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字貪看問妾家
2024-09-29 11:57:50
作者: 陸幸生
冒襄在回顧他和董小宛相處的歲月,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愛,是在歲月的磨礪中逐步加深的。開始時作為世家公子的小冒也並不是對這位名妓很上心,有些承諾多半是三心二意的並不當真。因為時下那些有些文化、有些財富的公子哥兒,多半以廝混青樓,周旋於多個名妓之間以為身價。青樓名媛們也以結交權貴和公子哥兒們自詡高貴。至於文人豪客在酒色和財氣刺激下,頭昏腦熱性情勃發之時做出的承諾在回歸現實,置身宗法制度下後,多半會屈從父母或者家族意志而皈依傳統家庭,去做出血統純正的妥協,即使娶妾也要講究門第和出身的。
小冒多半和許多富家公子一樣,也就是在追逐功名的漫漫長路上,為了慰藉旅途的寂寞或者科考落榜的失意,在人生躑躅中尋找某種精神慰藉而已。這種慰藉如同拋出去的誘餌,迎來的不僅是一尾錦鯉,而是多如過江之鯽。畢竟身份地位財富是誘惑人的,對於不甘於貧困,身為下賤,心比天高,且有著不俗文化追求的名妓而言,都有著改變身份,追求人生幸福的欲望,那就是脫離樂籍跳出青樓,重新尋找自己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正常生活。就如同馮夢龍筆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杜十娘,她們的追求很認真,並不帶有遊戲色彩。在那些世家子弟看來卻是自己多彩人生中某種感情上的逢場作戲,他們是此種場合的高手老手。
請記住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當年冒辟疆一方面追逐著董小宛,一方面又在取悅於陳圓圓,並不斷在其他艷妓中周旋。而兩位青樓女性對待他都非常誠心認真。作為有婦之夫的官宦子弟即使可以納妾也並不打算與一位教坊名妓永結百年之好的。迎娶一位出身卑微的妓女回家畢竟不是光彩的事情。在冒董相愛的過程中,小冒始終是猶豫再三,百般躊躇,而小董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是比較主動和有意識接近,並完全有著託付終身意思。
小董只是在成為小冒小妾之後,他才感覺到了彼此相知相愛得如魚得水不可或缺。以至於小董的英年早逝,處身於戰亂流離充滿家國讎恨的冒辟疆更是感覺到了小董的冰清玉潔般的梅花品格。作為委身於心儀男子的小妾,董小宛幾乎將全身心投入對於丈夫及其家庭的照顧和文學事業的輔佐。
相比較而言,不能不說底層女子出於天性的美好品質比之富家公子出身的冒襄自私、高傲、無情無義要高出許多倍。這本身就是對於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體制的批判。儘管這種依附於政治權力和財富的妾身意識並不足道,但她追求幸福的初衷依然是基於對於冒襄人品才華的欣賞。而那些有才華且家資殷實豐厚的公子哥兒周旋於諸多漂亮的青樓女子之間在當時是正常的,並不受到社會輿論的更多譴責,世風如此,作為想要改變自己卑微身份的青樓女子董小宛也難以免俗。
小冒在《影梅庵憶語》中寫下那些美麗深情的文字,開我國憶語體文學之先河,《憶語》中所娓娓敘述的各種生活細節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回憶才如同流水那般顯得明淨而悠長,那是愛的思緒帶著一代才子熾烈欲望的詩意張揚。董小宛也就如同曹植筆下的洛水女神那般隨高漲秋水而熊熊燃燒,所謂的冒董之戀成就了明末一段才子佳人的美好姻緣,可以說一把大火燒到今天,依然能夠引發人們諸多美好的想像。
董小宛聰明靈秀、神姿艷發、窈窕的身材,貌美如同嬋娟,即使在秦淮舊院也算是第一流的人物。士林中的一流人物和教坊中的頂尖級美女、才女相比較,還是出身底層的美女更接地氣。董小宛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1639年結識復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心力交瘁,猝然去世。與其交往的名士除冒襄外,還有東林巨擘,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錢謙益、劉履丁、方以智、吳應箕、張岱、侯方域等。明末的文章大家幾乎都出入在他們美好的故事裡,演繹著一段在中國歷史上名士和名妓充滿詩情畫意而又不失悲壯悽美的佳話。
冒辟疆在《憶語》中充滿深情地追憶:董小宛原籍在南京的秦淮河畔,後來遷徙到了蘇州。在風塵中雖然艷名高張,然而,利用姿色招蜂引蝶贏取名聲,漁獵錢財,並非其本色,多半也是環境和生活所迫,最終還是希望過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自從捨棄了一切,跟隨了冒襄,進入冒家門,她的智慧、才氣、見識等種種美好的品質才突破美麗容貌的軀殼,逐步顯露出潔淨高蹈的蘭心蕙質來。小宛和冒襄共同生活了九年,她與冒府上下內外大小老少,從沒有發生過糾紛,可以說親密無間;她輔助冒襄著述從來都不計得失,逃避困難;她幫助冒襄的大太太佐理家務,認真學習女紅針線等活計,從來都是精益求精;在家中,她總是親自打水舂米做飯,以及冒襄在逃難途中患病的時候,她都是不避艱難,在她的精心照料之下,使他的病很快化險為夷。平時再苦再累,她總是含辛茹苦而又快快樂樂如飲甘泉般地生活著。在冒襄看來,他們兩人同甘共苦共患難如同一人。如今她猝然逝去,他恍惚覺得她並沒有離他而去,仿佛覺得是自己的靈魂已經離開肉體隨她而去!他看到自己的夫人蘇元芳煢煢孑立,手足無措,也像是丟了魂似的無所適從。上下內外大小之人,都為小宛的離去感到悲痛不已,大家都認為這樣的女子不可能再得到。她的聰慧和淡泊之心,難等可貴,聽者無不感嘆惋惜,都說文人義士的品格難與她的品性相媲美。
冒襄在寫到他和小宛認識的經過時充滿著感情,且小宛本身飄然若仙,對待這位落第的世家子弟不卑不亢,一波三折也使他心生仰慕之心,也寄託了諸多美好的憧憬。
乙卯年(崇禎十二年,1639年)的初夏,小冒去南京應試,方以智悄悄對他說:「秦淮河的佳麗中,有一美女如同西王母侍女雙成那般美麗,年齡正值桃花灼灼盛開的季節,才華美艷卻為當時第一。」於是他專程去拜訪她,她卻因為厭惡輕視綺麗繁華,攜全家去了蘇州。等到當年秋闈過後,他科舉落弟,情緒低落,去蘇州浪遊散心。鬼使神差使他情不自禁地屢次去半塘街訪問她,她卻一直逗留在湖南洞庭湖畔未曾回返。
當時與這位美姬齊名的有沙九畹、楊漪炤。他當時日日游於二者之間,就是在咫尺之遙而沒見到心儀已久的董小宛。當他即將要乘船返回如皋的時候,又去了一次半塘街,希望能夠見上小宛一面。她的養母外表清秀且賢惠通情達理,對他說:「你已來訪多次,我的女兒幸好在家,只是小酒微醺未及醒來。」
他等了一小會,她終於像是久處深閨的淑女那般款款而出。她在侍女攙扶下從小路緩緩移步於曲欄前,與他見面。驀然相見,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身處夢境之中,董小宛宛如洛水女神凌波而來,使他感到驚喜。此時的她,臉上暈染著淺淺的春色,兩靨微紅,面帶羞澀,眉眼中流泄出顧盼的秋波,真乃是香姿綽約玉色生輝,神韻出自天然啊。他在心裡感嘆道。因為她微有醉意,身體顯得有些慵懶,當時她一語未發。他感到驚喜且充滿著憐愛,因為她喝醉了酒,他只能深感遺憾地和她分手告別。這是他和她的初次相見,那時她才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