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晚明軼事:國難中的風花雪月> 第一章 理想的堅守和帝國的沒落

第一章 理想的堅守和帝國的沒落

2024-09-29 11:56:11 作者: 陸幸生

  一、王朝政治江河日下

  公元1644年(明崇禎甲申十七年),這一年發生了驚天動地的「甲申之變」。中國的歷史因為李自成農民軍攻入北京而改寫。不久,原大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擊潰農民軍,清軍長驅直入一路掩殺掃蕩南北,歷經十六朝的大明帝國分崩離析,而後清朝統治中國長達276年。

  滿洲少數民族統治者登上中國政治舞台,開創了一個新的王朝,民族在血腥和暴力的強行推動下,開始了融合,大清帝國在炮聲隆隆聲中,在殘酷的殺戮和嚴酷思想鉗制中粉墨登場。

  崇禎自盡煤山後,清軍長驅直入趕走盤踞京城的農民軍,繼續著燒殺搶掠,大明的官員士子們投降的投降,殉節的殉節,抵抗的抵抗。總之,不同人等選擇著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這些生死抉擇的背後就是鮮血淋漓的改朝換代,兵燹、屠戮和戰火書寫了無情的歷史。

  本章節來源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追尋大明帝國覆滅的軌跡,必須上溯到明代的成化和弘治年間,這是一條王朝沒落的曲線,這條曲線儘管還會有上升,但是總體趨勢是下滑的。

  1487年9月9日,成化二十三年秋,明憲宗朱見深駕崩,太子朱佑樘在父親病重期間監國理政了一段時間後,承繼大統,登上皇位,是為明孝宗,次年改元弘治。

  朱佑樘雖然被立為太子,卻也是苦孩子出身,因為他的母親只是廣西瑤族土司的女兒。她是在瑤民叛亂被鎮壓後,當成戰利品帶進皇宮成為宮女,並在朱見深一次偶然的巡幸中沾上了皇家雨露,生下了朱佑堂。

  此時正是萬貴妃專寵後宮的時期,這個萬貴妃也非等閒之輩,是朱見深的患難之交,情同姐弟或者是母子,這和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有關。是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鎮爭強好勝,輕率大軍,在土木堡迎戰瓦剌軍被生擒。九月為了穩定局勢,兵部尚書于謙等請郕王朱祁鈺監國,郕王自立為帝是為景帝。

  景帝自然是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的,原太子廢棄改任沂王,被迫搬出東宮。此時唯有比他大17歲的萬宮女不離不棄,對廢太子關愛有加,直到英宗被放回,遂有「奪門之變」,英宗取代景帝之位,復辟成功,朱見深又恢復太子之位。

  直到英宗駕崩,憲宗繼位,萬氏受封貴妃,兩人始終不離不棄,皆因為這對老少夫妻乃患難之中所建立的深厚感情。朱見深也算有情有義,一直專寵萬妃,甚至使得萬娘娘取代吳皇后而主掌後宮,凡有關宮中懷孕嬪妃無不遭到這位萬氏的迫害。

  在此之前,朱佑樘只是在宮中有良知小太監張敏和廢皇后吳氏的暗中庇護下,得以僥倖存活下來。在憲宗皇帝面臨接班人危機時,他被小太監張敏偶然提到,復又得到父皇關注,在危機四伏的後宮裡由奶奶周皇后盡全力保護了下來。在王朝大統承繼的大問題面前,憲宗皇帝才從這種病態的姐弟之戀中突圍出來,後來萬氏暴斃,其因不明,是否憲宗授意已成為成化朝宮廷迷案。廢后吳氏在死後因撫育太子之功被追封為聖德慈仁純孝皇后,改葬皇陵。

  女性在宮廷政治中只是點綴帝王生活的花朵,花開花謝,繽紛落英,皆為帝王玩物,推陳出新,原是尋常之事,是沒有所謂永恆愛情之說的。誠如當年天台營妓嚴蕊在應對理學家朱熹對其和台州知府唐仲友關係時回答新任提刑官岳霖所寫《卜算子》所言「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落花開自有時,總是東君主。」東君主只是男性社會最高代表帝王及其按照九層之塔封建等級分配女性的各級當權者。後宮佳麗三千人,原只是滿足帝王占盡天下美色的無止境欲望,本質上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臣」的帝王在性功能上肆無忌憚發泄的對象。及至發展到朱見深的孫子正德皇帝明武宗身上時,已經演變到窮凶極欲,像是公開隨地大小便那般無恥,到了性功能隨時隨地發泄的地步,已經完全不分宮內宮外了,那時帝王就成了野獸。

  君德盡失之際,也是王朝覆滅之時,王朝合法性的喪失,首先在於賴以支撐帝國的精神支柱——意識形態中綱常禮教的墮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