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風雲大周> 五、秦趙爭衡

五、秦趙爭衡

2024-09-29 11:32:57 作者: 姜若木

  魏國、齊國相繼衰落後,最後能阻擋秦人戰車的,就只剩下趙國了。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後,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在位四年就死去了,由秦昭襄王在公元前306年繼承了王位。

  有人可能會問,秦武王為什麼在位時間這麼短呢?是他體弱多病,還是被人殺害,抑或是戰死疆場?都不是。秦武王不但不體弱多病,而且還十分有活力。也就是因為他太有活力了,所以英年早逝了。事情是這樣的,秦武王即位不久,張儀就死去了。張儀死前一直都在勸說秦武王攻擊韓國,脅迫周室,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拜甘茂為大將軍,按照張儀生前的計劃,攻下了韓國的宜陽,兵臨成周。秦武王到了成周,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九鼎。九鼎是大禹治水時鑄造的,分鎮天下九州,從夏入商,又由商傳至周朝,早已成為了天下共主的象徵。每座鼎代表一州,九座大鼎上分別鑄有九州的名稱。秦武王看著一座一座大鼎,突然指著一座說:「這鼎上是『雍州』兩字,雍州不就是說我大秦嗎?我要把他搬回咸陽去。」說著他就把上千斤的大鼎扛了起來,那蠻力可真夠驚人!就在這時,秦武王一口氣沒上來,大鼎落下,將他的腿砸斷了。當天夜裡,他就死去了。秦武王無子,王位就由他的弟弟繼承了,這就是秦昭襄王。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就在秦國為秦武王操辦喪事的這一年,趙武靈王開始了他的改革。

  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是一個目光遠大、有膽有識的君主。同樣是在公元前307年的一天,趙武靈王把大臣樓緩叫到了身邊。

  趙武靈王指著面前的一幅地圖說:「樓緩啊,你看看,咱們北邊有燕國,東邊有東胡,西邊有林胡、樓煩、秦、韓等國,中間還有中山。四面八方全是敵人,自己要是再不發憤圖強,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啊!」

  「是啊!大王說得很對。可是要圖強就一定要革新,可談到革新,我們又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呢?」樓緩很為難地看著趙武靈王。這時一名侍臣端著一碗肉湯,低著頭,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可能是他的袍子有點兒長,有一步稍微邁得大了點兒,正好踩在袍子的邊兒上,隨即身子前傾,「哎呀」一聲倒在了地上——肉湯也灑了一地。趙武靈王看見,眉頭先是一皺,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這一笑可把樓緩弄蒙了,「大王,您這是——」

  「樓緩啊,你看看,你看看!咱們現在穿的袍子這麼長,袖子也是這麼長。」說著趙武靈王伸開雙臂,看著長長的袖子,在原地轉了一圈兒。

  「現在我們連端一碗湯都這麼費勁兒,跟別人打仗自然要處處受到制約。

  不行!我決定了,就從咱們平常穿的衣服開始革新。」

  「可是……要怎麼革新呢?」樓緩不解地問。趙武靈王笑了:「這還不好辦,有現成的樣子啊。你看,北方胡人的衣服多方便。短褂、褲子、長靴,袖口短,腰裡系一條皮帶,走路做事又靈活,又方便,多棒啊!更重要的是,穿上這種衣服,我國也就用不著再使用馬車作戰了,直接騎馬砍殺,那可真是太方便了。」

  樓緩聽了,低頭看了看剛從地上爬起來的侍臣,突然發現,他正瞪著一雙明亮的眼睛瞅著自己笑呢!這下子樓緩全明白了:「原來主公心裡早就有了打算,今天是在作戲給我看啊!那我還猶豫什麼?」想到這兒,樓緩連忙說:「臣沒有任何疑義,馬上就去辦理。」

  第二天上朝,趙武靈王和樓緩穿著胡服走了出來。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後,朝堂上除了樓緩贊成外,全部反對,其中最頑固的就是趙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趙武靈王一時也沒有辦法,只好在朝會後把公子成單獨留了下來。他對公子成說:「穿胡人服裝的好處我都說了,道理大家都明白。

  你想想,我們趙國四面都是強國,我們的軍隊如果不夠強大,我們的國家就會滅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改變服裝,加強軍隊戰鬥能力好呢,還是守著一身的長袍,等著被擊敗、被滅亡好呢?」

  公子成也不是糊塗的人,只是一時沒轉過彎兒而已,認真思考後,就同意了。又過了一天,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朝臣們一看,態度最強硬的人都改變了,沒有辦法,也都改穿上了胡服。就這樣,沒過多久,趙國人人都改穿胡服了。自此,趙武靈王開始了他的一系列革新。

  趙武靈王穿胡服後,又學著胡人,開始騎馬射箭。一年後,趙國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中原國家中的第一支騎兵軍團。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親自率軍把中山國從魏國人手中接收了過來。跟著,趙武靈王又收服了東胡等幾個部族。到了公元前296年,趙國北邊的疆域已經擴大到代郡,先後收復了林胡、樓煩、河宗氏、休溷諸貉,並收編了林胡及樓煩的軍隊。趙國自此成為三晉中最強的國家。

  趙武靈王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為能專心率領騎兵開疆拓土,把王位傳給了其子趙何,是為趙惠文王,自己做起了太上王,史稱趙主父。趙主父的這一安排引起了其長子公子章的不滿。趙主父心疼長子,就打算將趙國一分為二,將代郡封給公子章。可是這個想法還沒有實踐,公子章就已經造反。公子成與李兌發兵平叛,擊敗了公子章,剪除了公子章殘黨。公子章逃到沙丘行宮,找到趙主父請求救護。畢竟是父子,雖然是兒子造反,趙主父卻不忍心看到他被殺,就把公子章藏了起來。公子成與李兌兵至,為擒殺公子章,包圍了沙丘行宮。結果,公子章最後還是被殺了。公子成與李兌殺死公子章後,擔心撤圍後遭到趙主父降罪滅族,於是將沙丘行宮中所有的宮人逐出,只留趙主父一人,包圍三個月,將趙主父餓死在了宮中。一代雄才趙武靈王就這麼死了,令人惋惜!

  趙惠文王時期,樂毅、藺相如、廉頗、趙奢等能臣名將雲集,是趙國的黃金時期。趙國以一己之力,阻擋住了秦軍東進的腳步。秦國數次欲滅魏,都因趙國出兵援助的關係而失敗。公元前270年,秦軍進攻趙的閼於,被趙將趙奢擊敗。秦軍不甘心失敗,又進攻趙國裳地,也被趙將廉頗擊敗。總之,在趙惠文王時期,秦軍可說是屢戰屢敗。趙惠文王死後,趙孝成王即位,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變化。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採用范雎「遠交近攻」的策略,出兵進攻韓國,攻克了韓國的陘城、南陽、野王等城,兵臨滎陽。韓桓惠王向秦國求和,許諾將上黨獻給秦國。而上黨郡守馮亭則拒絕秦國接收,打算用投降趙國的方法,將秦國的矛頭轉向趙國。趙孝成王貪圖小利,派兵接收了上黨所屬的十七個縣。同年,秦昭襄王得知上黨被趙國接收後,立即派左庶長王齙進攻上黨,趙軍在上黨守軍不足,退守長平,於是戰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揭開了序幕。

  長平之戰對秦趙雙方都是一場考驗。這場戰役規模宏大,極其慘烈,前後持續三年,秦、趙雙方動用的總兵力超過百萬。對兩國而言,無論是社會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經受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當時不只是趙國人無糧可食,秦國也被戰爭拖得「國虛民飢」。戰爭發展到最後,無論是趙國,還是秦國,都徵調了15歲左右的男孩兒從軍。可以說,這是一場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決戰,秦勝則天下歸秦,趙勝則能使七國爭雄的局面維持下去。

  長平之戰大體可分為兩個階段,從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是第一個階段。在這近三年的時間裡,名將廉頗指揮趙軍築壘固守,以持久戰的形式消耗秦軍。秦軍雖在小規模的衝擊中取得了一些局部勝利,但是在主戰場上始終沒有占到絕對優勢。如果以這種方式打下去,在雙方都沒有犯重大軍事錯誤的情況下,秦軍可能會主動撤軍;抑或雙方會因戰爭消耗過大,都沒辦法堅持下去而進行和談。但無論是哪一種結局,趙國都將奪取上黨,所以戰況顯然對趙國有利。

  第二階段從公元前260年開始。秦昭襄王一面用范雎的反間計,散布謠言說:「廉頗已經老了,秦軍不怕廉頗,很快就會取得勝利。可這時候要是『年輕有為』的趙括成為趙軍統帥,秦國可就危險了。」結果趙孝成王為儘早結束戰鬥,信以為真,真就派善於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廉頗。另一方面,秦昭襄王暗中派名將白起到長平替下了王齙,指揮秦軍,隨時準備進行最後決戰。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按現在的話說,他是一個軍事理論家。父子兩人在探討兵事的時候,趙奢有很多時候都辯不過他。趙奢死前特意囑咐家人,不要讓趙王重用趙括,因為趙括過於自傲,剛愎自用。趙奢知道,自己兒子的許多軍事構想聽起來雖然言之成理,但戰場形式瞬息萬變,趙括不夠穩重,如做一員小將,或可身先士卒,可一旦統領大軍,他就極有可能冒進輕敵。所以,趙孝成王任命趙括替代廉頗時,趙括的母親主動勸說趙孝成王解除自己兒子的兵權。趙孝成王不聽,終於釀成了長平之敗。

  趙括接替廉頗後,立即下令全軍出擊。白起則針對趙括缺少作戰經驗、自負輕敵的缺點,制定了對趙軍採取迂迴包抄的戰術。白起令秦軍前鋒部隊詐敗,引誘趙括率軍深入,在撤退的同時埋伏下兩支秦軍,伺機切斷趙軍與後方的聯繫。趙括茫然不知,一直攻到秦軍加固的壁壘前,遇秦軍主力堅守,無法攻入。就在這時,白起布下的兩支秦軍伏兵突然出擊,將趙軍分割包圍。趙括無法突圍,只好就地築壘堅守,等待援兵。

  秦昭襄王在後方聽到白起已圍困住趙軍主力的消息後,親自趕往河內,徵發了當地15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開赴長平,以阻斷趙軍糧道。趙括被白起圍困四十六天,斷糧絕援,將士數天未食,飢餓難當。趙括只好孤注一擲,將趙軍分成四隊,輪番強攻,但仍無法衝出重圍。也許當時的趙括已經陷入到了絕望與自卑中,他不顧一切,率軍親自出戰,在秦軍陣前被亂箭穿心。

  趙括陣亡後,趙軍群龍無首,四十多萬將士全部投降,做了俘虜。白起為消滅趙國的有生力量,除釋放了二百四十名趙軍未成年的戰俘外,其餘四十多萬人全部被坑殺。長平之戰結束,趙國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趙國在長平之戰的失敗,宣告了秦、趙兩強抗衡的格局就此結束。趙國雖在後來的邯鄲之圍中,聯合魏、楚擊敗了疲憊不堪的秦軍,但秦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大勢,就此已不可逆轉,戰國風雲即將被歷史洪流捲去。

  點 評

  人們總是把趙國長平戰敗的原因歸結到紙上談兵的趙括身上。其實,真正導致趙國戰敗的不是趙括,而是趙孝成王。作為一國之君,首先就應該學會用人。而要學會用人,就應該學會知人,唯有知人,才能善用。

  趙孝成王不是一個能知人善用的人。他起步的根基很好,志向也很遠大,但才能卻很平庸。在根基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對趙國進行革新,使趙國迅速強大了起來。趙惠文王繼續開疆闊土,任用藺相如、廉頗、趙奢、樂毅等人,屢次擊敗秦軍,打敗了塞北胡人的入侵。

  趙國在這兩代君王的努力下,到趙孝成王時,已十分強盛,完全有能力與秦人一決雌雄。如果不是趙人在長平戰敗,秦人是絕不可能在公元前221年一統天下的。

  用人之道在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士兵在陣前打仗,最忌諱的就是陣前換將。而這兩條,趙孝成王都犯了。更重要的是,對於一場持續了三年的大仗,一場關係到趙國生死存亡的大戰,怎麼能聽信謠言,就使用一個自己根本就不是很了解的人呢?這說明趙孝成王是一個智慧平庸的人。而在正式啟用趙括前,趙括的母親曾親自出面進行勸阻,趙孝成王仍然堅持己見。這就進一步說明,趙孝成王不僅才能平庸,而且剛愎自用。天下的母親哪有不愛自己兒女的?趙括的母親會阻止自己的親生兒子為將,不是經過深思熟慮,不是以國家安危為重,不是怕自己的兒子遺臭萬年,又怎麼會做得到呢?

  所以說,長平之戰,趙國的戰敗是趙孝成王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相關連結

  龐蔥說虎

  魏國又被趙國打敗了,這次魏國大夫龐蔥要陪著太子一起去趙國做人質。將要走的時候,龐蔥要求再見魏王一面。

  龐蔥來到大殿上,這時魏王正在看書,見龐蔥進來才把頭抬起來。

  「龐蔥,這次又要辛苦你了。讓你去做人質是我對不起你啊!」魏王說。

  龐蔥忙上前一步跪下說:「大王快別這樣說,哪有人願意打敗仗啊!大王,我馬上就要走了,但還有一些事情不大放心,想問一下大王。」

  「那就說吧,沒有什麼關係的。」魏王說。

  「大王,如果有一個人突然跑到您跟前說他看見人來人往的集市里有一隻老虎,您會相信嗎?」魏王笑了:「龐蔥啊,你一定是說笑吧,我當然不會信,集市里怎麼會有老虎呢?」

  龐蔥又問:「如果一會兒再來一個人對您說同樣的話呢?」

  魏王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不會的,市場裡人那麼多,怎麼會有老虎呢?我不信。」龐蔥緊接著說:「好,現在我也來對大王說,我確實看到一隻老虎橫臥在鬧市里,而且我還派人去摸過它,證實那確實是一隻老虎。現在,大王對我的話怎麼想呢?」

  魏王一聽,站了起來,快步走到龐蔥面前,緊握住他的手問:「真的?你真的看到了?怎麼會這樣!我真是沒有想到,這些年老是打仗,竟然讓我們的國家人口少得這麼可憐,大白天裡,老虎都敢跑到街上來了。我這個王是怎麼當的啊!」

  龐蔥聽了這話以後,深深地嘆了口氣:「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大王真的相信了!事實上,人虎都是互相害怕的,人多的地方不會有老虎,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老虎是絕對不會在鬧市中出現的。如今大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查,只憑三個人說鬧市中有老虎就肯定有虎,那麼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的趙國,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那不是要斷定我是壞人了嗎?我真擔心,我一走,大王您就會聽別人胡說八道,那怎麼辦呢?」說完龐蔥和魏王辭了行,跟太子一起去趙國了。

  真如龐蔥所說。他前腳剛出魏國,後邊就有一些平時對他非常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了。那可真是說什麼的都有。什麼龐蔥老往趙王宮裡跑了,什麼龐蔥總請趙國人吃飯了,更可氣的,還有人說龐蔥要幫助趙國吞併魏國,你說說,這都哪兒挨著哪兒啊!開始魏王對這些沒邊兒的事情倒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全當耳旁風了。可時間一長,就連王妃也在魏王耳邊吹風,說什麼龐蔥不能相信一類的話。

  魏王的耳根子就開始發軟了,終於有一天,魏王對他的妃子說:「龐蔥的事情已經鬧得『地球人都知道了』(當然,魏王肯定不會這麼說,不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想沒有風,空中就不會有飛舞的沙子,作為一個國家的王,我得把老祖宗給我的這點兒土地守住了。所以我寧可錯怪了龐蔥,也不能丟掉我的江山啊!」

  過了一段時間,龐蔥被趙國放了回來。無論說什麼,魏王也不願意見他。龐蔥在大殿外跪了一天一夜,魏王也沒有見他。最後龐蔥只能仰天長嘆:「人嘴裡的這個舌頭啊,真是太可怕啦!」說完,哭著走了……

  戰國·蟠螭紋銅鑒缶

  東周的滅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