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謀奪荊州,忍辱附曹
2024-09-28 17:49:12
作者: 張大可等
據有荊州,是孫權的既定國策。但赤壁戰後,他除了原有的江夏郡及分長沙為漢昌郡,無所收益。本得南郡,又不得不忍痛借予劉備,以成掎角之勢,共御曹操。他曾遣使告劉備,求共取巴蜀。劉備欲獨吞益州,詭稱「宗室被攻,而不能自救,無面目以立於天下」,不准孫權染指。孫權派兵推進,劉備部署關、張等大將加以阻攔。後劉備自取益州,孫權聞之大怒,說:「猾虜乃敢挾詐!」(《三國志·魯肅傳》)
建安十九年(214),孫權令諸葛瑾去索回荊州諸郡。劉備說:「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孫權對劉備借地不還,一再以虛假之詞拖延很惱怒,便設置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吏,去強行接管。不料,他們統統被關羽趕了回來。孫權即派呂蒙、魯肅領兵攻取,自駐陸口(今湖北嘉魚西南),為諸軍節度。吳軍很快拿下三郡。劉備急速從成都領兵下公安(今湖北公安)。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適逢曹操領軍入漢中,劉備怕益州有失,遣使向孫權求和。孫權也因力量不足,令諸葛瑾回報。雙方又重申盟好,於是中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東屬孫權;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劉備。
建安二十二年(217),呂蒙接替魯肅督荊州諸郡。他勸孫權放棄進攻徐州,轉而西攻關羽,全據荊州,發展勢力。孫權深以為然。於是,他放棄孫、劉聯盟,向曹操請降,窺測時機,謀奪荊州。兩年後,關羽重兵圍襄陽,後方空虛。孫權上書曹操,求襲關羽。曹操許以事成後孫權獨占荊州。孫權襲殺關羽,向曹操奉上關羽首級,同時進獻貢奉。曹操表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
公元221年,劉備領兵伐吳,欲奪回荊州。孫權一方面以陸遜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等大將拒之,另一方面向魏文帝曹丕「遣使稱臣,卑辭奉章」。曹丕接受孫權的投降,拜孫權為吳王。東吳群臣以為不應接受魏國封號,孫權說:「昔沛公亦受項羽拜為漢王,此蓋時宜耳,復何損邪?」並遣使稱謝。曹丕乘機索求大批珠寶異物。東吳群臣又反對,說:「貢有常典,魏所求珍玩之物非禮也,宜勿與。」孫權說:「彼所求者,於我瓦石耳,孤何惜焉?」他認為,劉備大軍壓境,舍珍玩求保荊州,是「以輕代重」;況且曹丕為帝,自己稱臣,所求不過如此,和他哪有理可講;因此,「皆具以與之」。
孫權低聲下氣向曹魏稱臣,一再遣使納貢,奉獻方物。曹丕受到迷惑,孫權避免了魏的攻擊,得以全力對蜀。吳黃武元年(222)三月,陸遜大敗劉備,最後確立了對荊州的統治權。
最初,孫權稱臣於曹魏,魏國謀臣劉曄就指出,孫權並非誠心。因此,曹丕曾要求孫權送太子為人質。孫權面對魏使浩周,流涕沾襟,指天為誓,表明心跡。當孫權打敗劉備後,「魏乃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征任子」,孫權一一拒絕。曹丕大怒,於公元222年九月發兵,一路出洞口(今安徽和縣),一路出濡須,一路圍南郡,攻打孫權。孫權慌忙調兵遣將相拒。但是,當時境內「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弭」,他不得不「卑辭上書,求自改厲」。他說:「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人民,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然而曹丕不再上當受騙,要見到人質太子孫登,才肯罷兵。孫權無可奈何,只得應戰。
既然曹魏翻臉,而荊州已在手中,孫權就在這年十二月派使向劉備求和。次年,劉備病死,孫權又「遣立信都尉馮熙聘於蜀,吊備喪」。同時,孫權仍然表示臣服於魏,遣馮熙使魏與之周旋,繼續麻痹曹魏。直到蜀國鄧芝使吳,孫權才完全斷絕了與魏的關係,又重新與蜀結盟,共拒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