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蕭門冤

2024-09-29 05:12:09 作者: 金姝

  「逢亂君生,盛世君故,將軍執劍寫山河,落筆定太平,祝君一路走好。」

  謝錦華握緊畫,看著漸漸消失的身影,豆大的淚珠從眼眶落下,蒼白的唇瓣卻扯開了一抹笑容……

  蕭元柏的喪禮很隆重。

  滿府蕭家亡靈的棺欞,也一一被送回蕭家,冷清了十年之久的蕭家門庭,一夜間多了百口棺材。

  

  裡面躺著蕭元柏的祖父、祖母、父母親,叔叔伯伯和兄長以及蕭氏婦孺們。

  其中有一口棺材,是母子棺,蕭元柏的長嫂死時乃一屍兩命,難產而亡。

  他們所蒙受的不白之冤,被一卷長有七八米長的告示公眾於世,那一條明黃色的詔書,是內侍連夜趕織出來的布和一群文臣書寫上去的文字。

  上面告示,訴盡了蕭家滿門每一位忠將生前的縮影,和他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冤情。

  有人站在告示前,一邊流淚一邊念道:

  【我乃鎮國侯蕭忠,我一生戎馬,十六歲獨闖北狄戰營,以七百騎兵戰勝八千狄人,一戰成名,自此南征北戰,我在馬背上打下南嶺秦上走廊,也曾在西京砍下辰國女皇的頭顱,六十歲生辰那日爆發西關大戰,我帶五千軍隊出塞攔截將近二十萬大軍的辰國士兵,我前方只有敵人,我後方沒有援軍,只有我燕國的子民,我和我的五千士兵從未想過活著回去,我告訴我的五千將領,我們無法消滅掉二十萬大軍,獲勝回歸,但是我們可以拖住這二十萬大軍,讓城內的百姓有更多時間離開西關城,他們都是好將士,好兒郎們,他們無所畏懼,陪我共赴一場死戰,我眼睜睜的看著這些孩子們倒在敵軍的鐵騎下,而我的頭顱也被敵人斬下,掛在他們的旗幟上,我的血拋灑在我最愛的疆土裡,我從未想過背叛我的國家,可我死後,為何所有人都在罵我。】

  【我叫蕭望旭,家中長子,父親戰死西關塞外時,我在南疆,我來不及為父親的死而傷心難過,便接到上鋒的命令,皇上的聖旨,我快速世襲鎮國侯爵位,蕭家軍十萬兵權交於我手中,可我手中只有五千士兵,我沒有十萬蕭家大軍,我的士兵也受困於西關關外四面,被奸人分離,給我的士兵只有五千人,我派人送走了我的孩子蕭元柏,帶著五千士兵守在西關城,敵軍肆無忌憚的攻擊我們的城牆,還有人沖我喊『只要投降,可放過蕭家軍』,五千蕭家軍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投降,他們站在城牆上,目光堅定又犀利的盯著對面的敵人,其實他們已經受餓了五天,這五天,敵人沒日沒夜的攻擊我們,消耗我們的體力,而我的後方沒有糧草支援,城內百姓早已離開,軍營里的軍糧早已望到了底,城中無糧可食,我們早已走到了糧盡彈絕的地步,可我們卻沒有退路,我的將士們不是戰死而是餓死在城樓上,敵人輕易就攻破了我們的西關城,我看著敵人圍著我轉,他們明明近在我眼前,可我連拿劍的力氣沒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在我眼前囂張大笑,我備感恥辱,自盡於西關守望城上,我死後,被暴屍城樓,斂屍入棺時,我屍身早已面目全非,回京途中有人打開棺材,往我的屍身潑了一桶殘食,罵我『十萬大軍慘死於我手中』,可我手裡真的沒有十萬大軍,也沒有糧食,我就想問問皇上,我們的軍餉呢?】

  【我叫蕭望飛,我在蕭家小輩中排行第七,從小跟隨父親在西關長大,所以我六歲就學會騎射術,且十分厲害,西關大戰那一年,我十二歲,父親只給了我一萬步兵,讓我去吸引敵人的主力軍,我很開心也很興奮,可我的父親卻用著惆悵的目光看我,後來我才知道,敵人的主力軍是我一萬士兵的五倍,以一敵五,我和我的士兵斬殺了將近三萬敵人,這也是我父親從未想過的戰績,我帶著剩餘存活的三千士兵跑回城內,那一戰,我險勝,但我此戰也因此徹底激怒了敵人,西關大戰最後一日,我被活捉了,他們逼我投降,我吞石自盡,敵人憤怒之下把我開膛剖肚,往我肚裡塞滿了石頭,又將我四肢砍下,辱我屍身,我在西在北地的黃土坡躺了很久很久才等到我的國民到來為我收屍,可我的棺欞被運回燕京時,我等來的不是老百姓的哭泣與惋惜,而是世人的痛罵,還有很多人推我的棺欞,我只感覺「哐」一聲,我的頭掉了,我的四肢散開了,我的娘撲到我屍身前痛苦不已的哭,我也想哭,但我哭不出來,只能看世人唾棄我,最惡毒的言語咒我蕭望飛,可我不怪他們,他們的眼睛也被蒙蔽了。】

  「別念了,別念了……」有人突然在底下一邊哭一邊勸阻那位文人大聲念出詔書。

  而念告示的書生正是永寧侯的孫子宋哲言。

  他紅著雙眼,對著底下的人群,大聲念道:「我,蕭文柏,笑看蕭門盛起,又見蕭門落,西關大戰,蕭家軍九成士兵埋於黃土,我拖著殘身回歸,躺在朝廷為我準備的馬車,趴在窗前看盡世態炎涼,百姓笑著送我蕭軍上戰場,我以為蕭家滿門戰死乃無上榮耀,卻不想,儘是罪,我的馬車被人掀翻,我的腿被人踐踏,我聽到他們在我耳邊說『為什麼只有我活著回來,你怎麼不死在那裡』,我想過死,我靜靜躺在地上等他們一腳踩死我,可我求死死不成,因為我的妹妹從人群里衝出來,她替我擋下了好幾腳,我回望身後,並不是沒有想要守護的人,所以我還不能死,如今幼妹已嫁為人婦,我將如你們所願,可與死去的蕭軍共赴黃泉……」

  宋哲言聲音早已哽咽的不行。

  圍在公示欄下的百姓越來越多,隨著宋哲言的念讀,也越來越多人跪在地上。

  哭聲震天。

  世人的悔恨,遲來的哀悼終是來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