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這個三國史很上頭> 一、少大奇異,志承父兄

一、少大奇異,志承父兄

2024-09-28 17:49:04 作者: 張大可等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初生之時,方面大口,「目有精光,堅異之,以為有貴象」(本傳裴注《江表傳》)。其後,善相者劉琬見了孫權也說:在孫堅數子中,只有孫權「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

  孫權少年出眾,性情開朗,度量宏大,仁義而有決斷,好俠養士,「知名侔於父兄」。他十五歲時,即被吳郡太守朱治察為孝廉,揚州刺史嚴象又舉為秀才,出任陽羨(今江蘇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即隨兄孫策征戰。孫權「每參同計謀,策甚奇之,自以為不及也」。建安五年(200),孫策遇害,臨死,令孫權佩上自己的印綬,說「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破虜討逆傳》)。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孫權當時年僅十八歲,正值天下紛爭之時,許多江東英豪和北方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他們不知年少的孫權能否成就霸業,有的在徘徊觀望,有的擬另尋新主,而「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服事焉」。因而,「寄寓之士,得用自安」(《三國志·張昭傳》),孫策舊部也逐漸歸附,聽命於孫權。

  曹操本欲因喪伐吳,在朝中為侍御史的孫策舊部張紘進諫勸阻說:「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仇棄好,不如因而厚之。」(《三國志·張紘傳》)曹操從其言,表孫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

  於是,孫權名正言順行使權力。他待張昭以師傅之禮,以周瑜、程普、呂范等人為將率兵。同時,他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一批本地和北方流寓的賢士如魯肅、諸葛瑾等,受到禮用。然後,他分兵遣將,征不從命者,穩定自己在江東的統治。

  廬江太守李術在孫策死後不肯臣服孫權,聲稱「有德見歸,無德見叛」。孫權大怒,一方面上表曹操,列舉李術罪行,孤立李術;一方面領兵征討。由於曹操不救李術,郡治皖城(今安徽潛山)很快被攻破,李術被殺。收復廬江郡後,孫權開始了征討山越和攻打黃祖的行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