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這個三國史很上頭> 七、廢立太子,殘殺忠良

七、廢立太子,殘殺忠良

2024-09-28 17:49:21 作者: 張大可等

  公元221年,孫權為吳王,即立長子孫登為王太子。稱帝後,孫權又以登為皇太子。孫登不幸於赤烏五年(242)夭亡。其時,次子孫慮早亡,便立第三子孫和為皇太子,以第四子孫霸為魯王。孫權偏寵魯王,使他與太子同居一宮,享受同等禮遇。後因大臣上言,「以為太子、國王上下有序,禮秩宜異」(《三國志·孫和傳》裴注引殷基《通語》)。於是,孫權使二子分宮,各置僚屬。

  孫霸覬覦太子之位,便拉幫結黨,發展勢力。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陰附魯王,潛毀太子。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中朝外朝之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形成擁嫡和擁庶兩派。孫霸謀奪太子位的野心日益暴露,陸遜、顧譚及太子太傅吾粲等擁嫡派數陳嫡庶之義,理不可奪。而孫權聽信擁庶派全寄、楊竺的讒言,流放顧譚,誅殺吾粲。

  關於皇太子之位的鬥爭愈演愈烈,孫權看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將有袁氏之敗」,十分擔心。赤烏九年(246),他不分是非曲直,幽閉太子孫和。擁嫡派朱據、屈晃、陳正、陳象等人上書固諫不止,孫權大怒,「族誅正、象、據,晃牽入殿,杖一百」(《三國志·孫和傳》)。陸遜因數次上書陳述嫡庶之分,孫權也派宦官去指責,致使陸遜憂憤成疾而死。赤烏十三年(250),孫權廢除太子孫和,群臣紛紛勸諫,孫權又誅殺或流放進諫的朝臣大將數十人,「眾咸冤之」。同時,他又下令孫霸自殺,並且以結黨誣陷孫和的罪名,誅殺了擁庶的全寄、吳安、孫奇、楊竺等人。這一事件,使得吳國一大批文臣武將先後遭到貶官、流放或誅殺。

  廢除孫和後,孫權立少子孫亮為太子。不到兩年,他就患病死了。孫亮即位,年僅十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