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富國強兵始稱帝
2024-09-29 11:52:20
作者: 朱宏
嬴政在重用李斯等人以後,更採用了李斯的建議,一面加強軍事力量,對關東六國實施攻擊;一面又遣游士到各國遊說,利用反間、收買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既弱化了六國的實力,又加強了秦國的力量。秦國東面的韓國是衰落得最明顯的國度,韓王見秦國強大起來,感到十分害怕,於是就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
論起來,韓非與李斯還是同學,都曾在齊國大儒荀況門下求學。戰國末年,韓非看到韓國一天天被削弱,而秦國卻一天天變強大,遂三番五次勸諫韓王,希望其振作起來,勵精圖治,發憤圖強。但韓王均置之不理,總是把韓非的勸誡當作耳旁風。韓非在韓國不被重用,只好「閉關修煉」,關起門來著書立說,撰寫了《韓非子》一書。韓非主張君主要實行權力集中,加強法治,順勢而為。後來《韓非子》傳到秦國,並在秦國上層引起很大轟動,秦王嬴政看後,也極為推崇。而韓非此次恰好被韓王派到秦國來充當使者,當他看到秦國軍隊列裝整齊,商貿流通市面繁榮,於是就上書給秦王嬴政,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而貢獻力量。熟料,這次秦王卻沒有見到這份奏章,當然也就沒有重用韓非。就在「當局者」迷惑之時,「旁觀者」李斯倒先著急起來,因為他素知韓非的能力遠遠超過自己,他擔心韓非一旦被秦王重用之後,出將入相,自己的相國位置將不保。於是對秦王旁敲側擊地說道:「韓非原為韓國的公子,處事必為韓國考慮,大王兼併東方六國,韓非肯定要助韓而損秦;一旦讓他回到韓國,必是『放虎歸山』,後患無窮,不如栽贓個罪名,就將他一殺了之,以絕後患,方為上策。」
秦王嬴政聽後,心中一時猶豫不決,畢竟他是韓國派來的使節。於是就命人先將韓非扣押於牢獄,日後再做打算。韓非鋃鐺入獄,感到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老同學下了套。自己此次是奉韓王之命出使秦國,滿懷熱情地給秦王上奏章,真心實意地為秦國統一大業做貢獻。怎麼就給投進了這暗無天日的地牢?
韓非在牢里,等了一天又一天,沒人來理他,沒人來看他,連找個人申辯的機會也沒有。想寫奏摺,沒有筆墨、竹簡;想見秦王沒有人帶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在這種悲憤加鬱悶的心情之下,他崩潰了,最終服藥自盡了。
秦王嬴政下令扣押韓非以後,心中糾結了數日,最後還是後悔了。都說兩兵交戰,不斬來使嘛!於是,秦王命人將韓非放出來。可是,當御史攜帶赦免韓非的聖旨,來到牢獄之中打開牢門時,才發現韓非已在獄中自盡了。秦王嬴政得到御史的報告,心中不由懊惱萬分,想到自己讀《韓非子》拍案叫好的情景,覺得自己錯失了一件無價之寶。恰在此時,魏國人繚也來到了秦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秦王嬴政一聽通報,便親自相迎,見其貌似韓非,風流倜儻,立刻以禮相待,並與他相談甚歡,大有一見如故之感。經過與繚的數次接觸,嬴政越發覺得他是人才,能力出眾,於是當即任命他為國尉。從此秦人便以尉繚稱之。
秦王嬴政重用李斯、尉繚等人後,一面不斷派兵攻打東方各國,一面派人拆散燕、趙聯盟,並攻陷了燕國十幾座城池。
燕國太子丹原在秦國做人質,見秦王嬴政決心兼併六國,又背信棄義地弄死了韓國使節韓非,還攻占了燕國十幾座城池,心中不僅害怕,而且對秦國恨之入骨,於是就偷偷溜回燕國,欲尋一武功出眾者刺殺秦王。
有一天,經人介紹,太子丹認識了劍俠荊軻,發現此人不僅有股子蠻力,與人比劍時,竟然輕輕鬆鬆就劈斷了碗口粗的櫸樹,而且還連續敵過數人,且毫無倦怠之意。於是,立刻將荊軻視為座上客。太子丹與荊軻吃同席,臥同榻,一連旬日。太子丹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將心中對秦王的憤恨和盤托出,並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雖然我想要和你長久相伴,恐怕已經難以為繼了,甚至是朝不保夕矣!」荊軻說:「即使太子不說,我也已經感覺到了,秦軍只要渡過易水,我們就大禍臨頭了。擒賊先擒王,要想阻止秦軍來犯,唯有刺殺秦王。為了太子,我願意兩肋插刀,冒死前往。但,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麼『見面禮』或憑證,我就無法接近秦王。現在燕國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為懸賞,來買他的頭顱。如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太子丹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於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
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於是私下裡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秦軍殺死或入宮為奴。現在聽說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麼辦?」
樊於期仰天長嘆,淚流滿面地說:「我每當想起這些就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麼辦法罷了。」
荊軻說:「我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解除燕國的憂患,報將軍的深仇大恨,怎麼樣?」樊於期於是上前問道:「怎麼辦?」
荊軻說:「希望得到樊將軍的首級來獻給秦國,秦王一定高興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脫下一隻衣袖露出一隻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齒、捶胸頓足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於是拔劍橫於肩上,自刎而死。
太子丹聽說了這件事,趕著馬車跑來,伏在樊於期的屍體上大哭,非常悲傷。但事已至此,沒有辦法再挽回了,就收拾安放好樊於期的首級,用匣子裝好,交給荊軻。太子丹又用一百斤黃金的代價,購得了趙國的「徐夫人匕首」,並叫工匠在淬火時,把毒藥浸到匕首上。後用人來做實驗,只要匕首割破一點皮膚,血沾濕了一點衣褸,人就立馬中毒而亡。於是太子丹幫助整理行裝,催荊軻上路了。燕國有個勇士叫秦武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於是太子又叫秦武陽做其助手。
然而,荊軻還在等待另一個武士,想同他一起去。那武士住得很遠,一直沒有趕到,荊軻也只好停下等候他。過了一陣子,他還沒動身,太子丹就嫌荊軻走得晚了,懷疑他有改變初衷和後悔的念頭,就又請求他說:「日子已經沒多少了,您難道沒有動身的意思嗎?請允許我先派遣秦武陽吧!」荊軻發怒,呵斥太子丹說:「今天去了而不能完成任務回來復命的,那才是沒有用的小子!
現在光拿著一把匕首,闖入不可意料的強暴秦國,恐怕凶多吉少,這也就是我之所以停下來原因,本想等待我的客人一同走,增加幾分把握。現在既然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請允許我告別吧!」
於是就出發了。
太子丹和他的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荊軻送行。到了易水邊上,祭過了路神,就要上路的時候,高漸離敲著築,荊軻和著節拍唱起了歌,還發出悲壯激越的顫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雄赳赳氣昂昂地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唱罷,轉身登車離去,不曾再回頭多看一眼。
到達秦國後,荊軻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慷慨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得了好處,便對秦王說:「燕王確實非常懼怕大王的威勢,不敢抗拒,願意全國上下都做秦國的臣民,排在諸侯的行列里,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只為能守住祖先的宗廟。他們誠惶誠恐,不敢自己來陳述,恭謹地砍下樊於期的頭顱和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盒子封好了,再由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並派使者來稟告大王。一切聽憑大王的吩咐。」
秦王聽了蒙嘉的話,非常高興。於是穿了上朝的禮服,安排隆重的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台階下,秦武陽臉色都變了,十分害怕,秦國的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來對秦武陽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北方蠻夷地區的粗鄙人,沒有拜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對荊軻說:「起來吧,取秦武陽所拿的地圖來!」
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到得秦王跟前,徐徐打開地圖,待地圖全部打開時,一把鋒利的匕首就露了出來。於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去刺秦王。然而,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時,秦王已經驚駭得臉都綠了,自己抻直了身子,猛地站了起來,掙斷了被荊軻抓住的袖子。秦王想拔劍抵抗,但佩劍太長拔不出來,就只好握住劍鞘。
荊軻拿著匕首追逐秦王,秦王就繞著柱子跑。秦國的君臣都驚呆了,由於事發突然,大家都措手不及。並且按照秦國的法律,侍立在殿上的臣子,不能帶一點兵器;那些宮廷侍衛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台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所以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促間就驚慌失措了。
這時,秦王的隨從醫官夏無且(j$)用他手裡捧著的藥袋投擊荊軻。秦王還在繞著柱子跑,倉促間驚慌失措,不知道怎麼辦。
侍臣們就說:「大王背著劍!大王背著劍!」秦王於是照著做,就拔出了劍,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便倒下了,著地前,他舉起手中的匕首,投向秦王,但沒有擊中,只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繼續砍擊荊軻,荊軻被一連砍傷了八處。
此時,荊軻已經知道刺殺不能成功了,便靠著柱子笑著,毫不在意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劫持你,以你為人質,逼使秦國與燕國簽訂契約,這樣,回去就好向燕太子交差了!」
秦王此刻驚魂未定,豈能再容荊軻說下去,立刻下令:「侍臣皆可上殿救駕!」於是,侍臣們這才紛紛上前,圍著已經動彈不得的荊軻,舉劍亂砍。秦王癱坐在皇位之上。此後幾天,他都頭昏眼花地老是看見荊軻的身影在眼前晃來晃去的。
荊軻早已經成為劍下之鬼,嬴政仍感心頭之恨難解,便命令大將王翦立刻率軍攻打燕國。秦軍於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燕國人少兵稀,自然不是秦軍的對手,交戰後即連連敗退,太子丹也在兵敗後與燕王喜一同逃往了遼東。秦王令秦軍窮追不捨,一定要將太子丹拿住。燕王喜被逼無奈,只得殺了太子丹,遣使帶著太子丹的首級到秦國謝罪求和,才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爾後,尉繚向秦王嬴政建言道:「韓國已被秦國兼併,趙國也僅餘代城一地;目前天氣寒冷,燕王已逃至遼東苟延殘喘,秦軍不如先用兵南方,消滅魏、楚兩國。」秦王嬴政聽後覺得有理,便派王翦之子王賁引軍十萬攻魏。
魏王聽說秦軍來攻,知道不是對手,於是就向東面鄰國齊國求救。齊王田建怕與秦國結怨,不肯出兵相救。於是,魏國在內外交困之下,只有堅守城池。王賁引軍十萬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待到魏國守城的軍士彈盡糧絕之時,才發起進攻。秦軍架起雲梯,個個奮勇攀緣而上,而魏軍守城軍士已經餓得手無縛雞之力,紛紛被無情殺戮。很快魏國就被秦國所滅,魏王君臣都被秦軍所俘虜,並被枷鎖串聯起來,押往秦都咸陽。
秦王嬴政見魏國已不復存在,便又動起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於是,秦王在大殿上,將文武大臣召集起來商議。他先問青年將領李信,攻打楚國需要多少兵馬。李信自負地答道:「二十萬足夠了。」
秦王又問老將王翦, 王翦則答道:「 楚國是個大國, 用二十萬軍隊攻打楚國,是遠遠不夠的。依臣估計,沒有六十萬恐怕不行!」
秦王聽後很是不悅,以為王翦懼楚怯戰,於是便諷刺王翦道:「將軍年歲已老,所以才如此膽小。我看還是李將軍說得對。」
當下,秦王就任命李信為將軍,引大軍二十萬,浩浩蕩蕩殺向楚國。而老將王翦見自己的建議不被秦王所納,便向秦王嬴政稱病告退,回頻陽東鄉老家休養去了。
果然不出王翦所料,李信率二十萬秦軍來到楚國,立刻就被楚國大將項燕率領的四十萬楚軍,三面合圍,打得大敗而歸,兵士死傷無數,僅將領就死了七個。
秦王聞得李信如此大敗,十分震怒,即刻便將李信革職查辦。
這時才回憶起,老將王翦所言,真是一語中的。事情既已如此,秦王也只得屈尊,親自來到頻陽王翦家中,懇求老將王翦出山,率大軍攻楚。秦王謙卑地對王翦說道:「上回是我錯怪了將軍,沒聽將軍的意見。李信果然剛愎自用,耽誤了國家社稷的大事。
此次,非將軍出馬不可了。」王翦見秦王屈尊而來,知道已經難以推辭,只得說道:「楚國地廣人多,發動百萬大軍也非難事。
大王定要我率兵出征也行,非得六十萬人馬不可,否則恐難取勝。」
秦王說道:「就依老將軍所言!但籌集六十萬兵馬及所需糧草,恐怕還需要時日。」於是,秦王費盡周章,給王翦湊齊了六十萬人馬和所需糧草。出兵那天,秦王嬴政親自到灞上為王翦送行,王翦老當益壯披掛上陣,率領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楚國進發了。
楚王得知秦國大軍壓境,領軍的是王翦老將軍,便令其老對手項燕為大將,率領楚軍前往邊境抵抗。兩軍對壘於秦、楚邊界,各自紮下柵欄和營帳。起初,項燕急於求勝,一再率軍士於秦軍陣前挑戰,但王翦卻嚴令屬下,不得出戰,且高掛「免戰牌」。
楚軍連吃十日「閉門羹」後逐漸放鬆了戒備,以為秦軍本次陳兵邊境,不過是因為上次兵敗而不服,想重新建立起威勢而已。然而,王翦得知楚軍已經懈怠,便採取偷襲的方式,一天夜裡突然向楚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就在這場戰役中,項燕與虞侃雙雙為國捐軀,楚國也被秦國消滅。
項燕戰死於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 年)。那一年,項羽剛十一歲,但他心中積壓的對秦王朝的仇恨,讓他瞬間長大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