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功淮南
2024-09-28 17:51:06
作者: 張大可等
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北)人,出身世家,為魏太傅鍾繇晚年所得之少子。鍾會與兄鍾毓均為敏慧早成。時魏大臣蔣濟善相人。鍾會五歲,蔣濟觀其眸子甚異,曰:「非常人也。」及長,鍾會勤奮好學,常夜以繼日,博覽群書,由於才華出眾,年方弱冠就在士人中有甚高聲譽,與當時另一少年才子王弼並知名於世。他「精練名理」,嘗論「易無互體,才學同異」,並著有「道論」二十篇。
請記住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鍾會有高才,又為名公之子,在仕途上一直順利。他從正始年間開始,歷任秘書郎、尚書、中書侍郎等清要之職,後賜爵關內侯。
曹爽被誅後,鍾會政治上積極靠攏司馬氏。他與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關係密切,並且受他們重視和信任。正元二年(255),忠於曹魏的鎮東將軍毌丘儉、揚州刺史文欽,不滿司馬氏之專權,矯太后詔,發淮南戍兵反抗司馬氏。時司馬師為大將軍執政,因新割目瘤未愈,不宜外出。有人建議司馬師另遣將率兵出征,司馬師猶豫不決。考慮到朝廷內外不滿司馬氏的人很多,萬一戰敗,必成崩潰之勢,故作為司馬師親信的鐘會與河南尹王肅、尚書傅嘏等均力勸司馬師率軍親征淮南。司馬師從之。鍾會隨軍,出謀劃策,「典知密事」,很快平定了叛亂,毌丘儉被殺,文欽逃往東吳。鍾會在此役中立下大功。
但司馬師未及返洛,即因目疾惡化病逝於許昌軍中。司馬師臨死,令其弟衛將軍司馬昭總統諸軍。時魏帝曹髦欲乘機奪取司馬氏軍權,下詔令尚書傅嘏先率諸軍還洛,而讓司馬昭留許昌。在此非常時刻,鍾會建議司馬昭違抗朝命,親率大軍返洛,以武力壓迫朝廷就範。果然,昭軍還洛,魏帝被迫任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繼其兄執政。鍾會為司馬昭立下大功,遷升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
甘露二年(257),司馬昭欲剝奪忠於曹魏的淮南大將諸葛誕之兵權,用長史賈充策,以諸葛誕為司空,召其赴京師。時鐘會因生母死,在家守喪,聞此事「策誕必不從令」,馳見司馬昭,欲阻之。司馬昭以事已施行,不復追改。
果然,諸葛誕聞詔後即反。他攻奪揚州,據壽春(今安徽壽縣),發淮南、淮北及揚州兵十餘萬反抗司馬昭,並遣子向東吳求援。東吳派將領全懌、全端、唐咨、王祚與文欽率精兵三萬,進入壽春城,並復發大軍以應之。
司馬昭大為震驚,後悔莫及,遂挾魏帝、太后,督諸軍二十萬討誕。鍾會為主要謀士,從行,司馬昭軍圍攻壽春城半年未下。時吳將全懌弟子全輝、全儀因家內爭訟,攜母奔魏。鍾會獻反間之計,司馬昭採納之。於是,假借全輝等名義作書,說:「吳中怒懌等不能撥壽春,欲盡誅諸將家,故逃來歸命。」(《三國志·鍾會傳》)全懌、全端等接信恐被誅,率部下數千人出降。城中震懼,由是乖離,很快發生內亂而被攻破。
這次戰爭,作為主要智囊的鐘會謀劃居多,故司馬昭對其「親待日隆」,委以腹心之任。鍾會也因此被人們視為司馬昭之「子房」(張良)。詔書贊其功曰:「會典綜軍事,參同計策,料敵制勝,有謀謨之勛。」(《三國志·鍾會傳》)戰後,鍾會功封陳侯,並遷為太僕。但他固辭之,以中郎在司馬昭大將軍府管記室事。後又遷升司隸校尉,雖為外官,但「時政損益,當世與奪」,無不綜典,實為司馬昭決策集團核心人物。
鍾會還積極策劃了對司馬氏反對派的打擊。因其建議,名士嵇康和士人呂安被司馬昭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