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道德經》其實很好懂> 第六十一章 謙下真能得到和平?

第六十一章 謙下真能得到和平?

2024-09-26 11:40:15 作者: 度陰山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①。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②。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欲,大者宜為下③。

  注釋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①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也:大邦,大國。「邦」,王弼本作「國」,系避「劉邦」之諱,此據帛書甲本改,下文「邦」字均依帛書甲本改。下流,指能海納百川的江海,用江海喻大國應處的地位;交,匯,百川匯合。大國居下流,則天下匯合而歸之;牝,鳥獸之雌性,雌者性靜。王弼說,靜而不求,物自歸之也。

  ②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以下小邦,向小國表示謙下;取,聚的意思,則取小邦,是則聚小國的意思。小國對大國謙下,即可取得大國的支持。

  ③夫兩者各得其欲,大者宜為下:大國小國都應該謙下,而大國更應該謙下。李霖說:「交鄰國之道,以謙下為本,故國無大小,皆當用謙。然大者恐恃以自高,尤當謙下。」

  譯文

  大國應像江海的下流一樣,處在天下(百川)所歸之地,那裡正是雌柔的位置。雌柔性靜,雄強性動,靜能制動,正是由於靜能甘心居於下位的緣故。所以大國對小國表示謙下,就可以取得小國的歸附;小國對大國謙下,就可以取得大國的支持。所以有的謙下會取得歸附,有的謙下會取得支持。大國不過是要網羅別人,小國不過是要依附別人,那兩者都滿足了自己的希望,不過,大國尤其應該謙下。

  度陰山曰

  嬴政(秦始皇)統一中國時,其實並沒有嚴格統一,還有個國家留了下來,它就是衛國。衛國的開創者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整個西周時期,衛國國君和西周保持高度一致,謙虛謹慎,從無二話。

  進入東周后,形勢發生改變,中央政權搖搖欲墜,諸侯國爭霸,衛國處於中原,力量弱小,周邊都是諸如晉國、秦國、鄭國等強國。它先是和晉國打得一團火熱,後來晉國和楚國爭霸失敗,它又和秦國交朋友。

  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先是趙國強大,衛國急忙向趙國拋媚眼,趙國把它當成最好的衛星國。後來,魏國靠吳起變法而強大,衛國又急忙向魏國拋橄欖枝,魏國看到它謙遜的模樣,也把它當成最好的兄弟。緊接著,秦國強大,衛國國君趕緊帶著昂貴的禮物去拜訪秦王,一直到前221年,秦始皇消滅六國,衛國仍在。

  春秋戰國時期,小國多如牛毛,可留到大一統時代的只有衛國。在幾個大國五百餘年的蠶食鯨吞的進程中,衛國只做了一件事,一件正確無比的事:對強大的國家謙下,同時把可憐的國力展現給所有人看,告訴其他國家,它對任何人沒有任何威脅。

  老子認為,一個無害的小國對大國謙下,大國一定會對它友好。這裡有關鍵的兩個要素:一是謙下,二是無害。如果一個小國有潛在危害,即使它謙下,大國也不會放過它。

  所以,在老子看來,人和國一樣,如果不想被強者攻擊,必須謙下和無害。問題就在這裡,大多數國家都能做到謙下,但無害,就很難辦到。因此只有衛國,靠謙下無害成功存活。

  國與國的關係相當複雜,老子卻認為只要雙方都「處下」地表現謙下品質,就能各得所願,皆大歡喜。老子生於春秋戰國之際,當時諸侯混戰,大國攻打小國,小國屈辱侍奉大國,自己已謙下到塵埃,仍不見大國放過它。不可爭辯的殘酷現實是,小國的謙下是不得已,大國的謙下只是個姿態。大國要小國歸順,只需要擂起戰鼓即可。而小國要想得到大國的支持,必須卑躬屈膝。

  謙下只是一種人的品質,它之所以在人與人之間偶爾有效,無非是人和人之間除了利益外還有一點人情在,所以為了一點人情,強者難免會對謙下的弱者給予一絲同情。但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人情,所以,謙下的品質如暴風下的沙堆,轉瞬即逝。

  老子的處下思想,無論後人如何塗脂抹粉和以意逆志,都不能改變這樣的事實:它是低賤的,它讓人活得特別窩囊,三分像人七分像狗。沒有實力的謙下,效用也是孱弱的,必須有無數的前提條件才能發揮作用。比如,強者的謙下才是謙下,弱者的謙下則是無能。所以,謙下有意義的前提是,你要先剛強。

  中國古代很多思想家都試圖用一種極省力,而又人人都能做到的品德來解決人類的諸多複雜問題。比如孔子的仁,老子的處下、謙下。但如你所知,沒有一個朝代是靠仁義、處下取得天下的,甚至都沒有一個朝代是純粹靠仁義、處下守天下的。

  即使你真的堅信仁義、處下可以收穫奇效,但現實不允許你這樣做。世界上有太多的強盜,你和強盜的溝通只能是誰的拳頭硬,而不是什麼仁義、處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