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我給自己找學校
2024-09-26 12:20:18
作者: 賽茜
小學四年級的那個暑假,離開學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由於父母工作上的調動,我們一家需要搬到北京去,我也再次「被轉學」了。
一開始我很憧憬,天安門、故宮、長城、頤和園……那些在課文中一遍遍出現過的景點,即將出現在我的眼前了,我也要在祖國的「心臟」開始新生活了!
然而,父母忙於搬家和工作,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帶我去玩。初到北京的那個暑假,我是一個人在空蕩蕩的房子裡度過的。
那個時候的北五環,與今天擁有「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北五環大有不同,尚處於發展初期,整個小區空得好像只有我們一戶人家。由於轉學的原因,我很「幸運」地沒有任何暑假作業,所以每天的生活就只有在家裡自娛自樂,找事情打發漫長的午後時光,然後期待著父母在傍晚回到家裡。
這似乎是很多孩子都嚮往的暑假生活,沒有作業,沒有不停囉唆的家長。但在我的記憶里,那個蟬鳴不止的夏天裡我曾有過許多期待,但更多的是期待落空後的失落與孤單。那個夏天我具體做了什麼,已經消逝在記憶里,但那種落寞、孤獨的感覺,卻一直殘留在我的心裡。
在離9月1日開學還有3周的時候,父母告知我,他們還沒來得及給我找學校。我一直相信找學校這件事就像以往一樣,會被父母妥善安排好。但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我還是頓感擔憂。
但是,年僅7歲的小孩能有什麼好辦法呢?
有的,或許只有一份天真的勇氣。
2006年的那個夏天,我主動報名參加了很多補習班,想儘快了解北京的好學校,不停地搜集信息,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父母解決問題。
情況就如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寫的那樣,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幫你。可能老天也被我一往無前的執著打動了,事情終於迎來了轉機。
我在小區里散步時,遇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恩人,鄰居王阿姨。
現在回想起來,她也許沒有想到在相遇後的5分鐘裡,一個7歲的小女孩會對她進行關於北京小學問題的「連環問」,甚至直接請求她的幫助。當時的我似乎發揮出了整個夏天攢下來的能量,而後王阿姨露出了微笑,溫柔地說道:「好,阿姨可以幫你想辦法。」
後來我在《殺鵪鶉的少女》里,讀到了這樣一段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什麼時候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巨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那個再普通不過的傍晚對我而言,或許就是命運發生巨變的岔路口。
那次相遇,讓我感激至今。不僅是因為王阿姨的幫助,也因為在第一次向陌生人請求幫助時,我獲得的是一條誠懇的橄欖枝。這讓我更勇敢,也更願意相信人,它給了我未來敢闖世界的信心。
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母親後,她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結識了王阿姨。兩人見面的兩周後,我順利地成為北京朝陽區的一名小學生!
雖然事情發展的很順利,但我並沒有像故事裡的女主角那樣,一路「逆襲」成為好學生。在高手眾多的北京,只有數學成績我還算湊合,其他科目的成績都是倒數。
班主任評價我:「雖然稍有些聰明,但從來不把心思用到正事兒上。」我不以為然,覺得或許他指的就是我懶散的學習態度吧,反正自己天生不是學習的料。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被困在了固定型思維模式里。這種思維模式在我後來聽了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杜維克講課後才明白——「固定型思維」的人會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都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所以,他們會認定每一次的失敗都是因為自己缺乏必要的基本能力。與之相對的,是「成長型思維」,擁有這種思維模式後,你會相信,只要投入精力或學習,就能獲得任何特定的能力。
這兩種思維模式,為我接下來的人生轉機做了精準的註腳。
因為接下來我的人生道路會證明,人的任何目標都能靠努力來實現。
這要從我9歲決定離開父母,獨自前往英國留學的事情說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