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武則天傳奇> 第九十二回飽受壓榨契丹起事後方起火突厥倒戈

第九十二回飽受壓榨契丹起事後方起火突厥倒戈

2024-09-29 12:05:00 作者: 暮淺安

  有時候,讓別人開心是最大的本事。在朝廷上,女皇煩心的事太多了。武周政權建立後,她感到整個西域過於闊遠,不易管轄,遂於長安二年(702年)把天山以北地區從安西都護府劃出來,另置北庭都護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安西四鎮(即碎葉、龜茲、于闐、疏勒)自垂拱二年(686年)起為吐蕃所占。武則天深以為恥,於長壽元年(692年)遣王孝傑等大破吐蕃,恢復了四鎮。

  而北邊也不太平,小小的契丹竟然掀起「營州之亂」。

  契丹在唐代還是一個勢薄力單的小部族。武周的封疆大吏個個兩眼望天橫著走路,從不把治下這些「野人」放在眼裡,便宜一定占盡,死活不關他事。營州都督趙文翽就是其中的典型。

  萬歲通天年間(696年),天下大旱,契丹也遭遇饑荒,趙大都督不僅不賑濟災民,且驕慢剛愎,視酋長如奴僕隨意打罵,契丹首領李盡忠不堪其辱,與妻兄孫萬榮商量之後決定起兵反叛。李盡忠自稱「無上可汗」。這是契丹歷史上首位自稱可汗的人。

  他以孫萬榮為將,殺趙文翽,攻占營州,旬日之內擁兵數萬,進逼檀州,朝廷震動。如果說這些還不夠刺激的話,他們拉起的造反旗幟算是把武皇徹底雷翻了:「何不歸我廬陵王?」儼然要為被武皇廢黜的李顯申冤出頭的模樣。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無論有多么正當的理由造反,都不能被當權者容忍。根據武則天的一貫作風,先文斗後武鬥,第一步就是把李盡忠改名為「李盡滅」,孫萬榮改為「孫萬斬」。然後欽點曹仁師等二十八名將領發兵征討,簡直就是二十八星宿下凡,擺出了一幅不踩死你也要嚇死你的架勢。這二十八名將領中,有位現在還不太出名的靺鞨人李多祚,是裴行儉經略西疆時一手提拔起來的副將,後來做到上柱國的位置,成為第一位封王的異族將領。另一方面,以她最看好的武家子弟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屯邊,以備契丹。

  當年八月二十八日,周軍與契丹軍在硤石谷交戰,幾乎全軍覆沒。史書上詳細記錄了這次敗仗的前因後果。

  在此之前,契丹破營州的時候,俘虜了周軍士兵及其家屬數百人,關在地牢里。聽說周兵快要殺到,李盡忠便使了個奇謀,他派人對那些俘虜說:「我們這次造反是因為饑寒交迫,不得不反。只要大軍一到,我們就投降。」然後把那些俘虜放出來,讓他們吃稀飯,又對他們說:「如果再繼續養著你們,我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了。殺了你們又不忍,所以把你們放了。」

  上了當的俘虜在逃回幽州(今北京一帶)的途中遇上周軍,把自己所見所聞一一上報,各位將軍貪功,也不去核實一下,爭先恐後地向營州進發。

  到達黃獐谷(即河北省盧龍縣之西硤石谷)時,遇上些主動來投降的老年的契丹人,又看到道旁被丟棄的老牛和瘦馬。投降的契丹人還說:契丹軍聽說周兵大集,都要逃走。這下曹仁師和張玄遇完全掉進了圈套,把步兵留在後面,率輕騎兵冒進,趕赴硤石谷。很自然的,契丹人伏擊了周軍,活了曹仁師、張玄遇、麻仁節等人。周軍大敗,只有少數人逃回。

  李盡忠還不滿意,他從被俘的將軍身上搜到印信,偽造命令:周軍後軍全速進軍營州。然後強迫那些沒骨氣的將軍親筆署名,讓人送給後軍總管燕匪石。燕匪石帶領後軍晝夜行軍,以疲憊之師迎戰以逸待勞的契丹軍。結果可想而知,後軍也全軍覆沒。

  消息傳到洛陽,則天皇帝狂怒不已,當年九月下詔:「天下繫囚及庶士家奴驍勇者,官償其值,發以擊契丹。」命令將囚犯釋放,奴隸們由政府贖身為自由人,將他們組織起來當兵打仗。同時命令建安王武攸宜為右武威衛大將軍,擔任清邊道行軍大總管。

  一戰而捷,契丹軍心大振,士氣高昂,於是北結突厥,約定共謀武周。契丹占崇州,突厥奪涼州,連戰皆克,兵鋒銳甚,勢不可擋!

  沒想到突厥可汗默啜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臉皮巨厚,想想還是大唐腰更粗,於是暗地裡又聯絡大唐,說,不用怕,有了機會就看我的吧。

  第一次機會很快就來了,這年十月,李盡忠病死了,孫萬榮繼承了他的部眾。默啜趁機襲擊松漠,把李盡忠和孫萬榮的老婆一網打盡。武則天大喜,封默啜為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

  孫萬榮丟了老婆,化悲痛為力量,誓言報復。他收集舊部,重振軍力,派手下人駱務整、何阿小為前鋒,攻陷冀州,宰了刺史陸寶積,屠殺官民數千。

  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則天皇帝決定重新啟用婁師德和王孝傑為將。封婁師德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又封王孝傑為清邊道總管,蘇宏暉為副總管,發兵十七萬攻打契丹。

  王孝傑很想一雪上次敗於吐蕃之辱,不免貪功,進了敵人的圈套。

  戰場上,契丹軍與大周軍一接觸,就開始敗退。王孝傑窮追不捨,追到了東硤石谷。一邊是懸崖,一邊是險峻的山道,契丹回兵再戰。王孝傑兵力單薄,被契丹人馬迫上懸崖,墜谷而死,兵將幾乎全軍覆沒。後軍副總管蘇宏暉見狀,連忙引軍撤退,還是先保全這支軍隊為上計。

  則天皇帝得到王孝傑戰死的消息,十分悲痛,追贈王孝傑為耿國公。又派出使者,準備對臨陣脫逃的副總管蘇宏暉軍法從事,但在使者到達之前,蘇宏暉已經打敗了契丹,得以免死。

  王孝傑死後,武則天重整旗鼓,這次「千挑萬選」補充上去的是河內王右金吾衛大將軍武懿宗。

  武懿宗是武士彠三兄武士逸的孫子,身材矮小,面目可憎,無論多麼尊貴的頭銜都顯不出相應的威風來。在他身上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

  有一天,他在朝堂前遇到了剛剛七歲的楚王李隆基(即後來的唐玄宗,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也來入朝拜見武則天。武懿宗故意無禮,七歲的李隆基大聲申斥他說:「這是我家朝堂,你為何如此無禮?」武懿宗無話可答,只能匆匆退在一旁。武則天知道後,對李隆基十分讚賞,親自召見他,並賜給這孩子很多東西。

  像這麼一個毫無威儀,對一個小孩子先無禮,後退避的人,武則天能指望他做什麼呢?這一點武則天似乎看出來了,還是老規矩,她會派一個有能力的副手;同時任命婁師德為清邊道副大總管,右武威道衛將軍沙吒忠義為前軍總管,領兵二十萬擊契丹。

  勉勉強強地上路之後,武懿宗帶領軍隊好不容易到了趙州。聽說契丹將領駱務整帶著幾千名騎兵快到冀州了,武懿宗身為二十萬大軍的統帥居然怕得要逃命。有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勸他說:「契丹人沒有輜重,只靠搶東西來維持軍隊生計。如果我方先行拒守,契丹人缺少糧食,自然會退走。這時再出軍追擊,必獲大勝。」

  不過,武懿宗就連派出小股隊伍出戰的勇氣都沒有,主動撤到相州。這還不算,為了快速逃跑,把大量糧食、武器拋棄,這些東西都落入了契丹人手中。他們在不設防的趙州城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就在這時,那個暗中抱著大唐粗腿的突厥可汗的第二次機會出現了。

  之前,孫萬榮打敗王孝傑之後不久,在柳城西北四百里的地方築城,把老弱婦孺留在那裡,搶來的糧食、武器也都留在那裡,自己引精兵圍攻幽州城。

  他派使者去聯繫老搭檔默啜。默啜聽了很高興,賜給三名先到的使者緋袍,以示獎勵。這時另外兩個使者到達,默啜認為他們兩人遲到,很不高興,命令處死他們。兩名使者奮力求生,他們交換了一下眼色,達成默契之後,同時請求說:「請讓我們說一句話,再處死我們也不遲。」

  這二位把契丹的高級軍事機密傾囊而出——契丹後方空虛。默啜聽後大喜,馬上殺了先來的三位使者,轉而賜給後兩位使者緋袍,讓這兩位「契奸」為嚮導,發兵攻打契丹的新城,新城陷落。

  此時,孫萬榮正在與神兵道總管楊玄基對峙。後方陷落的消息傳來,孫萬榮軍心大亂。默啜與楊玄基前後夾攻,契丹軍大敗。孫萬榮只與一個僕人逃到潞水之東。他的僕人略一遲疑,拔出刀來,一刀砍下了他的首級,投降大周。

  為時一年的營州之亂終告平定。為了慶祝這傷亡慘重、來之不易的勝利,武皇宣布大赦天下,改元神功。

  戰爭結束後,六月二十七日,武則天命令武懿宗、婁師德及魏州刺史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哪知,這個對契丹人畏之如虎的武懿宗,對比他更弱小的、以前被契丹協迫、現在重新來歸的百姓卻異常狠毒,竟然將他們活活剖腹取膽。更離譜的是,他還向武則天上奏,準備將跟隨過契丹的河北百姓全部族誅。還好在左拾遺王求禮的堅決反對下,武則天沒有接受武懿宗的提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