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牛津女孩> 百年辯論社的隱形歧視:為少數派而戰

百年辯論社的隱形歧視:為少數派而戰

2024-09-26 12:21:16 作者: 賽茜

  許多人都是從我在牛津辯論社(Oxford Union)的辯論視頻開始,知道「賽茜」這個名字的。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我必須承認,牛津辯論社賦予了我巨大的光環。這個從1826年建立之初開始,就集智慧、思辨、榮譽為一體,享譽世界的辯論社,也是我長久以來的心之所向。

  這裡擁有最佳的辯論土壤,也是爭議性話題的探討良地,同樣,也有眾多名人在這裡完成他們精彩的演講。從愛因斯坦、邱吉爾、麥可·傑克遜到史蒂芬·霍金、摩根·弗里曼,甚至是《權力的遊戲》劇組,都在這裡留下過思想的痕跡。20世紀70年代,美國總統尼克森在「水門事件」後,首次公開演講的地點,就是牛津辯論社。這裡成就了數十個國家首相和總統,也凝練了無數的智慧言論。

  幾乎每一個進入牛津的學生,都嚮往著這裡,包括我。

  進入辯論社的過程,不可謂不艱難,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個人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一部分我會在下一章節更詳細地分享。在這一章我更想分享的,是我進入牛津辯論社後,感受到的光環背後的「陰影」。

  與其他學社不同,牛津辯論社的入社費用就要3000元人民幣,這對於英國那些貸款上大學的同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費用上的門檻使得辯論社的成員普遍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公爵學校出身的富家子弟;第二類是有著政治野心的同學。雖然有些刻板印象,但從實際情況來說,大部分都是非常具有自信、目的性極強的白人精英男性。

  幾乎在每一次辯論社選舉時,我都是少數在場的,甚至是唯一的女性,更別提亞洲女性了。

  進入辯論社後,我感受到了強烈的少數派帶來的「異化感」。相信大家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固有語言系統、話題會變成一道堅固的牆,它們無形地把你隔離在主流之外。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我9歲來到異國他鄉努力適應語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談論、了解和計劃著在辯論社的未來了,大家對於學社的歷史文化說得頭頭是道,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另類的壓力。

  但我憧憬的,是與全球頂尖辯手們交流的機會,把這個核心目標記在心裡後,行動就會變得純粹。大學第一年的我克服了「圈子式」的文化隔離帶來的不適感,幾乎每日都忙於辯論社的活動中。假期時,我也都會留在學校,和辯論社的其他委員們一起策劃和執行下學期的8場辯論。

  回顧當時來到辯論社正式上任的第一天,所有的委員都聚在了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會堂里。長達8個小時的頭腦風暴,我們篩選辯題,從哲學、地理、政治到藝術,否定了數十個選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精心準備的「科技帝國與社會關係」的選題,幸運地成為8個辯題中的一個。

  當我接到通知能以二辯的身份出席「科技帝國威脅社會」這場辯論時,距離辯論賽僅剩4天。

  這意味著,我只有4天的時間可以準備,在牛津每周3篇論文的繁重的課業下,我需要拿出200%的精力,來對待這場辯論賽。

  最不幸的是,我發燒了。

  但我知道,人生的高光時刻,都是在至暗的黑夜之後發生的。這樣一個機會對於社裡一些白人精英男性來說,可能非常正常,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我做了充足的準備,並在有限的選擇中,穿上了自己的最高儀式禮服(White Tie)。

  [img alt="" src="../Images/Figure-0114-0001.jpg" width="95%" /]

  「讓我們歡迎辯論社委員、來自聖凱薩琳學院的賽茜。」(We now welcome Cecilia Zhao from the Secretary’s Committee, St Catherine’s College.)伴隨著辯論社主席的介紹,我終於迎來了發言的時刻。

  站在發言台上,迎面對著我的是500多名牛津的學長學姐,以及一台錄像機。

  我開始發言,準備好的發言稿就像電影一樣,早已在我的腦海里演練過千百回。

  感謝一切,那18分鐘,我有好好地享受。

  演講完的那一瞬間,我甚至有一些恍惚,過往10多年的努力,曾經受到的質疑、排擠和孤獨好似一下都感覺值得了。現在我在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辯論社,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言。

  我想起了曾經因為母親向老師求情,而在廁所偷偷哭泣的那個懦弱的小女孩。

  隔著時空的距離,我仿佛看到了她,她仿佛也看到了我。

  我仿佛聽到她說,謝謝你,成了我想成為的大人。

  辯論結束後,生活一如往常的平靜。然而在兩個月之後,一切忽然發生了變化。有一天,幾個辯論社的同學讓我打開網站,我才發現我的辯論視頻在一個月內竟然達到了50多萬的播放量。

  大家調侃我「一戰成名」了。

  但事情的發展並不一定全是正面的,大量的關注淹沒了我,是的,「被淹沒」(Overwhelming)是我的第一個感受。

  那些好的、壞的評論,就像湖底被攪動後翻湧而起的泥沙,向我襲來。

  作為一名亞洲女性,我的面孔是具有爭議性的;我的種族、性別,成為別人熱議的對象;我的身材、穿著,成為遭受攻擊的靶子,那些充滿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男性凝視的言論,像刀子一樣向我扎來。

  懦弱、退縮,不是我的風格。對於讚美,我欣然接受;對於惡評,我也會以直報怨。

  因此,當我接到央視和鳳凰衛視紀錄片的採訪時,我決定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講出來。

  「我是一名女性,更是一名亞洲女性。我要付出300%的努力才能與這些白人男性站在同樣高的平台上。」這是在整段紀錄片中不斷被重播的一句話。

  誠然,作為牛津主流之外的人群,我需要付出更多,才能跟別人站在同一個舞台上,甚至當我站在這個舞台上後,依然會因為我的性別、種族而遭到各種各樣的揣測、質疑。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放棄為自己爭取權利的機會。不僅要爭取,也要為和自己一樣的人勇敢地發聲。

  我非常感恩牛津辯論社,是它給了我展現自己、為少數派發聲的機會。

  牛津大學的學生創建這個辯論社的初衷,是希望在當時言論自由受到壓制的年代,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以無憂無慮發表言論、進行辯論的地方。

  這裡堅信言論自由至上,奉行暢所欲言、言無不盡。時至今日,它依然堅持著這個原則,我的存在,就證明了這一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