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錦繡天唐> 二、牛李黨爭,攪亂朝綱

二、牛李黨爭,攪亂朝綱

2024-09-29 11:41:45 作者: 姜若木

  在宦官專權的日子裡,朝廷官員中反對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擠打擊,不是被貶,就是性命不保,留在朝中的都是宦官的棋子。這些依附宦官的官員,又分成兩個派別——以牛僧孺為首領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首領的李黨,兩派官員互相傾軋,爭吵不休,歷史上把這次朋黨之爭叫做「牛李黨爭」。牛李黨爭是唐朝後期的重大事件,唐文宗曾感嘆地說:「去河北賊(指河朔三鎮)易,去此朋黨實難!」

  牛、李二黨的形成,與科舉制度有關。考生錄取為進士後,主考官與考生、考生與考生之間就形成了「座主」(主考官)、「門生」(錄取的進士對主考官的自稱)、「同年」(考生之間的稱謂)的社會關係,這種社會關係成為其以後在官場上拉幫結派的基礎,而兩黨的上層人物亦在其中。牛黨的主要成員有牛僧孺、李宗閔、楊汝士、李逢吉、楊嗣復、楊虞卿、李仲言、李固言、杜綜、李珏等;李黨的主要成員有李德裕、趙郡、鄭覃、李紳、薛元賞、元稹、陳夷行、薛元龜等。

  牛、李黨爭在唐文宗大和年間最為尖銳。黨爭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地位和權力上。唐朝的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宰相是皇帝之下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人,因此,兩黨竭力爭奪宰相之位,誰獲得了宰相職務,這個黨就在朝廷里揚眉吐氣。唐文宗大和六年(832),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奉調至朝廷,文宗準備用為宰相。當時任宰相的李宗閔百般阻撓,但沒有奏效。京兆尹杜綜(牛黨成員)向李宗閔獻計,他說:「李德裕做官不是經過科舉考試,而是經『門蔭』做官,他為此深為遺憾。如果讓他當進士的主考官,他一定很願意。」李宗閔不同意。杜綜說:「不然任他為御史大夫如何?」李宗閔同意,因為這樣李德裕就當不成宰相。但後來事與願違,李宗閔被調出任江南西道節度使,而由李德裕任宰相。

  唐朝後期,翰林學士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任翰林學士者,不僅可以多和皇帝接觸,而且對朝廷的決策起著重要作用,有相當大的權利。因此,牛、李兩黨都力爭讓自己的成員能進入翰林院,他們都極力排斥對方,哪個黨在翰林院的人多,哪個黨對朝政的決策力就強。大和八年(834)八月,文宗欲以李仲言為諫官,吸收進翰林院中。李仲言是牛黨成員,過去因犯錯誤受過貶官的處罰,然後離任。宰相李德裕聽說後,對文宗說:「李仲言過去所為,陛下一定全都知道了。這樣的人怎麼能做陛下的近侍呢?」文宗質問道:「人犯了錯就不容其改過了嗎?」李德裕說:「仲言的惡,在於內心,怎麼改啊?」文宗又說:「這是李逢吉推薦的人才,朕已經答應,怎能食言?」由於李逢吉也是牛黨成員,所以李德裕說:「逢吉身為宰相,竟然推薦奸邪之人來誤國,實在是罪人啊!」文宗提出,能不能再找一個官員來替代,李德裕回答:「不行!」由於李德裕過於意氣用事,使文宗非常生氣。九月,文宗下詔將李德裕與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宗閔對調,李宗閔又回到京城擔任宰相職務。李德裕不願外任,請求留在京師。文宗改任李德裕為兵部尚書。宰相李宗閔認為皇帝既下詔調李德裕外任,李德裕不應再留在京城。文宗無奈,只得下詔,讓李德裕為鎮海節度使。

  牛、李兩黨最突出的表現是政見不同,經常為一件事在朝堂上爭執半天。大和七年(833)七月,當時李德裕執政,主張進士科考試內容應為儒家經典的「經義」和時務對策,反對考詩賦,唐文宗同意。不過,為時不長,至翌年十月李宗閔為宰相,李德裕外貶,貢院奏:「進士複試詩賦。」直到唐末,也未改變,這說明李黨的這一主張已經過時。大和五年(831)九月,吐蕃維州副使悉怛謀以維州降,時任西川節度使的李德裕主張受降。宰相牛僧孺擔心開罪吐蕃贊普從而引起唐蕃不和,反對受降,唐文宗先同意牛僧孺意見決定不受降,後來又後悔。這件事牛僧孺判斷失誤,唐文宗也有責任。在對待河朔三鎮問題上,牛、李兩黨的主張無大區別。大和五年(831)幽州軍亂,副兵馬使楊志誠驅逐其帥李載義作亂,文宗問宰相牛僧孺該如何處理,牛僧孺說:「范陽自安史以來,非國所有。今日誌誠得之,猶前日載義得之。因而撫之,使捍北狄,不必計其逆順。」會昌三年(843),澤潞鎮不聽朝命,唐武宗以此事問宰相李德裕。李德裕主張對澤潞用兵,他說:「澤潞事體與河朔三鎮不同。河朔習亂已久,人心難化,是故累朝以來,置之度外。」由於河朔三鎮割據由來已久,情況很難改變,因而牛、李兩黨都主張姑息。而在對澤潞用兵一事,牛黨也不反對,由此可見,牛、李兩黨爭與其說是政見之爭,不如說是權力之爭。

  唐武宗在位(841—846)時,將宰相李珏、宰相楊嗣復(二人皆屬牛黨)罷免,將時任淮南節度使的李德裕調回京師任宰相。不久,牛僧孺一貶再貶為循州(廣東惠州)司馬;李宗閔一貶再貶以至流放封州(廣東梧州之東)。不久,將任過宰相的五個牛黨成員從遠州北遷。以循州司馬牛僧孺為衡州(湖南衡陽)長史、封州李宗閔為郴州(湖南郴州)刺史。此外,崔珙、楊嗣復、李珏等遠州刺史都分別北遷。

  會昌六年(846),唐宣宗即位後,把武宗時期的大臣一概排斥,撤了李德裕的宰相職務,又把他貶謫到崖州(今海南)。不過,李宗閔於會昌六年(846)八月受詔,未離封州即死,牛僧孺在大中初年卒,大中三年(849)李德裕死於崖州。鬧了四十年的朋黨之爭終於收場,但是混亂的唐王朝已經鬧得更加不可收拾了。

  點 評

  唐朝的政治統治有兩大問題——宦官當權和朋黨之爭。這對任何一個朝代都是非常不利的,在大多數情況下,發生這種爭鬥,就是這個朝代末日來臨的一種警告。當然也有例外的,如清康熙年間,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的黨爭被康熙妥善地處理掉。但歷史上像康熙這樣的帝王又有幾個呢?

  

  宦官之害當推為封建社會之首。受過宦官之害的不止唐朝一個朝代。

  事實證明,所有宦官當權帶來的都是壞的結果,宦官勢力一旦形成,就很難消滅,這也是很多朝代開創之初就訂立嚴禁宦官干預朝政的原因。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官員之間為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的大有人在,但當其發展到群體性的「朋黨之爭」時,危害就明顯增強了。唐王朝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受藩鎮割據的侵擾,另一方面還要受宦官當權的危害,再加上朝廷里「朋黨之爭」,這些問題將唐王朝攪得亂成一片。

  相關連結

  唐朝的宰相制度

  唐朝是宰相制度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其宰相機構之變化與宰相名稱之多變均較複雜。三省制度是在魏、晉、南北朝和隋朝時期逐漸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確立。

  在唐代的中樞機構中,真正握有實權的是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尚書省是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構,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其長官稱尚書令,左、右僕射為之副。中書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國家機要大事和發布政令的機構,其長官稱中書令。門下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並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其長官稱侍中。凡朝廷有軍國大事,則中書出令(決策),門下封駁(審議),尚書受而行之(執行)。所以人們也簡稱尚書省是執行機構,中書省是決策機構,門下省是審議機構。又因尚書省下設有六部,故習稱「三省六部制」。唐初右僕射加「知政事」

  身份,參加政事堂會議,也是宰相。中書令兼右僕射,不加「知政事」身份亦為宰相。李世民即位後,尚書省的左、右僕射與侍中、中書令均成為宰相。從貞觀元年(627)起,其他官員履行宰相事務便經常出現:一是以資格較淺的官員加「參議朝政」「參知機務」「參知政事」「專典機密」「參議得失」等名號而履行宰相事務;二是給一些資格較老的元勛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號,使其可以繼續行使宰相職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