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武則天傳奇> 第九十三回慚愧不已狄公三省吾身通達權變國老澤被後世

第九十三回慚愧不已狄公三省吾身通達權變國老澤被後世

2024-09-29 12:05:03 作者: 暮淺安

  剛經歷了神功元年那個多事之秋,滿載盛譽歸來的狄仁傑被任命為鸞台侍郎,並於次年拜相。狄仁傑字懷英,并州太原人,與武皇算是半個同鄉。

  他是一個有真本事的人。在唐高宗儀鳳年間,狄仁傑升任大理丞,在任期間,他創造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紀錄: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案者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喊冤。一時間,狄仁傑成為世人推崇的神探。

  因為在百姓中呼聲太高,所以無論在當朝還是後世,無論是野史還是正史,他都舉足輕重。在說他之前,先說說他的老師。

  中國有個成語叫「唾面自乾」,就是說,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應該自然風乾。人們往往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受了污辱卻極度隱忍,不加以報復。這個成語和一個人有關,就是婁師德。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婁師德字宗仁,留在史書中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事事忍讓。據《唐書》記載,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為代州刺史,興致勃勃地來向哥哥辭行。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時候,弟弟問哥哥還有沒有什麼要交代的。婁師德語重心長地詢問道:「我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你現在又要去當州官,我們兄弟可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了。但是,我們榮寵過盛,必定有人暗自忌恨,對此你有什麼對策嗎?」

  弟弟當然對哥哥很了解,馬上說:「我是這樣打算的,假如有人往我臉上吐唾沫,我一定會自己擦乾,決不和人計較。請哥哥指點,不知這樣做行不行?」按說這已經夠聳人聽聞的了,沒想到,聽完兄弟的話,婁師德神色憂慮地說:「你的做法正是我所憂慮的!」

  弟弟本想被哥哥表揚幾句,沒想到哥哥根本不以為然,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連忙請教:「那應該怎麼辦呢?」「怎麼辦?我的意思是不擦!你想啊,別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了你的臉上,你卻一擦了之,別人的快感還從何而來?別人既然沒有了快感,那他一定還會繼續記恨你的。我的建議是,別人往你臉上吐唾沫,你不應該自己擦掉,而應該等待自然風乾。在這個過程中,你還應該保持微笑!」弟弟頓時無語,暗忖道行尚淺。

  婁師德到底做沒做到「唾面自乾」,我們不得而知,因為他貴為一朝宰相,敢往他臉上吐唾沫的人估計沒有。但是婁師德的謙讓的確是出了名的。除了謙讓,他的肚量大也被廣泛傳頌,以至於後人經常說他是「宰相肚裡能撐船」。

  長壽二年時,婁師德已經六十四歲了,身材又比較胖,因此行動遲緩。與李昭德一起入朝,李昭德大步流星,而婁師德踽踽而行。李昭德幾次停下來等他,終於等得不耐煩了,不禁罵罵咧咧:「你真是個鄉巴佬!」婁師德一點兒不生氣,反而笑著說:「我本來就是鄉下人,如果我不是那誰是呢?」李昭德反而不好意思了。李昭德這個名字是不是看著眼熟呢?沒錯,他就是那個被來俊臣誣陷,和來俊臣同一天被處死的人,詳情見酷吏一節。

  婁師德與狄仁傑的關係,說來頗為感人,大有高山流水的君子之風。

  婁師德和狄仁傑同為宰相,但兩個人的能力卻有差別。狄仁傑出類拔萃,婁師德卻顯得有些平庸。婁師德是個謙謙君子,從來不和任何人發生矛盾。盛氣凌人的狄仁傑卻看不慣婁師德,因此,平時擠兌起來不遺餘力。

  而婁師德是個「唾面自乾」的人,任憑狄仁傑怎麼欺負,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也沒什麼怨言。最後,連武則天也看不下去了,只好親自出面做狄仁傑的工作。

  有一天,散朝之後,武則天留下狄仁傑,閒聊一會兒之後,武則天單刀直入問狄仁傑:「我這麼重用你,你知道是為什麼嗎?」狄仁傑答得很乾脆:「我是一個從來不知道依靠別人的人,而皇上您重用我,一定是因為我的文章出色外加品行端方。」

  武則天笑而不答,隨即讓侍從取來檔案,對狄仁傑說:「那你就自己看一下裡面的東西吧。」檔案打開了,十幾封寫給皇上的推薦信呈現在狄仁傑面前,這些推薦信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推薦狄仁傑擔任重要職務;而且作者也只有一人,就是婁師德。狄仁傑看後半晌無語,無地自容:原來自己能有今天,全是婁師德的大力推薦。自己不領情也就罷了,還瞧不起他的懦弱,擠兌婁師德。而更令他慚愧的是,婁師德從來不居功自傲,向他示好,一直默默承受冷嘲熱諷而不做任何解釋!

  這件事對狄仁傑是個不大不小的打擊,讓他反思自己走過的歲月。

  隨著人生經歷的不斷豐厚,智慧的不斷累積,久經官場的狄仁傑慢慢變得老辣起來,連讓人聞風喪膽、心狠手辣的來俊臣也不是他的對手。

  狄仁傑官居宰相慢慢走紅之時,也正是陰謀家武承嗣躊躇滿志之日。

  滿朝之中,武承嗣誰也不放在眼內,唯一擔心的就是狄仁傑。他認為狄仁傑將來一定會成為他被立為太子的最大障礙。因此,他指示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人謀反,並隨即將狄仁傑逮捕下獄。

  當時的法律中有一條是:「一問即承反者例得減死。」即一個人主動承認自己有謀反罪可以減輕罪行。來俊臣逼迫狄仁傑承認「謀反」,狄仁傑馬上予以承認:「謀反是事實!仁傑為唐室忠臣,情願受死。」然而,連死都等閒視之的狄仁傑,面對要他牽連指控別人的威逼利誘,寧願以頭觸柱也不屈從。

  來俊臣知道這類人的德行,也就不再逼迫他咬別人,最關鍵的是他得到了狄仁傑的口供。來俊臣滿心歡喜,也就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誰知,老練的狄仁傑只是用這招來麻痹來俊臣。隨後,他偷偷寫了上訴材料,放在自己的棉衣中。然後請獄吏送給自己的家人,並再三叮囑一定要轉告家人:現在天熱了,將此棉衣改成單衣,再送來給我穿。由於他素有賢名,獄吏之中也有敬重他的,因此家人很快就收到了棉衣。

  狄仁傑的兒子聽了老爸托獄吏轉告的話,覺得頗為蹊蹺:現在雖然不是隆冬,但穿棉衣也不會熱的,況且老人家更應該穿暖些;就算想穿單衣,直接讓我們送去不就行了?何必把棉衣改成單衣呢?越想越不對,就按照老爸的話拆開棉衣來看,頓時恍然大悟。

  他不敢耽擱,馬上將上訴材料轉到武則天手中。於是,武則天親自召見狄仁傑等人當面詢問他們:「你當初為什麼承認謀反?」狄仁傑平靜地說道:「假如我不承認,估計早就死在來俊臣的皮鞭之下了,怎麼能再見到皇上呢?」

  狄仁傑憑藉自己的機智逃過了一劫,從此就和武承嗣成了死對頭。

  狄仁傑的招數和滑頭,讓敵人毫無辦法。他既不像褚遂良那樣哭天喊地,以死勸諫,也不會無恥無良做縮頭烏龜;既能堅持原則,又能通達權變。當時,讓武則天困擾不已的就是立儲問題,江山要么姓武,要么姓李。狄仁傑依然沒有「聲嘶力竭」,而是「旁敲側擊」。

  某日,武則天對狄公說:「昨天我夢到一隻羽毛豐麗但兩翅俱折的鸚鵡,這又說明什麼啊?」

  「武是陛下的姓,這隻鸚鵡就是陛下啊。摧折的兩翼就是陛下的兩位愛子。如果陛下起用兩位皇子,就會雙翼復振了。」學富五車的狄公信口胡謅幾句,簡直不要太容易。

  旁邊不善言談的老宰相王及善一聽,正中下懷,頓時笑得見牙不見眼,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對呀對呀,一定是這個意思,天意啊天意!」

  武皇眨眨眼睛,似乎無奈地點了點頭。其實,她心裡何嘗不知道人心向背,思前想後,已經決定還位給李唐皇室了,只不過怕傷了武家子弟的心,編了個夢境,讓朝臣們說出來罷了。

  狄仁傑還利用自己掌政的機會,儘量提拔一些忠於李唐的才學之士上位。他先後引薦了姚崇、桓彥范、敬暉等數十人,史稱「天下桃李,悉在公門」。成語「桃李滿天下」就是這麼來的。後來策劃神龍政變逼武皇讓位的五位主謀,有三位是之前狄公推薦的,即張柬之、桓彥范、敬暉。

  在狄仁傑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任和敬重,已經到了其他人望塵莫及的程度。

  譬如,武則天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很少直呼其名;還曾多次告誡朝中官吏:「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他對狄仁傑可謂優渥有加;允許狄公覲見時免於跪拜,稱見到狄公下拜她也會感到疼痛,「每見公拜,朕亦身痛」。

  不過八卦愛好者們大可不必過於激動,唐朝皇帝說起這類話來一向不嫌肉麻。太宗皇帝就曾說過魏徵是他的鏡子,李勣是他的長城;李靖好比他的兄長,無忌好比他的兒子;一日不見馬周,就會想他想到骨頭裡……總之大家都很感性,甜言蜜語一籮筐,總要哄得人高高興興替自己賣命。武皇素來強橫,這方面有所欠缺,大概狄仁傑確實比較有人格魅力。

  然而年邁多病的狄公仍然不勝負荷,久視元年(700年)九月,一代名相狄仁傑溘然長逝,終年七十一歲。

  女皇第一次難過得老淚縱橫,她嘆息一聲:「朝堂空矣!」

  她對狄仁傑的了解與信任是長期建立起來的,一時之間,哪有如此得心應手的臣子可以代替?此後朝中有大事,群臣不能決時,還是要來煩她。每當此時,武則天不由得長嘆:「天何奪我國老如此之速!」

  武則天為之廢朝三日,追贈文昌左相,諡號文惠。後來中宗即位,又追贈狄仁傑為司空,睿宗時追贈梁國公。

  狄仁傑兩度拜相,加起來不過三年多時間,名氣卻超過武周朝任何一位宰相,身前身後都廣受讚譽,配享太廟,可謂人臣之極。或許他唯一的遺憾就是不曾親眼看見李唐復國成功吧!但作為武皇的頭號寵臣,也許他同樣不忍目睹武周的終結。

  他沒有辜負武皇,因為他只是因勢利導地幫助她選擇了一條最明智的道路;他也沒有辜負李家,為他們做到了一個臣子所能做到的一切。既未負情,也未負義,俯仰無愧,善始善終,堪為人臣楷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