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魯班的傳說
2024-09-29 11:33:18
作者: 姜若木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般,春秋時期魯國人。古時「般」和「班」同音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大約生於公元前507年,卒於公元前444年,他善於土木建築,傳說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墨斗、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鋸等木工工具都是由他發明的。在中國,土木工匠們把他尊奉為「祖師」。
魯班一生發明很多。在《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古籍中都有記載。比如說木工使用的曲尺就是魯班的發明,所以也稱魯班尺。據《世本》上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的發明。在魯班發明石磨以前,人們從事農業勞動時,去掉穀物殼皮、破碎豆麥是一件十分煩瑣的勞作,開始人們是用石頭把穀物壓碎或者碾碎,後來則把穀物放在石臼裡面用杵來舂搗,都是比較費時費力的。後來,通過不斷的生產實踐,人們發現與搗碎相比,用碾碎的方法去掉穀物殼皮、破碎豆麥,效果又好又省力。魯班由此受到啟示,發明了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轉動的石磨。磨把杵臼的上下運動改變為旋轉運動,使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連續工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無疑是一項偉大的發明。
在魯班的眾多發明中,與我們日常生活最近、最密切的,可能就是鎖了。鎖在上古時期就已經有了,但結構都比較簡單。魯班製造的鎖,外面不露痕跡,機關設在裡面,必須藉助配合好的鑰匙才能打開。
《墨子·魯問篇》中也記載了很多魯班的發明。如《墨子·魯問篇》中說:「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講述了魯班製作了一種木鳥能乘風力飛上高空,三天不降落的事情。《墨子·魯問篇》中還記載了魯班製造攻城用的「雲梯」和水戰中用的「鉤強」,以及改造車輛,製作了由木人駕馭的木車木馬等事情。魯班的事跡之所以會被記載到《墨子》一書中,是因為他後期開始信奉墨子的學說。在墨家「非攻」思想的影響下,魯班後來不再製造兵器,而專門從事生產生活上的發明創造。
魯班能取得眾多的成就與他母親和妻子的幫助是有關係的。傳說,魯班未成家前做木工活兒,用墨斗放線的時候,都是由他的母親幫助拉墨線頭的。後來,經過多次實驗,母子倆在墨線頭上拴了一個小鉤,放線的時候,用小鉤鉤住木料的一端,就可以代替用手拉線。從此魯班一個人操作就行了,彈墨線不再需要母親幫忙了。後世木工為紀念魯班勤勞賢惠的母親,就把墨線頭上的小鉤取名為「班母」。與「班母」的由來相似,魯班結婚後,做木工活兒就改讓妻子云氏幫忙。起初,魯班刨木料時都需要妻子扶著才行。後來,魯班發明了卡口,頂住了木頭,這樣一來,也就不再需要妻子幫忙,一個人就能獨立工作了。而刨木料時頂住木頭的卡口,便被後人叫作「班妻」了。
另外,據《玉屑》一書中記述,魯班的妻子云氏十分聰明賢能。魯班成年累月在外給人蓋房,不僅要頂著太陽曬,有時工作正做到一半,天上就下起大雨了,這時又不能停,他就只好忍著。魯班的妻子云氏看在眼裡,就動腦筋做了一把傘,讓魯班出門做工的時候帶上,好遮日避雨。人們看到魯班用傘後,都覺得傘十分實用,也都紛紛效法,傘也就得到了普及。直到今天,傘的用途仍沒有減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關於魯班的故事還有很多,不能一一敘述。他出身貧寒,作為一個普通勞動者,他的故事卻能廣為流傳,這與他對後世民生的貢獻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