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正心態
2024-09-28 17:26:00
作者: 江潮
快樂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人活一世,都希望自己快樂。生活的美好就在於擁有快樂的心情,但只有明白了快樂的真諦,才能收穫真正幸福的人生。
快樂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真正的快樂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並不為外物所左右。儘管金錢可以充實人的物質生活,卻只能滿足人生理上的需要,無法滿足人的精神生活。
真正的幸福人生,是要充分展示出生命的價值,而不是通過金錢所衡量的。眾所周知,道德修養、知識學問是金錢買不來的。
左右你幸福的因素只有一點—你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心理學家說:心態積極與否決定著人生的幸福程度。心態消極的人不僅不會得到幸福,相反還會被幸福排斥。即使幸福就在身邊,他們這些人也是渾然不覺。
一個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天堂。他歡天喜地地喊著:「我來到天堂了。」這時,天堂大門的守門人詫然問他:「這裡就是天堂?」歡呼者頓時傻了眼,「你不知道嗎?」
守門人不解地搖著頭:「你來自哪裡啊?」
「地獄。」
守門人茫然依舊。歡呼者嗟嘆:「你不知道天堂的原因,是因為你沒去過地獄!」
當你口渴的時候,水便是你的天堂;當你心中有夢想,那麼實現夢想便是你的天堂;若是你現在感到無比痛苦,那麼幸福便是你的天堂。凡事都有兩面,只有將天堂和地獄放到一起,才能真正體會到天堂的美好含義。
幸福在哪裡?這是幼年時期被問過無數次的問題。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心中。只要我們的心靈是敞開的,你就會看到幸福就在不遠處向我們招手。
一位鋤地的人看到一隻鳥在天上飛過,便感嘆道:「鳥兒真苦啊,四處飛翔只為覓得一口食物。」另一位倚窗懷春的少女嘆氣說:「它真幸福,能夠展翅飛翔。」不同的人看到相同事物時所產生的見解和感覺也有所不同。心態積極,你就會覺得有一種希望油然而生;失意悲觀,你就會失落感嘆。當自己的理想沒能實現,你就會悲觀,失意。
有一位小學教師做了一次心理實驗,實驗對象就是她的學生。
老師告訴他的學生:「數據證明藍色眼睛的孩子比棕色眼睛的孩子智力要高,各方面也相對於比較優秀。」說完,她把學生按照眼睛顏色分成了兩組。
一周後,「棕色眼睛組」的孩子學習成績明顯下降,「藍色眼鏡組」的孩子學習成績顯著提高。於是,老師又向學生宣布,她自己把眼睛顏色弄錯了,正確的數據統計顯示應該是—棕色眼睛的孩子智力要高於藍色眼睛的孩子。於是,一段時間過後,「棕色眼睛組」的孩子成績提高了,而「藍色眼鏡組」的孩子成績卻又下降了。
心態決定命運。曾經統治羅馬帝國的偉大哲學家馬爾卡斯·阿流士說過的一句話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生活是由思想塑造的」。
如何運用思想?你把生活想成是天堂,它就是天堂,你把生活想成是地獄,那麼它就是地獄。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把工作干好,有大把睡覺的時間;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擁有一些不分彼此的朋友,能夠相互分擔對方的痛苦,分享對方的快樂,儘管各持己見,卻永遠互相尊重;幸福是累了的時候洗個熱水澡,渴了的時候喝一杯加冰的可樂;幸福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你擁有著這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便是擁有了幸福。
我們想快樂的事情,就會快樂,想痛苦的事情,就會痛苦;假如我們想的全是失敗,就會屢戰屢敗。因為一個人對事情的偏見,才使得他受到事情的傷害。如果你感受不到快樂,那麼唯一擺脫不快的方法,就是讓精神振奮,這樣才能找到快樂、幸福。
簡言之,幸福是我們對周圍環境和人生滿足、和諧的一種狀態。人生的幸福大多是自我意識形成的,因而,幸福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