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牛津女孩> 走出就業迷茫期:靠努力就能實現的願望

走出就業迷茫期:靠努力就能實現的願望

2024-09-26 12:22:03 作者: 賽茜

  在22歲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許了個靠自己努力就能實現的願望,這就是踏實又幸福的感覺吧!

  那個時候的我正在準備換工作,已經經歷了10多次面試,收到過拒絕信,也收到過並不那麼心儀的offer。幸運的是,每一次的面試,都讓我更加確定了自己想要什麼,以及哪些是更適合我的工作。所以當我在500個申請者中得到風險投資的機會時,我意識到自己離最終的選擇越來越近了。

  同每一個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一樣,在工作的這一年裡,我屢次在迷茫和焦急的邊緣打轉。我從小就是一個目標很明確的女孩,但現在,我卻意識到自己不太清楚下一步該怎麼走了。

  在投行里,跳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場動作,它不僅意味著你可以拿到更高的薪水,更重要的是,這意味著你找到了一份更契合自己的工作。

  我的成功跳槽,建立在長達8個月的準備上。

  我把這8個月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求助」「練習」和「反思」。

  第一,求助階段,向現公司前同事和周圍認識的人們請教。我建議大家最好選擇比我們多2~3年經驗的前輩,因為他們會對現在跳槽的情況更了解,對行業發展趨勢和獵頭信息的掌握也更準確。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在這個階段,給我帶來最多幫助的學長比我在投行早幹了一年,並且很順利地跳槽到了他理想的對沖基金。他在跳槽的時間、頭部獵頭公司和現階段的專業培訓方面,都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同時,他也讓我認識到自己還有7個月的準備時間,可以在此期間向更多同行業的人請教。

  同時,我在這裡分享一個小技巧。一個很重要卻容易被很多人忽視掉的隱藏人脈網,就是企業人事部門或者獵頭。當獵頭成為我們的人脈後,往往會對我們跳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起初,我從未考慮過成長型風險投資,但是在我與一位頭部獵頭的前輩長達1小時的對話後,她覺得相比私募,我更適合早期的機會。那時的我,入行僅半年,資歷不夠。因此,她給了我十幾頁的參考資料。最終,我通過她的公司,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很多人可能誤以為我會因牛津的身份在人脈上獲益,但事實上並不是。我的很多指路人,都是我自己找上門、主動結識的。

  主動,是我從小烙印在心底的關鍵詞。比如,我們可以先在領英、脈脈或者其他招聘平台上聯繫上獵頭,同時為自己選擇一個獨特的故事(我會使用9歲開始出國留學,大學期間做自媒體和慈善的標籤),增強對方的記憶點。

  第二,練習階段。

  跳槽意味著工作內容的疊代,對於跨行業的跳槽來說,需要準備更多的報告,儲備更多的知識。龐大的知識量可能會讓人望而卻步,但是只要肯練習、肯堅持,努力是會得到回報的。

  從我個人的學習經歷來看,我會把看似非常巨大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周和每天的計劃,並把自己的目標分為三個方向:

  ·觀看大學裡私募教程的錄播+碎片化時間聽播客(理論+專業性提高)。

  ·學習和搭建模型(技能提升)。

  ·行業深度探索(獲取案例)。

  在擁有了足夠多的知識和技能後,最後一個階段就是不斷地反思和復盤。

  我喜歡的方式是面試。面試多個賽道、多類公司,並在面試後復盤:這家公司和這類行業是否存有我不喜歡的因素?它能給我的新機遇是不是我真的想要的?

  從晚期私募投資到初期成長型投資,從中國、德國到英國,從生物醫療到電動汽車……這是一段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卻幫助我樹立對未來更加明確和堅定的認識。

  記憶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一家醫療頭部投資公司面試,在1周半內,我完成了4輪面試,每一輪均長達1小時。正常面試還是很有趣的,在最後常務董事給我的直接反饋是「你沒有在生命的每時每刻都想著私募」(You are not living and breathing private equity)。他認為我沒有真正對這份工作感興趣,以及為此努力付出。他說,他願意半年後與我再對談,只要我接下來能改變我的思考方式,對投資醫療深度了解,我就可以再獲得機會。我很感謝他,本應是「是或不是」的面試,他卻在最後20分鐘給我指出了接下來如何取得進步的方法,並給予了我這樣沒有過多經驗的年輕人第二次寶貴的機會。

  在這樣的環境中結束一場面試,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種安全感——只要踏實努力,就會得到想要的機會。

  但同樣,他的那句「每時每刻都要想著××」的提點,也讓我認真反思了自己對晚期私募投資的興趣。在認真地復盤一周後,我確定這份工作和投行帶給我的利弊很相似,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工作和未來的人生。因此,接下來我探索了早期一點的成長型投資,具體的金融內容就不在這裡細說了。

  誠然,我的跳槽經歷可能更適合金融界的小夥伴們。但無論在哪一行,這種找前輩諮詢、埋頭練習、多面試、多反思的步驟,一定能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不同工作的制度,也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最終想要的是什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