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這個三國史很上頭> 一、弱冠顯名,識見深遠

一、弱冠顯名,識見深遠

2024-09-28 17:48:26 作者: 張大可等

  張嶷出身貧寒家庭,但從小立有大志,「有通壯之節」。約二十歲時,張嶷便擔任縣裡的功曹。劉備平定益州之際,「山寇」乘戰亂起事,進攻縣城,縣令倉皇失計,棄家逃走。張嶷單身一人在刀劍叢中冒險救出縣令夫人,使她得免於難。從此,張嶷勇敢、忠誠的名聲便傳揚四方,很快升任益州從事。其官職雖低,但同郡已名聲顯赫且位居高官的龔祿、姚伷等人,已爭相與張嶷結交,爭著把他引為良友。蜀建興五年(227),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伐魏,廣漢(四川射洪)、綿竹(四川德陽)一帶的「山賊」乘蜀軍主力調往前線、內部兵力有限之機,大舉起事,「鈔盜軍資,劫掠吏民」,造成動盪。蜀漢朝廷任命張嶷為都尉,率軍前往討伐。張嶷考慮大軍到後「山賊」必定逃散,反而不能迅速平定,就先施巧計擒殺了「山賊」頭目五十餘人,進而搜尋其殘部,一一擊破,前後僅用了十來天便平定了叛亂,「郡界清泰」,穩定了蜀漢的後方,使諸葛亮安心伐魏,無後顧之憂。後來,張嶷多次跟隨馬忠出征,平定汶山郡和南中四郡的叛亂,「輒有籌畫戰克之功」。

  張嶷還以其善察時勢、識見深遠而為當時的人們所稱道。有一次,魏國境內武都氐王苻健請求歸降蜀漢,蜀軍前往接應而苻健卻未按約定的日期到達,大將軍蔣琬很是掛慮。張嶷分析道:「苻健要歸降蜀漢看來是情真意至的,過去就經常聽說苻健的弟弟非常狡猾,一定是他發難,影響苻健不能如期成行。」過了幾天消息傳來,果然是苻健的弟弟帶著人馬跑去投魏了。蔣琬死後,大將軍費禕執掌蜀漢軍政,張嶷發現費禕濫施厚愛,連剛投降者也親近輕信,十分危險,就寫信勸諫費禕,要他以古人因此失誤的事例為戒,提高警惕。費禕未聽從張嶷的建議,不久果然被魏國派來假降的人刺殺。又,孫權死後,諸葛恪以顧命大臣的身份執掌了吳國軍政,便立即對魏用兵。張嶷寫信給蜀國侍中、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請他轉告堂兄諸葛恪,勸諸葛恪注意安定吳國的內政,發展生產,等待攻魏的良機;否則內部不穩定,自己又身率大軍在外,隨時都可能禍起蕭牆。諸葛恪沒有聽從國內國外人們勸他息兵的建議,仍頻頻大舉伐魏。公元253年進攻魏國一役失利後,歸國果然喪生於內亂,連家族也被誅殺乾淨。對張嶷深遠的識見,《三國志》稱讚為「識斷明果」,《三國志》作者陳壽在他的另一部史著中,稱讚張嶷雖「儀貌辭令,不能駭人,而其策略足以入算,果烈足以立威……雖古之志士,何以遠逾哉!」(本傳裴注《益部耆舊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