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激勵人生:誰都可以成功的(套裝共5冊)> ◇ 貪婪因為有所求,卻又求之不得

◇ 貪婪因為有所求,卻又求之不得

2024-09-28 18:24:54 作者: 苑哲;江潮;陳默;李世強;李世強

  人為什麼會變得貪婪?因為有所求,也是因為求之不得。

  羨慕別人有的,自己沒有,到手了又覺得不夠,所以才會一直追,不管身後的東西已經夠自己用上好久。而且,貪婪幾乎都會伴隨吝嗇,越是貪婪的人,越要把所有東西握在自己手裡,不與任何人分享。於是,他們對他人的困難表現出極端的冷漠,甚至會剝奪別人的生存機會。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貪婪的人永遠學不會滿足,如果你告訴那些貪心不足的人:一個人越貪婪,越是什麼也得不到,索取越多反而會失去越多。他們肯定不會相信,索取越多不是更好嗎?怎麼會什麼都得不到?

  那麼,讓鼴鼠的故事告訴你,為什麼索取越多反而會失去越多的道理吧。

  在動物界,鼴鼠可是一種勤快的動物。它們整天忙忙碌碌,不停地尋找食物,把吃不完的食物儲存到洞穴里。據統計,鼴鼠一生要儲存二十多個「糧倉」,足夠十幾隻鼴鼠畢生享用。

  然而,鼴鼠最後卻會被餓死。擁有眾多「糧倉」的鼴鼠怎麼可能餓死呢?真是難以想像。

  原來鼴鼠在晚年躲進自己的「糧倉」里要享受時才發現,門牙會長到無法進食,必須啃咬硬物磨短兩顆門牙才行。可是,年輕時只顧著儲藏糧食了,沒想到糧食以外的任何東西,總認為有了糧食就萬事大吉,誰知道現在看著成堆的食物卻無法享用。唉!鼴鼠只能長嘆一聲,悽慘地餓死在成堆的糧食上。

  鼴鼠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味忙於索取,忘記維修保護索取的工具,最後得到許多也無法享受,甚至連命都會搭上。可見,像鼴鼠這樣的貪慾又有何好處?

  人一旦和鼴鼠一樣,陷入貪慾的陷阱里,會看不見隱患,看不見潛在的危機,看不見自己要付出的代價,就會上演鼴鼠這樣索取越多,失去越多的悲劇。

  欲望的溝壑是無窮的,永遠也填不滿,所以應該在源頭堵塞。不要總是想著要過多的東西,滿足需求就是剛剛好,所有過量的東西都會變成肩膀上的負擔,最後想扔也扔不了,耽誤你的行程。

  擁有與幸福並不成正比,並不是拿到的越多,就越滿足。有時候心被占得滿滿的,反倒失去了開始的輕鬆,覺得處處有負擔,一刻不能解脫。滿足欲望很重要,控制更重要,不然,生活就像洪水,使你無處安身。

  大家是不是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一個小孩在院子裡玩,手裡拿著一個蘋果,在媽媽買來的一籃蘋果中,這個看上去最大、最漂亮,小孩子捨不得馬上吃掉,會一刻不離地拿在手裡。

  小孩正在得意,看到一個阿姨領著孩子經過院子,那個孩子的手裡也抱著一個蘋果,比他手裡的更紅、更大。這個孩子立刻覺得不開心,丟掉手裡的蘋果對媽媽說:「給我買一個更大、更紅的蘋果!」

  媽媽說:「那要是你看到一個比那個還大的,該怎麼辦?再買一個嗎?」

  生活中的許多不如意,都來自於和他人的比較。盲目地比較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失衡。生活有時就像小孩子手中的紅蘋果,世界太大,你總能看到更大更紅的,如果一一去比較,累不累?何況,你怎麼確定那個更大更紅的蘋果一定是甜的?

  人的貪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貪慾就是消滅財富、消滅地位、消滅才華、消滅成功的地方。不論你曾經功勞多大、地位多高,不論你貪戀的是功名、錢財還是喜好等,一旦總想著索取反而會失去更多。

  即便你身邊沒有危機、他人覬覦,但從心理學上來說,一個人越是拼命追求某樣東西,越是得不到這樣東西。越在意自己所追求的,心理越恐慌,反而會徒增壓力,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很多選手在大賽上失去挑戰自己的機會,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大考時表現失常,很多演員在晚會上不能顯示出自己的表演才華,都是因為太在意自己的成績,給自己造成了壓力。如果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如果對得到的東西不善於管理,那麼索取越多,浪費越多,最終還是會失去很多。

  那麼,應該如何遏制這種過分的貪慾呢?首先要學會見好就收、適可而止。

  「物極必反」在道家看來,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事物總是相輔相成的。《老子》曾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其意思是說:人若能認識天道自然法則,明白天賦人生的真諦,不迷本性,正視現實,就能優遊餘裕,知足常樂。如果迷於紅塵物慾,忘記了生命中原有的本性良善,貪求永無止境的個人滿足,那樣必定會遭受無盡的苦果。倒不如清心寡欲,安於現實,這才是最好的煩惱解脫。

  既然貪權攬勢是致禍的緣由,既然「禍莫大於貪慾,福莫大於知足」,那麼,不該伸手就別伸手。

  人要學會如何行事,更要懂得如何收手。不論從事什麼職業,學會適可而止可謂是一條亘古不變的真理,尤其是投資炒股更要見好就收。

  在股市上,許多不懂股票的新股民往往能夠賺到錢,被套牢的股民基本是過於在意自己的利益,總想再多賺一些的人。中國第一股民楊百萬曾經奉勸股民的至理名言就是: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他說,雖然不進股市沒有發橫財的機會,但他進一步指出,進了股市但是你不懂,本來小康水平也會變成貧下中農。有的人進了股市後總是處於套住—賺錢—再套住—再賺錢的困境中。因此,楊百萬還特別提醒散戶股民,要見好就收,賺了錢就要跑,做到適當程度就停止。否則,散戶股民賺了錢沒跑等於是「紙上富貴」。

  人一輩子不可能都在成功的巔峰耀眼奪目,那些在貪婪的路上瘋狂奔跑的人,與其有一天要在永無止境的索取中啜飲自己釀的苦酒,做人做事都要懂得適可而止,見好就收,享受生活的另一番滋味。

  莫羨人有,莫笑人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貧窮和富有,但總體來說,只要夠努力,現在的生活就適合自己,為什麼一定要盯著別人手裡拿著什麼?想要別人的東西,總要遇到兩個最實際的困難:一、你有能力拿到嗎?如果根本沒有能力,就一直眼紅下去?二、你拿到後發現不好怎麼辦?如果還能拿著以前的那個倒也不錯,可有些時候有些東西不是一直屬於你,你放下,別人就會拿走,你回過頭想找,不好意思,沒有了,誰讓你貪心呢。

  生活的智慧在於知足。貪圖那些生活以外的東西,即使筋疲力盡,還是沒追到最想要的。而知足的人,他們並非沒有追求,沒有理想,但在生活中,他們總會珍惜擁有的那些東西,並在其中感受到幸福,他們的幸福來自生活內,心靈自然一天比一天快樂。

  人生的樂與苦也遵循著某種平衡,你懂得調節自己,拿自己的擁有對比他人的缺失,自然就知道生活沒有薄待你,你的努力也不是沒有意義。如果一味拿自己缺少的去比別人擁有的,那你會發現是個人就比你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財富。這樣比下去,你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真是自討苦吃。

  所以,還是儘量去感受那些幸福的事,別總關注別人在做什麼,想一想,你擁有什麼,你該如何對待自己的所有,這才是幸福的功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