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還是存在
2024-09-28 17:52:46
作者: 李銀河
占有還是存在,這是一位哲學家提出的命題。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一心想多占有東西,占了還想占,多多益善。在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那些被占有物的同時,他們卻忽視了自身存在的價值。
人生在世,有占有一些東西的剛性需求,所以從原始社會後期開始,全世界所有的社會中都產生了私有制,占有東西的欲望是在人類剛剛滿足了生存的需求有了一點剩餘物資的時候就滋生了,在隨後的千百年當中愈演愈烈,幾乎成為所有文明社會中的基本制度。存在即合理,私有制有它的功能,它滿足人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保證生活的安全舒適。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一是出在貪婪,二是出在忘記存在本身。
由於所有社會都有貧富分化,雖然有些社會貧富差距小些(基尼係數在 0.2 以下),有些社會貧富差距大些(基尼係數高於 0.2,甚至達到 0.4 的社會動亂警戒線),但是都會有些貧富差異。富裕的人產生優越感,貧窮的人產生窘迫感;富裕的人似乎生命更值錢,貧困的人似乎生命價值都低。這種鮮明的對比是對人的強烈刺激,使富人感受到志得意滿,使窮人感受到失敗、失落。在人們殫精竭慮地掙錢和期望擁有更多的時候,貪婪就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貪婪的最典型表現就是炫耀性消費——消費已經超出了原來僅僅滿足需求的功能,成為一種社會地位的炫耀。這種貪婪的結果是社會資源的大量浪費和社會風氣的敗壞。
當人一味追求在生活中的占有時,他會忘記自身存在的價值。人過於專注於這些身外之物,權力、金錢、名望,有了嫌少,還要更多,有了這樣,還要那樣。在追逐這些東西的過程中,人淡忘了自身存在的價值,把手段當成目的,自己是為這些身外之物活著,而不是為自己活著的。這就錯了。因為無論你占有了多少東西,最終的結局還是離世而去,所有的占有物都無法帶走,也無法享用。「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是到死亡臨近時,人才猛然想到自己的存在,才後悔沒有早早多想想這個問題,甚至在幾十年的生命中根本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樣的人會有太多的後悔,悔不當初。
維根斯坦是一個最典型的重存在輕占有的人,他把繼承來的巨額財產捐掉,自己潛心研究哲學,寫書,在認為哲學已經沒有什麼好研究的時候,就去鄉村小學當了一名教師。所以,他才能夠在臨死時留下這樣的遺言:「告訴他們,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他的一生之所以美好,並不是因為他占有了很多,而是因為他是一個時時關注自己的存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