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謀叛被誅

2024-09-28 17:51:12 作者: 張大可等

  鍾會深知司馬昭陰險猜忌、刻薄寡恩之為人,於是蓄謀在伐蜀中擴大力量以對抗司馬昭。鍾會利用司馬昭的陰狠毒辣來除掉諸葛緒、鄧艾,以並其軍。司馬昭也利用鍾會來收拾鄧艾,逐個制伏功臣。姜維揣知鍾會之意,於是力勸鍾會起兵反司馬昭,以乘機復蜀。姜維說:「聞君自淮南以來,算無遺策,晉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復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謀,欲以此安歸乎?夫韓信不背漢於擾攘,以見疑於既平,大夫種不從范蠡於五湖,卒伏劍而妄死,彼豈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三國志·姜維傳》裴注《漢晉春秋》)鍾會也自謂功名蓋世,威高震主,不可復為人下,加之猛將、賢士、銳卒皆在己手,遂決意謀反。

  鍾會計劃以清君側為名使姜維率蜀兵五萬為前驅,而自將大軍隨其後,出斜谷,取關中,據長安。之後再令騎士從陸道,步兵從水道,至渭入河,五日抵達孟津(今河南洛陽孟津區),與騎兵會攻洛陽,以定天下。

  此時,在夫人王氏、大臣賈充等人勸說下,司馬昭也對鍾會產生了猜忌。故在令鍾會收捕鄧艾的同時,又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入斜谷,欲據漢中;司馬昭則自統大軍十萬與魏帝西屯長安。這一系列部署,使鍾會大為震驚,說:「但取鄧艾,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三國志·鍾會傳》)

  景元五年(264)正月十五日至十六日,鍾會集其部下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將領,及蜀降官於戒備森嚴之蜀朝堂,為太后發哀;並矯太后遺詔,使鍾會起兵廢司馬昭。鍾會將「遺詔」頒示眾官後,讓大家討論。事出突然,眾將驚詫,他們功成名就,家屬又均在北為質,故多不欲反叛,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騎士曹屬朱撫、郎中羊琇等人甚至公開反對,譴責鍾會。這一切出乎鍾會之意料,使之張皇失措。後來,雖然大多數將領懾於武力威脅,勉強同意此舉,但鍾會卻不敢再放他們回去。之後,即關閉城門、宮門,將軍官們扣押在益州統諸曹室中,嚴兵圍守之,只讓他們「各內一人」,出取飲食。

  當時,有人勸鍾會剪除異己,殺掉將領胡烈等,以鎮軍心。鍾會與監軍衛瓘商量,衛瓘也懷異心,故堅決反對殺胡烈等。鍾會猶豫不決,既怕濫殺引起混亂,又怕不殺他們會策動兵變,拖延三日,一籌莫展。

  結果「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被扣押的中領軍司馬賈輔首先散布謠言,對出入取飲食的散將王起說,鍾會「奸逆凶暴」,欲盡殺將領與士兵。又說司馬昭已率大軍三十萬西行討伐鍾會,寡不敵眾,要將士們起來反對鍾會。王起回營後,一夜之間,士卒皆知,軍心動盪。鍾會採取措施,殺掉了馳馬至諸營傳播謠言的虎賁張修,但無濟於事。而此時被軟禁的衛瓘也裝病移至外廨,於十七日暮,作檄令諸軍共同起來反對鍾會。

  十八日中午,胡淵因聞鍾會欲誅其父胡烈,便率胡烈部下首先起事,擂鼓出門,欲救胡烈。緊接著,諸營將士紛紛擂鼓而出,爭先赴城,進攻鍾會。「倚梯登城,或燒城屋,蟻附亂進,矢下如雨。」這時鐘會急忙發給蜀軍武器,欲盡殺所扣押將官,鎮壓譁變士兵。但時間來不及了,很快亂兵攻進城門,被押將官也乘亂逃出。姜維率鍾會親兵作戰,手殺五六人但寡不敵眾,最後鍾會、姜維均為亂兵所殺。戰鬥中,將士死者數百人,漢太子、姜維家眷及部分蜀官被害,死傷狼藉。衛瓘令諸將維持秩序,數日乃定,後鄧艾也被衛瓘殺害。

  本章節來源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

  事定後,司馬昭特赦在蜀之將士,並嘉獎事變中的有功之臣。封夏侯和、賈輔為鄉侯,羊琇、朱撫為關內侯,王起為部曲將,張修已死,賜其弟張倚為關內侯(《三國志·陳留王紀》)。

  鍾會失敗的原因,不在其軍力不強。當時,他統精銳魏軍二十餘萬,加已降蜀軍共計三十萬,而司馬昭不過十萬之眾,又草率成軍,故鍾會北上爭天下是有相當把握的。但他與諸軍相處日短,尚未得眾心;而蜀軍新降,難以依靠,故軍隊一旦不為所用,就可能成為其威脅。又,起事後,鍾會猶豫不決,當斷不斷,既未及時剪除異己以樹軍威,也未向士兵宣布其意圖,以致流言傳播,軍心動盪,終於一敗塗地,不可收拾。(許少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