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跨界經歷:如何拿到麥肯錫u0026高盛雙offer
2024-09-26 12:21:46
作者: 賽茜
如何讓自己成為與企業匹配的人才?這其中大有學問。
應屆生的求職狀況往往很極端,要麼會拿到很多offer,要麼一個也拿不到。
作為一個跨行業,卻被朋友調侃「offer拿到手軟」的應屆生,我的經驗可能會給大家一些啟發,請記住以下三個關鍵詞:
技能、經歷和個人魅力。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144-0001.jpg" width="95%" /]
無論是投行、諮詢公司還是政府部門,以上三大板塊都是他們評判人選的首要條件。
雖然父母從一開始就強烈反對我選擇地理這個就業率低的專業,但我並不擔心。
高中在普華永道和安永實習後,我較早地開啟了職業規劃。
對新入職場的畢業生來說,我會建議以下三個準備步驟:
首先,利用網際網路把所有面試問題收集起來(按以上方向收集)並分類。
其次,針對每一個問題認真寫出答案(這個過程會讓你搞懂回答問題的邏輯和該問題對應的技能)。
最後,找到回答問題的精髓和邏輯後,我會以列表的形式把相關經歷+技能都寫出來,這樣方便應用在不同的問題上。
第一次一定要自己摸索,使用STAR(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這個常規的回答法則即可。商業或時事問題在面試前兩周多看些金融時報與研報,並把有趣的金句和案例記錄下來。我們要做到的,是在與面試官暢談時,能在提到某種趨勢時給予相應的案例,尤其是最新發生的案例,這可以更好地展示出我們對商業知識的了解和熱情。
對於面試總是緊張,發揮不好的同學,我建議永遠不要把面試者看成比我們更有權力的人。當我們堅信自己與他們一樣優秀時,我們所說的話才會更有說服力。
同時,大學實習的offer除了個人的準備,人脈也很重要。在眾多實習中,麥肯錫全封閉式的春招實習給我的人際關係網帶來了非常多的資源。與其說這是一個極具交易性的思維,不如說它給予了我結識一輩子好朋友的機會。我在倫敦的室友就是我的牛津同學,但由於來自不同學院,我們在大學裡從未有機會認識,但在全封閉的麥肯錫的春招實習中,我們在六十多號人中找到了彼此。
憑藉4%的錄取率,我順利地與其他英國G8大學的同學做起了麥肯錫實習的同事。
四年後,我順利跳槽,也多虧了我實習時結識的朋友的幫助,他們有人在我跳槽面試的公司里工作,有人幫我介紹了非常有用的關係網。
在職場的道路上,我們一定要把目光放長遠。一個假期的實習關係,很可能會幫助我們得到下一個機會,與其把其他實習夥伴看成競爭對手,不如在提升自己工作技能時,打造自己的人脈網。
最終,我拒絕了高盛這樣的頭部大投行,選擇去了同樣優秀的華爾街精品投行。當時一同實習的同事,都比我多一年或一次暑假的實習機會,但是因為我的規劃較早,準備充分,這些機會最後都成了我成功轉行的戰果。所以,如果閱讀這段文字的小夥伴也想進入金融圈,我想說,「對」的實習經歷往往會比專業對口還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