臉,對著方進招招手,狀似神秘道:「我當然有好東西了,我這兒,有一份大禮。」
「什麼大禮?」方進似乎清醒了一些,「你說說看,不是我吹牛,一般的大禮咱們秦通判還真看不上。」
「那禮可就大了,就安陸,安陸縣的縣令,我找到了一個大把柄。」謝庭噓聲道:「這要是送到秦通判的手上,可是實打實的一份大功勞。」
方進一愣,「真的?什麼大功勞?」?「不,不能說。」謝庭醉眼朦朧,謹守著心裡的底線,「我得見秦通判才行。」
「行啊,若真的是份厚禮,我還真能給你牽個線。」方進道:「你不知道,咱們秦通判可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江陵城誰不知道咱們秦通判的大名,可惜啊,他只是一個通判,處處要被魏知府壓上一頭。」
本朝沿襲前朝舊制,於地方州府設置知府一職,統轄地方官員,為百姓做主。
同時為了防止知府的權利過大、朝廷監管不足的情況發生,還設置了「通判」一職,位居知府之下,通常來說,知府的政令需要和通判聯署才能下達,並且某些時候通判可以自行上奏朝廷、直達聖聽。
其權利不可謂不大,但這也是理想狀況,大部分情況下,通判還是要聽知府的命令,百姓也會對知府較為推崇。
「還勞煩賢弟替我引薦一番。」謝庭搖搖晃晃地拱了拱手,「若此事成了,絕不忘賢弟的大恩。」
謝庭之前打探過,這個秦通判是個有野心的,雖然處處受制於魏知府,但很多時候他對魏知府的決斷也會有異議,甚至還會大吵一架,兩人互不對付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了。
若說最想將魏知府拉下馬來的人,非秦通判莫屬。
謝庭聽了女兒的話,並沒有直接找江陵知府對峙,而是選擇了另一個穩妥的法子,
「放心。」方進很痛快地答應了,兩人借著酒勁,喝的昏天黑地,酒醒之後方進便和謝庭分別,許諾儘快給謝庭消息。
方進的動作很快,只隔了一天的功夫,他便將秦通判帶來了。
秦通判是一個個子不高、但身材很壯的男子,外表看起來和謝庭差不多大,可實際年齡比他要大了一輪。
秦通判也是知道謝庭的大名的,對他也表示了相當的尊重,雙方寒暄完畢後,他迫不及待地問道:「方長吏說謝公有要事與我商榷,不知是真是假?」
他並沒有說有大禮要送,只說是有事相商,便是將兩人的身份地位擺在了對等的位子上。
謝庭抱拳道:「不敢,在下只是發覺今年的秋稅有異常,對此頗有疑問罷了。」
「這事啊。」秦通判笑笑,「兩稅的文書從來都是從朝廷直接下來,我與魏知府都是秉公辦理,並不存在異常之說,不知謝公說的是哪方面?」
「實不相瞞,承蒙聖上隆恩,謝某被貶之後,聖上並沒有將功名收回,在下在鄉下種了幾分薄地,無需繳納稅收,也算是能勉強度日,可是據在下所知,今年的秋稅漲幅偏大,許多百姓繳納不起,苦不堪言。」謝庭正色道:「謝某不才,在上京為官多年,直到離開也不曾聽說朝廷有大量銀錢用途,這秋稅漲的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本朝經濟繁榮,聖上勤政愛民,地方或者邊塞有難處,都會調撥大量銀錢救災賑濟,而每次調用國庫的銀錢需要聖上、宰相、三司等各部門均同意才行。
就拿不久前的一件事舉例:今年開春,太后因為身子不好,需要靜養,有官員提議希望能尋一處山明水秀之地為太后修建一座行宮,以證孝道。
聖上一向孝順,對此提議頗為動心。
可此舉遭到了絕大部分朝臣的反對,認為太過於勞命傷財,調撥的銀子從哪裡來?還不是從百姓的口袋裡掏,只要朝廷用來銀錢,來年百姓的稅收就會厚上一分,百姓怎堪重負?
一時之間,雙方爭執不下,在朝會上吵的天翻地覆,聖上無奈,只能將此事暫且擱置。
秦通判也知道這其中的周折,他嘆了一口氣,無奈道:「此事秦某怎麼不知,只是秦某隻是一個下官,上頭有命不敢不從,實在有心無力啊。」
「在下也知道秦通判的難處,不瞞秦通判,謝某此行有事相求。」謝庭正了正臉色,從懷中掏出一個摺子,雙手遞到秦通判的面前,擲地有聲道:「此乃是謝某寫的摺子,事關百姓的血汗,還請秦通判幫忙,將這摺子送到聖上御前。」
「這…… 」方進愣住了,「這就是謝公說的……」那份大禮?
「不錯。」謝庭直言道:「謝某在這份摺子上署了姓名,秦通判只管送上去便是,若出了意外,絕不會牽連到秦通判。」
這是謝庭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名字寫的他的,若是事成,那由秦通判送去,自然會有他的一份功勞,若此事不成,大可以說是謝庭想法子將摺子混入其中的,秦通判也不會有事。
整個江陵府,秦通判是為數不多能將摺子直接送到聖上手中的人,而且因為他的通判身份,聖上一定會查看這道摺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