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二程全集(全兩冊)> 卷第四 周易下經下 困 坎下兌上

卷第四 周易下經下 困 坎下兌上

2024-09-26 11:51:11 作者: (宋)程顥,程頤

  《困》,《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升者自下而上,自下升上,以力進也,不已必困矣,故升之後受之以困也。困者憊乏之義。為卦,兌上而坎下。水居澤上,則澤中有水也,乃在澤下,枯涸無水之象,為睏乏之義。又兌以陰在上,坎以陽居下,與上六在二陽之上,而九二陷於二陰之中,皆陰柔掩於陽剛,所以為困也。君子為小人所掩蔽,窮困之時也。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如卦之才,則困而能亨,且得貞正,乃大人處困之道也,故能吉而無咎。大人處困,不唯其道自吉,樂天安命,乃不失其吉也。況隨時善處,復有裕乎?有言不信:當困而言,人誰信之?

  《彖》曰:困,剛揜也。

  卦所以為困,以剛為柔所掩蔽也。陷於下而掩於上,所以困也。陷亦揜也。剛陽君子而為陰柔小人所掩蔽,君子之道困窒之時也。

  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以卦才言處困之道也。下險而上說,為處險而能說,雖在困窮艱險之中,樂天安義,自得其說樂也。時雖困也,處不失義,則其道自亨,困而不失其所亨也。能如是者,其唯君子乎!若時當困而反亨,身雖亨,乃其道之困也。君子,大人通稱。

  貞大人吉,以剛中也。

  困而能貞,大人所以吉也,蓋其以剛中之道也。五與二是也。非剛中,則遇困而失其正矣。

  

  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當困而言,人所不信,欲以口免困,乃所以致窮也。以說處困,故有尚口之戒。

  《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澤無水,睏乏之象也。君子當困窮之時,既盡其防慮之道,而不得免,則命也,當推致其命以遂其志。知命之當然也,則窮塞禍患不以動其心,行吾義而已。苟不知命,則恐懼於險難,隕獲於窮戹,所守亡矣,安能遂其為善之志乎?

  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

  六以陰柔處於至卑,又居坎險之下,在困不能自濟者也。必得在上剛明之人為援助,則可以濟其困矣。初與四為正應,九四以陽而居陰為不正,失剛而不中,又方困於陰掩,是惡能濟人之困?猶株木之下不能蔭覆於物。株木,無枝葉之木也。四近君之位,在他卦不為無助,以居困而不能庇物,故為株木。臀,所以居也。臀困於株木,謂無所庇而不得安其居,居安則非困也。入於幽谷:陰柔之人,非能安其所遇,既不能免於困,則益迷暗妄動,入於深困。幽谷,深暗之所也。方益入於困,無自出之勢,故至於三歲不覿,終困者也。不覿,不遇其所亨也。

  《象》曰:入於幽谷,幽不明也。

  幽,不明也,謂益入昏暗,自陷於深困也。明則不至於陷矣。

  九二,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無咎。

  酒食,人所欲而所以施惠也。二以剛中之才,而處困之時,君子安其所遇,雖窮戹險難,無所動其心,不恤其為困也。所困者,唯困於所欲耳。君子之所欲者,澤天下之民,濟天下之困也。二未得遂其欲、施其惠,故為困於酒食也。大人君子懷其道而困於下,必得有道之君求而用之,然後能施其所蘊。二以剛中之德困於下,上有九五剛中之君,道同德合,必來相求,故云朱紱方來。方來,方且來也。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以行來為義,故以蔽膝言之。利用享祀:享祀,以至誠通神明也。在困之時,利用至誠,如享祀然,其德既誠,自能感通於上。自昔賢哲困於幽遠,而德卒升聞,道卒為用者,惟自守至誠而已。征凶無咎:方困之時,若不至誠安處以俟命,征而求之,則犯難得凶,乃自取也,將誰咎乎?不度時而征,乃不安其所,為困所動也。失剛中之德,自取凶悔,何所怨咎?諸卦二、五以陰陽相應而吉,惟《小畜》與《困》,乃戹於陰,故同道相求:《小畜》,陽為陰所畜;《困》,陽為陰所掩也。

  《象》曰:困於酒食,中有慶也。

  雖困於所欲,未能施惠於人,然守其剛中之德,必能致亨而有福慶也。雖使時未亨通,守其中德,亦君子之道,亨乃有慶也。

  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

  六三以陰柔不中正之質,處險極而用剛。居陽,用剛也,不善處困之甚者也。石,堅重難勝之物。蒺藜,刺不可據之物。三以剛險而上進,則二陽在上,力不能勝,堅不可犯,益自困耳,困於石也。以不善之德,居九二剛中之上,其不安猶藉刺,據於蒺藜也。進退既皆益困,欲安其所,益不能矣。宮,其居所安也。妻,所安之主也。知進退之不可,而欲安其居,則失其所安矣。進退與處皆不可,唯死而已,其凶可知。《繫辭》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耶·」二陽不可犯也,而犯之以取困,是非所困而困也。名辱,其事惡也。三在二上,固為據之,然苟能謙柔以下之,則無害矣;乃用剛險以乘之,則不安而取困,如據蒺藜也。如是,死期將至,所安之主可得而見乎?

  《象》曰:據於蒺藜,乘剛也;入於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據於蒺藜,謂乘九二之剛,不安猶藉刺也。不祥者,不善之徵;失其所安者,不善之效;故云不見其妻不祥也。

  九四,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

  唯力不足故困,亨困之道,必由援助。當困之時,上下相求,理當然也。四與初為正應,然四以不中正處困,其才不足以濟人之困。初比二,二有剛中之才,足以拯困,則宜為初所從矣。金,剛也。車,載物者也。二以剛在下載己,故謂之金車。四欲從初而阻於二,故其來遲疑而徐徐,是困於金車也。己之所應,疑其少己而之他,將從之,則猶豫不敢遽前,豈不可羞吝乎?有終者,事之所歸者正也。初四正應,終必相從也。寒士之妻,弱國之臣,各安其正而已,苟擇勢而從,則惡之大者,不容於世矣。二與四皆以陽居陰,而二以剛中之才,所以能濟困也。居陰者,尚柔也;得中者,不失剛柔之宜也。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四應於初而隔於二,志在下求,故徐徐而來;雖居不當位為未善,然其正應相與,故有終也。

  九五,制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截鼻曰劓,傷於上也。去足為刖,傷於下也。上下皆掩於陰,為其傷害,劓刖之象也。五,君位也。人君之困,由上下無與也。赤紱,臣下之服,取行來之義,故以跋言。人君之困,以天下不來也,天下皆來,則非困也。五雖在困,而有剛中之德,下有九二剛中之賢,道同德合必相應而來,共濟天下之困,是始困而徐有喜說也。利用祭祀:祭祀之事,必致其誠敬,而後受福。人君在困時,宜念天下之困,求天下之賢,若祭祀然,致其誠敬,則能致天下之賢,濟天下之困矣。五與二同德,而雲上下無與,何也?曰:陰陽相應者,自然相應也,如夫婦骨肉,分定也。五與二皆陽爻,以剛中之德,同而相應,相求而後合者也。如君臣朋友,義合也。方其始困,安有上下之與?有與,則非困,故徐合而後有說也。二雲享祀,五雲祭祀,大意則宜用至誠,乃受福也。祭與祀享,泛言之則可通,分而言之,祭天神,祀地祇,享人鬼。五君位言祭,二在下言享,各以其所當用也。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始為陰掩,無上下之與,方困未得志之時也。徐而有說,以中直之道,得在下之賢,共濟於困也。不曰中正,與二合者雲直乃宜也。直比正意差緩。盡其誠意,如祭祀然,以求天下之賢,則能亨天下之困,而享受其福慶也。

  上六,困於葛藟,於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物極則反,事極則變。困既極矣,理當變矣。葛藟,纏束之物,臲卼,危動之狀。六處困之極,為困所纏束,而居最高危之地,困於葛藟與臲卼也。動悔,動輒有悔,無所不困也。有悔,咎前之失也。曰,自謂也。若能曰,如是動皆得悔,當變前之所為,有悔也,能悔,則往而得吉也。困極而征,則出於困矣,故吉。三以陰在下卦之上而凶,上居一卦之上而無凶,何也?曰:三居剛而處險,困而用剛,險故凶。上以柔居說,唯為困極耳,困極則有變困之道也。《困》與《屯》之上,皆以無應居卦終,《屯》則泣血漣如,《困》則有悔征吉,《屯》險極而《困》說體故也,以說順進,可以離乎困也。

  《象》曰:困於葛藟,未當也,勛悔有悔,吉行也。

  為困所纏,而不能變,未得其道也,是處之未當也。知動則得悔,遂有悔而去之,可出於困,是其行而吉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