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羅輯思維:人物篇> 02 政客和政治家的行為邏輯

02 政客和政治家的行為邏輯

2024-09-26 10:27:45 作者: 羅振宇

  傳統的政治家和政客有什麼區別?在英文中,這是兩個詞,政治家是Statesman,而政客是Politician。Politician在英文當中有一點點貶義,沒有中文中貶義含義那麼多,但它也是貶義。林肯在生前講過一句話,說政客就是獨立於人民之外的人。什麼意思?就是他們自己沒有理想,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他們只是為了獲取最高的政治權力,這是他們終生奮鬥的目標。如果大家對這個詞理解還不太深,建議去看一看《紙牌屋》,看完你就知道什麼叫政客。

  當然我們不能說林肯就是那個貶義上的政客,但在當選美國總統的人當中,林肯確實是政客行為邏輯的一個起點。這沒有任何貶義。但是你從林肯的很多政治行為當中,你能看出這個特徵。政治家,Statesman,我有理想,我有主張,一揮手大家跟我來,我是號召者,是領袖,是那個姿態。但是我們前面講了,像林肯這樣的弱勢總統、平民總統,他能這麼辦嗎?那是做不到的,你在林肯的身上恰恰看不到我們影視劇當中表現的那種堅定,那種領袖氣概;看到的是一個非常陰柔的人,林肯1.9米的大高個,走路像一個打樁機一樣,一步一步走,這樣的形象,他卻非常柔性。他有句經典名言:我對任何人都不心懷惡意。

  現實生活中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在這種政客身上,你會發現他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特質,就是他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周圍人對他的幫助的誠意。比方說,1860年的一次總統競選,要知道在芝加哥共和黨大會現場,幫林肯張羅事的是一幫什麼人?就是林肯的小夥伴們。若說林肯跟他們有多大的交情,也談不上,他們就是林肯在伊利諾州當律師時的一幫小律師們。要知道,當時美國的律師不像今天,每天能賺很多錢,當時律師職業很苦,沒那麼多案子,他們有時候不得不成群結隊到全州各處去轉悠,就是巡迴,得到一些案件,獲得一些生計。

  在這種旅途當中,林肯就跟他們結成了非常好的人際關係。林肯會講故事,為人也比較幽默,能得這些人的認可。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一群人,他往那兒一站,就是人群的核心,他提出什麼要求,大家就感覺好像沒法拒絕。

  後來林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這種絕技表演過很多回。比方說當時共和黨幾個大佬,都是為競選總統做了長年準備,蘇鄂德、蔡斯,等等。蔡斯是什麼人?他一生就以當總統為目標,他有一個女兒叫蔡斯小姐,當時號稱華盛頓第一美人。這個姑娘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受過良好的教育,終生就一個目標,幫她爹當上美國總統。

  這些人都是不好惹的人,林肯不僅在共和黨競選當中把他們打敗,然後他幹了一件事,也是讓當時所有人目瞪口呆。他把所有這些共和黨大佬全部延攬到自己的內閣當中,這個故事近年在美國又發生過一次,希拉蕊·柯林頓和歐巴馬競選,然後雙方互掐。歐巴馬勝出後,邀請希拉蕊·柯林頓來當國務卿。對,這個蘇鄂德後來就當了林肯的國務卿,這個蔡斯後來當了林肯的財政部部長。而且林肯因為是兩個任期,你不能說這些人就死心了,第二任競選的時候,這幫人跟他玩心眼,玩到最後都失敗了。反而在林肯被刺之後,他們都成了林肯最堅定的夥伴,對林肯的評價極高,甚至林肯被刺之後,這些人都悲痛欲絕。你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這種民選政治家的政治智慧,不是靠理想,有的時候就是靠人緣。

  當然,光有人緣就行嗎?也不行,有的時候他需要一點苦逼加死磕的精神。這種平民政治家和過去的政治家們,他們表現出來的不同,實際上是他們生存環境的不同。政治家,他有堅定的理想,他本身就是燈塔,就是旗幟,其他人是要看著他、跟著他的。可是政客就不一樣,他們出身平民,在權力的網絡當中,他們必須要有能力去獲得其他人的支持。苦逼加死磕,就必須是他們的精神。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這樣的,美國有一個平民政治家,就是20世紀的詹森,他跟艾森豪區別就很大,艾森豪是盟軍總指揮,那是很有威望的。但是詹森不一樣,詹森原來是20多歲的中學教師,到了國會當國會議員,開始給人當秘書,一輩子就是死磕過來的一個人。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詹森有幾件有趣的事,第一他的精力極其旺盛,有一種小跑叫詹森小跑,就是幹什麼事都一溜小跑,創造的最高業績是一天演講22場,這不是一般人的精力能夠撐得下來的。林肯也一樣,他年輕時演講,那個時候演講和後來的美國總統演講不一樣,那真的是要說服一幫人。林肯最長的演講紀錄是九個小時,要面對一幫人。日出千言,其氣自傷,你想想他演講九個小時,是一個多大的體力付出。

  我們再說到這個詹森,詹森有趣的事特別多,比方說他大概22歲那一年,跑到華盛頓去,突然發現自己住的酒店的地下室特別牛。為什麼?所有國會議員的秘書都住在那兒,幾十個人都住在那兒。那天他就發了瘋,洗了五次澡,刷了六次牙,為什麼?因為洗澡間和那個刷牙的水房,是最容易進行人際交流的地方。

  詹森最經典的一個例子是,有一次他突然在國會山逮著一個記者,說找你很久了,你到我辦公室來,我跟你聊天。然後又把自己的秘書叫來,寫了一個字條給秘書。轉身和記者繼續聊:我注意你很久了,你的文章非常好,我跟你講講我的想法。講了一會兒,秘書把字條送回來,他看了一眼,把字條擱下,接著又講了一個半小時,夸這個記者,你寫的文章多好,你是一個多麼傑出的記者,我的想法是什麼。

  這個記者叫貝克,後來他打聽到,詹森這張字條上寫的是,你打聽一下我正在談話的這個人是誰。說明詹森根本不認識他,但這就是政治家的精神,就是他現在有一個多小時空當,他就不能浪費。詹森有一句名言,說無所事事比勤奮地工作還要讓人筋疲力盡。他有一個多小時,隨手抓一個人來,然後就要說服他,這就是政客。

  其實林肯也是這樣的一個人,對於林肯的政治觀點,其中最有爭議性的,就是他到底是不是一個堅定的廢奴主義者。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史學界,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好多爭論,你現在去查找那個時候歷史學家寫的論文,還有《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林肯》《林肯真相》等等文章,都會告訴你林肯說過很多和廢奴主義者相反的話。這些話都是林肯親口說的,都有記錄在那兒,句句可考,是賴不掉的。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