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內平叛亂 外拓疆域
2024-09-29 11:43:09
作者: 姜若木
趙匡胤在開封坐上龍椅之後,實際上也就是控制著京城一帶。後周沿襲唐朝的舊制,任命了許多節度使,他們都擁有重兵和自己的稅收,在地方上具有很強的實力。這些節度使和趙匡胤一樣,都是武將出身。在趙匡胤稱帝之前,他們之間稱兄道弟,有的甚至還是趙匡胤的前輩。而趙匡胤登基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其中不免會有些人心生不服。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對於這些節度使的情況,趙匡胤心裡當然清楚。為此,趙匡胤特意將他們召來,一人一匹快馬,並佩戴了弓箭,皇帝本人也不帶隨從,一行人來至郊外一處樹林,坐下喝酒。趙匡胤站起來,從容地說:「現在此地沒有別人,如果你們中有誰想做皇帝就可以殺了我。」這些人聽後嚇得匍匐在地,趙匡胤連問了幾次,都無人敢應聲。趙匡胤於是喝道:「既然你們擁戴我做了皇帝,那以後就要恪守臣節,誰要再敢驕橫,定當不饒。」趙匡胤恩威並施,終於收服了這些人。
不過,地方節度使中也有個別不聽話的,比如潞州節度使李筠。他出生於太原,年輕時勇健有力,擅長騎射,後唐時應募為禁衛軍,由於作戰勇猛,他不斷得到提拔。後漢時李筠已升為博州刺史。郭威發動兵變,以周代漢時,李筠和趙匡胤一樣,積極擁立郭威,成為開國功臣。周世宗柴榮即位後,李筠自恃其盤踞上黨(今山西長治地區),轄有山西大片土地,居太行之脊,鎖河北河南之安危,經常截留中央賦稅,並大肆招納亡命之徒於帳下。世宗念他是先帝舊臣,倍加忍讓。
趙匡胤即位後就派使臣去拉攏李筠,並許他加官晉爵。但李筠並不領情,當時就要抗詔不從,在部下的苦勸之下,他才勉強下跪接詔。但在當晚設宴款待朝廷使節時,李筠突然命人捧上周世宗的畫像,當著宋使的面拜倒在像前,痛哭流涕。
北漢國主劉鈞聽說李筠對宋心存異志,就派人送信,約他起兵反宋。
此時,圖謀反宋的淮南節度使李重進也派了親信翟守珣北上,找李筠商談共同向宋進軍的事宜。李重進沒有想到翟守珣是個深明大局的人。翟守珣希望國家統一,人民能夠安居樂業,於是在途經開封時,他向趙匡胤告密。為了避免兩面受敵,趙匡胤隨即派翟守珣回揚州,勸說李重進「養威持重」,不要輕易刀戈相向。
建隆元年(960)四月,李筠在潞州(今山西長治)樹起了反宋旗幟。他發布宣戰檄文,數說趙匡胤篡周的罪狀,句句都戳到了趙匡胤的痛處。趙匡胤知道,如果不能平定李筠的反抗,那後周的地方勢力對新建立的宋王朝就不可能心悅誠服。他決定親率大軍出戰,儘快消滅李筠勢力。
李筠派使者到北漢,表示願意納款稱臣,請求其派兵援助。北漢王劉鈞見到書信,親自率兵南下,至太平驛(今山西長治西北)與李筠相會。
哪知李筠見到劉鈞儀衛寡弱,沒有帝王氣象,心中就十分懊悔。他雖然以臣禮拜見漢主,卻口口聲聲稱決不負柴氏舊恩。劉鈞與周世宗之間是有世仇的,見李筠這樣的表態,心裡自然是非常不痛快。這兩人互相猜疑,兩支軍隊自然也就不能協同作戰了。
李筠自以為是周朝的老將,京師禁軍又多是他的同僚或部下,心想所到之處,宋將必將倒戈相迎,實際上卻不是那麼回事。
五月初五,趙匡胤在長平大破李筠軍隊,斬首三千,首戰告捷。為防李筠敗退至澤州(今山西晉城),趙匡胤親率大軍向前推進。太行山地區路窄石多,不便大軍行動,趙匡胤以身作則,邊走邊將道路上的石頭放在馬背鞍上搬運開,眾將士自然也不敢怠慢,只用一天的時間就開拓出一條大路。宋軍進展神速,在澤州南大敗李筠3萬多人。同時,宋軍又在激戰中消滅了北漢的數千名援兵,斬監軍使盧贊,擒河陽節度使范守圖。李筠率領殘軍退至澤州,宋軍緊追不捨。為一舉拿下澤州,趙匡胤組織了「敢死隊」強行登城,澤州城破,李筠投火自焚而死。接著,趙匡胤又攻下潞州(今山西長治),李筠之子李守節投降。
宋·鎏金銀八角杯拿下澤州後,趙匡胤接著任命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職揚州行營府事,與王審琦一起討伐淮南節度使李重進。趙匡胤乘舟順汴河東下,在泗州(今安徽泗縣)登陸,直抵揚州。此時,宋軍石守信、王審琦等部已包圍揚州,趙匡胤親赴前線督戰,一舉將城攻破。李重進及家人在揚州城中自焚而死。
在平定了二李的叛亂之後,各路節度使不敢再輕舉妄動,紛紛聽從趙匡胤的調遣,宋王朝在原來後周的領土上穩定了局勢。
雖然內部政局得到了平定,但是在宋的轄區外,北邊有實力強盛的遼國和遼國控制下的北漢,南方有吳越、南唐、荊南、南漢、後蜀等割據政權。除去了境內的心腹之患以後,趙匡胤便把目光投向了境外。實際上,他是要把周世宗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繼續進行下去。最初,他想首先收服北漢,但朝內的文武官員卻不贊成,認為這樣做會遭到強盛的遼國的進犯,這對於新建立的大宋王朝來說,有害無利。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趙匡胤突然走訪趙普。在聽了趙匡胤說「欲收太原」的話後,趙普沉吟良久,然後說:「如果先削平南方諸國,之後再攻北漢,到那時,區區彈丸之地,已盡在掌握中。」趙匡胤聽了非常高興,這正是他這次夜訪趙普所要的答案,於是一個先消滅南方各個割據勢力,後消滅北漢的統一戰爭的戰略方針就確定了,即所謂「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略。
建隆三年(962)九月,割據湖南的武平節度使周行逢病死,他年幼的兒子周保權繼承其位,其下大將張文錶盤踞衡州(今湖南衡陽),乘機起兵造反,發兵攻占了潭州(今湖南長沙),企圖取而代之。周保權一面率軍抵擋,一面派人向宋求援,這就給宋太祖掃平荊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出兵機會。
宋太祖調遣兵將以討伐張文表的名義從襄陽(今湖北襄陽)出兵湖南。當時宋軍挺進湖南,要經過荊南節度使高繼沖割據的地方。北宋早就已經探明,這個高繼沖只有3萬軍隊,且國內政事混亂。乾德元年(963),宋軍兵臨江陵府,要求架道過境,高繼沖束手無策,倉皇出城迎接。等他再次回到江陵城的時候,發現宋軍已經布滿了大街小巷,他只好捧出三州十七縣的圖籍,表示歸順宋朝。
此時,湖南軍隊已經打敗了張文表的叛軍。宋軍卻不管這個,繼續向湖南進發,周保權這才意識到此次宋軍其實是衝著自己來的,他趕忙組織軍隊固守於朗州城,但無奈大勢已去,朗州很快城破,湖南全境落入宋軍手中。周保權躲到澧水南岸的一個寺廟裡,最終也被宋軍渡江擒獲。
乾德二年(964)十月,宋太祖以後蜀主孟昶暗中與北漢勾結企圖夾擊北宋為藉口,任命王全斌為統帥,率兵6萬分兩路向後蜀進軍。一路由王全斌、崔彥進率領自劍門(今四川劍閣北)入蜀,一路由劉光義、曹彬率領從三峽入川。
此時的後蜀君臣還在「天府之國」肆意揮霍。國主孟昶寵幸花蕊夫人,不理軍政,手下大臣更是不擇手段地搜刮民脂民膏。蜀軍士氣低落,全無鬥志。在宋軍的凌厲攻勢下,蜀軍三戰三敗,成都很快就落入宋軍的包圍之下。乾德三年正月,孟昶出城向宋繳械投降,後蜀滅亡。
在大軍攻擊後蜀之前,太祖就派人在汴水邊造了五百間房,說這是專為蜀主一家預備的。蜀主一家被押到汴京以後,太祖果然安排他們在那五百間房的府第中住了下來。不過孟昶沒在那兒住上幾天,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消滅後蜀之後,宋軍將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對準了南漢。開寶三年(970)十一月,趙匡胤命潘美為統帥,大舉進攻南漢。南漢後主劉負隅頑抗,但南漢許多優秀的將領都已經被劉殘殺,掌握兵權的幾個宦官根本不知如何打仗。南漢原有的大多數軍事設施也都已經毀壞失修,無法用來阻擋宋軍的進攻。潘美率領宋軍很快就攻陷了賀、昭、杜、連、韶等五州,大敗南漢軍十餘萬於蓮花峰下。至次年二月,進抵廣州,最後,劉也只能像後蜀主那樣走出都城向宋軍投降,至此,南漢宣告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