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牛津女孩>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不懂就裝」的人生歪理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不懂就裝」的人生歪理

2024-09-26 12:21:05 作者: 賽茜

  每次做家務,我都有聽播客的習慣。最近一期聽到的播客主題是「Fake it till you make it」,這句話翻譯過來便是「不懂就裝」。這種方法告訴我們,雖然不懂,但可以偽裝成自信且有能力的姿態,這樣的姿態不僅會讓外界增加對你的信任,還可以使實踐者獲得在實操上的進步,以便獲取最後的成功。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這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成功學方法論。它聽起來像是一種欺騙,但在不損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它確實是一種心理激勵的好方法。雖然未必那么正確,但確實是一句大實話:在不違背倫理的前提下,「不懂裝懂」的偽裝有時候是十分有必要的。

  求學路上,有很多次我都因此「被激勵」。

  第一次牛津模擬面試,我很緊張又真誠地出現在了校長會議室里,這時距離真正的面試還有3個月。我在復古的維多利亞裝修風格的會議室里,面對著學校外聘的面試老師。這次面試我沒有做任何準備,因為我希望審查下自己需要進步的地方有哪些。沒想到,半小時面試結束後,我不僅沒有看到可進步的空間,反而徹底把自己的自信心歸零了。

  面試官提問的是書本外的知識,並沒有過於刁鑽,但我還是慌了。一方面,這確實是課本外的知識,未在我的準備範圍之內。另一方面,語言上的不自信讓我很快在心態上就敗下陣來。

  因此,在模擬面試後的一周,我都沉浸在自己無法考入牛津的絕望和沮喪中。

  英國每年有上萬個人在同一個學科拿到A和A+的成績,但只有不到幾十個人可以考進牛津的同一專業,而這裡面會有我嗎?這種極低的概率讓我越來越否定自己。

  9歲出國留學,從最差班的學生到尖子生,我都過了這麼多關,真的要在最後一輪放棄嗎?在這樣的思考中,我意識到「I have nothing to lose」(我沒什麼可失去的了),既然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那也就意味著我可以付出一切。因此,在接下來的3個月,我主動聯繫了10名老師模擬面試,並且向牛津地理系的在讀生尋求幫助。

  一名叫作Lily的地理系學姐很友善地和我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溝通,她謙虛的態度讓我看到了一縷曙光。原來在準備面試時,Lily一開始和我的狀態一樣,緊張,表達困難,同樣沒有自信。不過,每一次的模擬面試後她都能有很大的突破。而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多練習,多總結。

  這裡簡單介紹下牛津的面試文化。與其說是測試考生掌握的知識點,不如說更在意的是考生的思維方式。這代表他們並不指望我們會推理出每道題的答案,而是考查我們的邏輯分析能力。甚至有時候面試教授會提供根本沒有答案的問題,完全只是為了考驗學生的思考模式。這種時刻需要的是一顆沉穩不慌的「偽裝心」。所謂「裝懂」其實就像科學方法,在不確定一件事時先進行假設再推翻,直到找到「正確答案」。

  所以,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穩的心態,在一開始就膽怯的話,那這場面試我們沒有開始就已經失敗了。在看重思維模式和潛力的情況下,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會是一個上策,一般大學面試、職業面試都可以採取這種態度。成功的前提是努力打好基本功,哪怕無法學到所有的知識點,但可以利用你的邏輯思維能力靈活回答問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