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謀殺自殺者> 第22章 親密推進劑

第22章 親密推進劑

2024-09-29 10:45:49 作者: 當貓

  微瀾集團。

  

  國內屈指可數的以亞非拉美四洲集礦產資源開採、加工、運輸、銷售等跨國貿易集團,通過雙邊或者多邊產銷關係中進行現貨、期貨以及礦產類的期權投資交割,尤其在一些熱點地區和領域有強定價權,體量大到在傳導產業鏈里可處於風險依託者的角色。

  簡單點來說,在去年這座省會城市兩萬億GDP產值中,有接近六分之一是這艘成熟礦產貿易類產業航母貢獻的,市面上有近56%的新能源汽車所用電池裡的碳酸鋰都由是微瀾提供的。

  微瀾的現任董事會主席甚至可以與省里的大佬面前平起平坐,僅去年納稅以百億計,光跨江大橋都捐贈了三座,甚至有自己的超過100噸級別的空中運輸飛機。

  如此巨型的龐然大物……其根部一定是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以至於有些掛羊頭賣狗肉公司靠打擦邊球和碰瓷也能混上一段時間不被發現,不過一旦是經過集團架構體系認證了的,那絕對是在求職市場裡屈指可數的金缽缽。

  微瀾東方啟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某個大型招聘網站上發布了招收兩名產品助理專員的招聘信息。

  信息是周三上午9點整上線,標籤掛著「急招」,中午11點30午休前收到包括程式設計師、開發、測試以及各種類型工程師在內的投遞簡歷已逾千份,其中不乏博士、碩士、海歸等高學歷人才。

  這讓當天下午刪除郵件刪到手軟的綠毛一度感嘆……「人,特麼的真的不值錢。」

  遴選出七八份,其中一份是自己,其中一份給目標,還有幾個陪跑的挑名字聽著詩情畫意一點的。

  比如說有個叫「樓重樓」的,聽著有點耳熟;

  還有個叫「仙靈」的,不會是穿越重生者……

  這個更誇張叫「未海旭夢」的,是個女生,不知道長相會不會和名字一樣夢幻……

  哇,這個好,這個好,「夔筱琞」,三個字一個都不認識,中間那個字是念「優」還是「消」?都怪當年上學時光想著打電動了,要不然也不會這麼文盲。

  第二天早上8:15,綠毛把腦袋上毛又染回黑色,梳了個小寸分頭,一身廉價的地攤西裝,斜挎一隻彆扭的挎包,裡邊草草塞著一份裝樣子的簡歷,貓在一個街邊蒼蠅館子小吃店裡撕油條。

  那麼再過……綠毛看了看手腕上的山寨綠水鬼,20分鐘左右吧,目標即會出現在租住的城中村的出口。

  沒猜錯的話——會穿著筆挺的西裝,可能還打著領帶,手裡提著老土的公文包,畢竟今天是「Big Day。」

  城中村距離面試的位置有差不多14公里,目標要先乘坐公交兩站地然後換乘地鐵,需要換乘外加十個站點後還有剩下的1.5公里到達寫字樓。

  在這段前後到達的路程里,需要創造出一部分時間來製造一份良好的信任關係,因為信任,是拉近人與人先期親密度最直接的推進劑。

  不過也沒有那麼簡單,這年頭,要想獲取或者收到一個陌生人的信任,不比普通人的普通身高想要灌籃來得容易。

  小吃店油膩膩的小桌子上綠毛支著全身家當里看上去最值錢的水果15,通過一個私有雲專有系統連接到一處海外LINK地址,再橋接到另外一個中轉埠,然後申請回國內一個開放式會議系統下的其中某個空閒會議室,當然會加密。

  申請連線十幾秒後接通了,畫面里是一團灰濛濛的顏色,又隨即退出視頻只留下音頻,光聽對方的背景音處於車水馬龍的大街,時不時響起幾聲汽車的喇叭聲。

  「小魚,」綠毛把藍牙耳機塞進耳朵里,「上學路上呢?聽說昨天你和雭打賭都輸了?看來我們這回遇到了個小刺頭啊。」

  對面響起一串悅耳的車鈴聲,隨後姜芋的聲音傳來,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現在是準備做第一次和目標的接觸嗎?」

  「對啊,」綠毛手指按著油汪汪的油條,稍一用力都能捏出大鍋里不知道用了多久泛灰的植物油,「看看啥樣的人能讓我們大小姐和小魚同學吃癟。」

  「你一個人?」視頻里姜芋聲音問道,「還是有你那些群演?」

  「這種小事我一個人都搞定了,」綠毛揉了揉鼻子,「好感度嘛,一會兒起碼拉到友善沒問題。」

  對面沉默了一下,「嗯,我懷疑目標有些陌生社交障礙,你之前用的一些橋段可能不會見效,不過也還好,環度測試一下也沒有什麼壞處。」

  「好咧,」綠毛倒是信心滿滿,「為了趕上衝浪大賽,我一定比專業的還專業,放心!」

  「唔,」姜芋最後說道,「還記得公寓倖存者試驗嗎?你和目標建立的關係至少要在第三等級之上,一會兒攝錄開著,我這邊會時不時瞄一眼。」

  「Yes Commander,」綠毛對著手機擺了個美式軍禮。

  「公寓倖存者試驗」是1919年在全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法國心理學家埃斯托姆.萊蒙組織的一個經典測試。

  一棟有十人單獨房間的公寓,其中一個是變態殺人犯,其它九個房間隨機住著普通人,殺人犯必須在其它人不起懷疑的條件下,誘騙他人到自己的房間殺掉,或者徵得其它房主的同意進入房間後殺掉!

  可以用的手段不限,欺騙、喬裝、假扮、蠱惑、尋求安全感、過度保護,其中建立互非猜疑鏈是殺光公寓樓里所有人的關鍵。

  試驗最後的結果很耐人尋味,隨著被殺人數增加,公寓裡剩下的人自救保護欲反而在下降。

  換句話說,他們更感性偏執地認為兇手不會找上自己,而對完全尋求幫助的陌生人產生心理乃至生理性抗拒,這讓殺人犯屢屢得手,只需要擺明無辜者角色即可獲得信任。

  測試在第三天夜裡結束,九個普通人無一倖免,堅持時間最久的是一個鰥居的老人,但最後還是在報警和打開房門中選擇了後者。

  這個試驗也從另一個方面驗證了,如果無欲無求,連死神也是最後一個才找上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