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2024-09-29 11:32:31 作者: 姜若木

  一、三家分晉

  如果用「爭霸」兩個字來概括春秋時期歷史的話,那麼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兼併與變革的時代。戰國開始的標誌是「三家分晉」,前邊筆者已經對這一史實進行了簡單的描述,但由於其在歷史上的重要性,這裡將進行詳細的敘述。

  在公元前544年前後,晉國公室卑弱,政在私門,政權旁落到韓、趙、魏、范、中行、智等六卿手中。在這樣的形勢下,私門與公室,以及六卿之間的明爭暗鬥愈演愈烈。公元前497年,趙氏家族所統治的邯鄲地區發生叛亂,范氏與中行氏幫助反叛趙氏的家臣攻擊趙簡子,趙簡子退守晉陽。韓、魏兩家因與范氏、中行氏有仇,便在智躒的率領下,趁機出兵擊敗了范氏與中行氏,救助了趙氏。范氏與中行氏戰敗,只好逃到了齊國,晉國政權掌握在了智氏與趙、韓、魏四卿的手中。公元前456年,智氏與趙、韓、魏私分了范氏與中行氏的土地,晉出公聽說後大怒,計劃聯合齊、魯兩國勢力出兵剿平智伯瑤、趙襄子、魏桓子與韓康子四卿。智氏與趙、韓、魏四家知道後,先發制人,出兵攻晉,晉出公戰敗,死在了逃往齊國的路上。晉出公死後,智伯瑤立了晉昭公的曾孫驕,是為晉哀公,晉國朝政轉落入智氏手中。

  智伯瑤的為人,與後來的三家分晉有直接關係。智伯瑤和智宵都是智宣子的兒子。當初智宣子要確定智伯瑤為繼承人時,族人智果勸他不如立智宵,因為智果知道智伯瑤是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將智氏家族的命運交給智伯瑤必然會盪家覆宗。但智宣子沒有接受智果的勸告,堅持將智伯瑤立為了繼承人。智伯瑤被立後,智果與智氏家族斷絕了關係,自立一宗,改姓輔氏。

  智伯瑤繼位後,對內消滅了范、中行兩氏,驅逐了晉出公,將晉哀公推上了君位,大權獨攬;對外興兵伐齊,兩度討鄭,戰功赫赫,威震諸侯,確實有所作為。然而他貪得無厭,好大喜功,驕奢淫逸,剛愎自用等缺點也逐漸暴露了出來。智伯瑤的這些缺點使他四處結怨,終於導致了自己的滅亡。

  有一次,智伯瑤與韓康子、魏桓子在藍台宴飲,酒宴上他喝得興起,竟然戲弄起韓康子,使得韓康子大感尷尬。智伯瑤與趙襄子結怨最早、最深。公元前464年,智伯瑤伐鄭,當時趙簡子的兒子趙襄子還未繼位,隨智伯瑤一同出征。智伯瑤酒醉後,大發酒瘋,醉酒毆擊趙襄子。趙氏家臣紛紛要求以死相拼,被襄子勸阻了,他說:「正是因我能夠忍辱,父親才會立我為世子。」但他內心已對智伯瑤有了刻骨的仇恨。

  智伯瑤立晉哀公後,獨攬朝綱,成為四卿中勢力最大的大夫。這引起了趙、魏、韓三家的忌憚與不滿。智伯瑤為削減趙、魏、韓三家的勢力,穩固自己的地位,採用了借晉哀公的名義收取三家土地的策略。他先向韓康子索要了一百里的土地和戶口,韓康子如數交割了。跟著智伯瑤又派人向魏桓子也徵收了一百里的土地和戶口,魏桓子敢怒不敢言,也只好如數交割了。當智伯瑤增加了二百里的土地和戶口,再向趙襄子討要土地時,遭到了趙襄子的拒絕。趙襄子強硬地回答說:「土地是先人留下的產業,韓、魏兩家願意送上,是他們的事情,我可辦不到。」智伯瑤得知後立即以晉哀公的名義,率領韓、魏兩家聯軍一同攻打趙襄子,並許諾滅趙氏後,將把趙家的土地和戶口平分。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與韓、魏兩家軍隊一同討伐趙襄子。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不宜硬拼,便死守晉陽不出。晉陽原是由趙氏已故家臣董安於設計,尹鐸經營的,城高牆厚,城內儲備充足,易守難攻。當初趙簡子派尹鐸治理晉陽,尹鐸專門請示趙簡子:「我經營晉陽是為趙氏輸送財賦呢,還是為趙氏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呢?」簡子回答他是建設一個穩固的後方。明確了自己的任務後,尹鐸到晉陽後大大減少了實際的徵收稅額,晉陽百姓由此得到實惠,心向趙家。智伯瑤率韓、魏兩家圍攻晉陽,晉陽官兵百姓上下齊心,堅守半年,仍然氣勢不減。可久守城池,晉陽城中的弓箭快用盡了,這使得趙襄子十分擔憂。這時謀士張孟談突然想到了什麼,就對趙襄子說:「人們都說當年董安於在設計晉陽城的時候,在宮殿裡儲備了無數的箭支,咱們為什麼不找找看呢?」張孟談的一句話提醒了趙襄子。他立刻叫人把宮牆拆去了一段,果然發現裡面全是做箭杆的現成材料。於是他又下令拆了宮殿中的幾根大銅柱子,鑄成了箭頭,這樣一來,弓箭多得足可以支持幾年。趙襄子看到這些,深深地感受到了能臣的未雨綢繆,他嘆息地說:「如果沒有董安於,如今上哪兒能找到這麼多的箭呢?如果沒有尹鐸,晉陽的老百姓又哪兒能這樣視死如歸地和我們趙家站在一起呢?」

  就這樣,攻守雙方在晉陽城下展開了拉鋸戰,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晉陽城仍然屹立不倒。這一天,智伯瑤走到山上察看地形,當他看到自龍山而下,過晉陽城東北向下游流去的晉水時,不覺一拍腦門兒,自言自語地說:「現在正是雨季,我為什麼不用水攻呢!」想到這裡,智伯瑤吩咐士兵們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將晉水引向西南,一直通到晉陽城下,並在晉水上游造了一個很大的蓄水坑,攔水築壩,截住了東流的晉水。幾天後,大雨瓢潑,蓄水坑很快就積滿了。這時智伯瑤叫士兵們在河壩上開了個豁口,洶湧的洪水從豁口湧出,沿西南河道直衝晉陽,倒灌入城裡。

  

  不到兩天的時間,晉陽城便成了一片沼國,房屋被淹沒過半,城中百姓只能跑到房頂和高地上避難。可即使是這樣,晉陽城中的百姓仍然拒絕投降,他們用竹排、木板做成筏子,跑到了城頭上燒火、做飯,繼續與趙襄子一起堅持抵抗。

  民心固然沒變,可是再這樣下去,不用智伯瑤攻打,城裡的人也都要被洪水淹死了。在這種情況下,趙襄子只好破釜沉舟,把希望寄托在韓、魏兩家身上了。趙襄子知道韓家和魏家並不是心甘情願地為智伯瑤效力,他決定說服韓康子和魏桓子,倒戈攻擊智家。他和張孟談商量後,夜裡用木筏將張孟談送出了城。

  而智伯瑤看到水淹晉陽的情景後,大感痛快。他把韓康子和魏桓子請到跟前,指著洪水中的晉陽城說:「看看吧,我不用交戰,就能夠讓晉水替我消滅趙襄子啦!晉陽就快完了。早先晉水就像城牆一樣攔住了我軍,今天它就要將晉陽淹沒,水能夠護國,也能夠滅國,看來如果不注意的話,大河也會成為禍患啊!所以說,晉水能夠淹晉陽,汾水就能淹安邑,那絳水也就能淹平陽了。你們說,是不是啊?」安邑是魏氏家族的大城,平陽則是韓氏家族的大城,智伯瑤對魏桓子和韓康子說這種話,擺明了是在威脅他們。「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魏桓子和韓康子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說什麼呢?也恰恰應了那句話,得意忘形,驕兵必敗。就在智伯瑤自鳴得意,被眼前暫時的成功沖昏頭腦的時候,張孟談在夜色的掩護下偷偷地潛進了韓、魏兩家的軍營。張孟談的到來,與其說是張孟談為趙襄子向韓、魏兩家求救,倒不如說是韓、魏兩家在彷徨不知所措,為自己和家族的命運擔憂的時候,天上掉下了一棵救命稻草。三家會面,各說情況後,一拍即合,決定共同進攻智氏。

  水淹晉陽後的第三天晚上,韓、魏兩家拆除了大壩,將晉水導向了智伯瑤的軍營,隨後三家水兵乘坐木筏一同向智伯瑤殺去。智伯瑤在睡夢中被洪水沖醒,聽見四周三家軍隊的喊殺聲,明白韓、魏兩家也反叛自己了。他在家臣的掩護下準備逃脫,途中被趙襄子截殺。智氏家臣智國見智伯瑤被斬也揮劍自刎了。智伯瑤被擊敗後,智氏家族被滅族,僅有智果一門因改為輔氏得以保全,而智伯瑤的頭蓋骨被趙襄子塗上油漆,製成了飲器。公元前453年,智氏土地全被韓、趙、魏三家平分。

  智伯瑤的家臣豫讓經血戰後殺出了重圍,他發誓要為智伯瑤報仇。

  豫讓曾多次行刺趙襄子,但都未能成功。最後一次,他自毀容貌,吞下火炭弄啞了嗓子,扮成街頭的乞丐尋找機會,可還是被趙襄子發現並擒拿住了。趙襄子本想放了他,而豫讓此時萬念俱灰,和智國一樣自刎死去。

  晉陽大戰後,晉國公室的權力完全控制在了韓、趙、魏三家手中。公元前437年,晉哀公去世,其子柳繼位,是為晉幽公。晉幽公不但無法號令韓、趙、魏三家,反而自己還得去朝見三家之主。晉國公室只保留著對絳與曲沃二邑的控制能力。公元前425年,趙襄子病逝,隨後韓康子和魏桓子相繼病逝。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的繼承人韓虔、趙籍和魏斯向周威烈王請封,韓、趙、魏三家遂被封為諸侯,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受封后,各自設立了宗廟,宣告天下各方諸侯,除秦國外,各諸侯國都派人表示祝賀。晉幽公死後,晉國又經過了烈公、孝公兩代君主,晉孝公二十年,趙成侯和韓共侯將晉孝公遷到了屯留,晉國滅亡,晉國土地徹底被韓、趙、魏瓜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