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幼稚皇后厭勝失勢狠辣昭儀扶搖直上
2024-09-29 12:02:01
作者: 暮淺安
這一次,武則天要炮製一個真正的刑事案件。
武則天這次晉升受阻,她非但沒有氣餒,反而有了更強硬的決心,那就是徹底打倒王皇后!
只有整倒她,我才有可能當上皇后。只有整倒她,她才沒機會報復我。這聽起來有些殘忍,但熟知歷史的武則天明白:自古皇家流過多少無辜的鮮血?政治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為了生存,她也要如此。
既然上次成功了,武則天決定還是通過嫁禍的手段來達到目的。永徽六年(655年)六月,武則天再次發難,指使左右報告皇帝,說王皇后和她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共行厭勝。
所謂的厭勝,是古代的一種巫術。就是假如你對某人恨之入骨,可以先就地取材,木頭、紙、布料、泥巴、麵團都可以,然後把某人畫成圖像,刻成木雕,做成布娃娃,或剪成紙人,或捏成泥雕和面雕,諸如此類。第三步就是在上面寫上他的姓名、生辰八字。然後在其致命部位釘釘、扎針,有點類似於護士的練習手法。再在神靈面前詛咒其不得好死。比如《紅樓夢》中趙姨娘和馬道婆,就共同實施過這種巫術。古代人迷信,相信這樣做確實可以通過冥冥之中的感應和信念加害於人。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在法律上,厭勝列於十惡重罪之五的不道(即背違正道,陰行不軌),屬不赦之罪。若對象是尊長或皇帝,罪當處斬。
史書關於此事的記載又有三個版本。
《舊唐書·高宗廢后王氏傳》記載:「後及良娣蕭氏遞相譖毀。帝終不納後言,而昭儀寵遇日厚。後懼不自安,密與母柳氏求巫祝厭勝。事發,帝大怒,斷柳氏不許入宮,後舅中書令柳奭罷知政事。」也就是說,當初王皇后和蕭淑妃在李治面前說武則天壞話,李治非但不採納,反而越來越寵愛武則天。王皇后很害怕,她深感不安,於是和母親合謀厭勝。事情敗露後,李治大怒,命令王皇后的母親柳氏不得入宮。就是說王皇后的最終被廢,是她自找的。
《資治通鑑》則直接認為是武則天誣告王皇后厭勝,「武昭儀誣」,事情就完全改變了性質,是說武則天「誣」王皇后和母親詛咒皇帝和她快死亡。但是,司馬光既言武氏之「誣」王皇后,又引證了《舊唐書》之說,言王皇后看到高宗不再信任自己,後位岌岌可危了,才「不自安」而做出那個自掘墳墓的愚蠢行動的。司馬光模稜兩可,後人也難定論。
《新唐書·高宗廢后王氏傳》的細節與《舊唐書·高宗廢后王氏傳》大致相同,但也提出了武則天誣陷王皇后的觀點。
根據這三個版本的史料,王皇后到底有沒有行厭勝之法?她厭勝的對象是誰?
武則天嫁禍過王皇后一次,王皇后差點被廢,她從心底恨透了武則天。所以,她把武則天作為厭勝對象,也不是沒有理由。
為什麼說王皇后母女厭勝的對象不太可能是李治呢?這個很好理解。王皇后雖然被李治冷落,她也怨恨李治,但不至於恨到李治死。如果她恨死了李治,那麼她就沒了依靠,就失去了一切。因此,她沒有恨李治死的理由。另外,作為皇后,她是懂得法律的,做事也是有分寸的。她可以把武則天當作厭勝對象,但絕對不會把李治當作厭勝對象。這就跟現在發現丈夫找小三的婦道人家都不會追究丈夫,而去大鬧小三的心態一樣。
綜合上面的分析,王皇后母女應該是把武則天當作厭勝對象。武則天很快知道了這事,她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但她覺得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絕好機會,一個可以嫁禍王皇后的絕好機會。於是,她靈機一動向李治報告,說王皇后在詛咒「我們」。這樣做就是為了拖李治下水,讓李治跟她站在一個戰壕里。
這件事,讓王皇后失去了李治對她的最後一絲愛和信任。無論她多麼冤枉,無論李治心裡是否懷疑過,一旦愛沒有了,就等於失去了男人的信任。所以,不能認為武則天的手法多麼高明,根子還在李治這裡,李治廢掉皇后的想法更加堅定了。
不過一日夫妻百日恩,不管李治多麼不喜歡王皇后,但一時間,該怎麼辦他還沒有拿定主意。他從小到大幾乎沒做過傷害別人的事,所以這次,將信將疑的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王皇后。
李治權衡利弊,沒有敢按照刑事案件處理。只是把王皇后幽禁於宮中,禁止王皇后的老媽魏國夫人柳氏入宮,又貶王皇后的老舅中書令柳奭為遂州(今四川遂寧市)刺史。
這個柳奭還真是流年不利:去年,小公主死亡事件後,迫於壓力自請罷相,從中書令變成了吏部尚書;今年,堂堂朝廷大員轉眼就成了刺史。就這,日後武則天也沒給一星半點死灰復燃的希望。
這還沒完,因為王皇后的牽連無辜降罪後,在被貶的途中又被冠以「漏泄禁中語」的罪名,接著被貶到榮州(今四川榮縣)擔任刺史。他究竟泄露了什麼國家機密呢?據說在驛路酒鋪中泄露了武昭儀曾是先帝侍妾的宮中隱私,憤怒的李治當然立馬還以顏色。
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山水迢迢路遙遙,王皇后和家族的聯絡被切斷了。強大的外朝勢力由此出現缺口。
此時的王皇后已經完全成了待宰羔羊。同年九月,直言進諫反對廢后的顧命老臣褚遂良被貶出京。十月,下詔廢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立武氏為後。這年年底,王、蕭二人被處死,親戚並流嶺外。次年正月,武皇后之子李弘被立為太子。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一連串的舉措疾如閃電驚雷,不僅整個後宮徹底改觀,也震動了大唐朝廷。出手穩、准、狠,沒人看見她是怎樣出手的,對手未及反應便已人頭落地,這就已經註定了大唐未來五十年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