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英公務員>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柏林會議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柏林會議

2024-05-05 08:40:56 作者: 青山鐵杉

  所謂的第四次連任,它單單純純的,就是一個餅。也許這件事談成了,能夠提升保守黨的支持率,但要以此為起點繼續執政,這個概率,只能說世界上什麼都可能發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

  此時此刻,需要一個人承擔和法國洽談的機會,為了保險,艾倫威爾遜決定啟用兩個從來沒有動用過的人選,英格麗·褒曼的兩個女兒,伊莎貝拉和伊斯塔,兩個法國歌壇的天后,在整個拉丁語國家都廣受歡迎。

  關於要瞞著美國,英法兩國要攥取整個冷戰紅利這件事,任何人都是不可信的,哪怕是最為信任的下屬也不行,而且事關重大,雖然艾倫威爾遜知道英國的大西洋派都是誰,但就怕有漏網之魚。

  而伊莎貝拉和伊斯塔兩姐妹,法國高層是知道的,曾幾何時法國人還和艾倫威爾遜談過這件事,艾倫威爾遜是法國的自己人,這總沒錯。

  得知即將身兼重任,伊斯塔有些猶豫不前,伊莎貝拉則躍躍欲試,兩人的性格不太一樣,伊莎貝拉明顯更加享受於聚光燈和舞台中心。

  「怕什麼?和法國總統面對面的對話,多難得的機會。」伊莎貝拉比伊斯塔開朗的多,不但沒有表現出來慌張,反而很有興趣。

  英國的談判底線是,英國和法國採取共同態度,把東歐給分了,英國的底線是要拿到民主德國和波蘭,而除了這兩個國家,從捷克斯洛伐克往南,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都是法國的。

  從表面上來看,法國人占了大便宜,這些國家的分配英國雖然看著吃虧,但不過是慷他人之慨,東歐國家可不是都變色了,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還活著呢,法國人能夠搞定羅馬尼亞麼?

  保加利亞那可是蘇聯最忠實的跟班,同樣不好搞定,南斯拉夫麼?懂的都懂。

  所以看起來法國占便宜占大了,英國只不過拿到了民主德國和波蘭,但其實並不怎麼吃虧,再說了東歐貿易體系的核心是蘇聯,不是這些華約國家的任何一個,所以蘇聯才是決定冷戰紅利的大頭。

  

  簡單來說,艾倫威爾遜準備了一份陰陽合同,表面上為了和法國團結,英法將會按照上述條件對東歐進行劃分,做到互相掩護互不干擾。

  其實法國得到的那一部分,只有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好搞定,至於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可不是好拉攏的。

  法國領導歐洲的角色也就到此為止了,陰陽合同的另外一面是英國和蘇聯的事情,英國一定要為了英鎊拿到華約經濟體系的貿易結算貨幣位置。

  伊莎貝拉肩負著未來歐洲領導權的重任,決定要見一見密特朗,密特朗本來不願意抽時間配著娛樂業的人士,但經過了情報部門的提醒,身為法國傑出女性的代表,要見一下總統怎麼了?總統也是人民公僕嘛?

  關於蘇聯要緩和,開放東歐貿易的外部投資,密特朗表示贊同,而對英國對東歐國家的劃分,英國銀行業和法國銀行業共同維護歐洲金融穩定的想法,密特朗表示認可,關於英法是歐洲核心領導國家的定位,密特朗表示英法百年友好,那是從第一世界大戰開始用鮮血凝成的友誼。

  關於蘇聯不願意重回冷戰的認識,密特朗表示如果按照這個計劃推動的話,這就是一個三國協約的美好年代。

  「從歐共體框架內進行溝通更加合適一些。」密特朗給出自己的看法,英法兩國可以圍繞民主德國和歐共體的經貿關係瞞天過海,不能通過歐安組織,因為歐安組織當中美國也是成員國。

  法國人對美國在歐洲指手畫腳早已經感覺到厭煩,現在既然冷戰已經結束了,整個歐洲已經不具備爆發戰爭的風險,美國休想繼續做太上皇。

  伊莎貝拉整個法國流行天后,便開始在倫敦和巴黎的權力機構當中進行溝通,至於英國和蘇聯的溝通不勞過問,艾倫威爾遜和蘇聯的克格勃主席有私人電話可以進行聯繫。

  「你不要有逆反心理,裁軍將會是接下來蘇聯的必然選擇,莫斯科可以選擇繼續冷戰,但是以現在的對比,下一次蘇聯還是輸。蘇聯能夠在自己的陣營當中找到一個和西班牙相提並論的國家都沒有。」

  艾倫威爾遜苦口婆心的解釋著,「而西歐比西班牙強的國家還有英法德意,你怎麼對抗,等我我退休之後,蘇聯在想要找到體面退場,休息的時機就難了。」

  「你讓蘇聯交出兩萬輛坦克,三萬輛裝甲車,這不是把蘇聯當成戰敗國?」阿列克謝耶夫想不通的嘀咕道。

  「我不讓你交,這些鐵疙瘩也是退役封存的下場。我是拿錢買,我總不能一拿上百億等著蘇聯恢復了,在用這些坦克壓制西歐吧。我和張……邱吉爾有什麼區別。」

  艾倫威爾遜哼了一聲,「我不過是讓蘇聯的軍備減一下噸位,沒有要蘇聯最先進的那一部分。紅海軍的那部分,也不過是要一些先進型號的核潛艇,大部分核潛艇不還是七十年代之前服役的?你不讓步,我怎麼操作接下來的和平體系?」

  英國要這些坦克有什麼用?其實當然有用,比如說買過來之後可以轉手賣給埃及,雖然這可能會引起以色列的抗議,畢竟以色列肯定不想看到。

  「蘇聯有價值兩千五百億,換成英鎊大概是一千億的債權,英國想不想要接手?」阿列克謝耶夫忽然開口詢問。

  「你想讓英國幫助蘇聯要債?」艾倫威爾遜一下子就明確了好大兒的目的,「這個時候還算計你父親是吧?這都是不好要的債務,英國能逼著古巴還債麼?這樣,如果是非洲國家的債務,英國可以想想辦法,沒準法國人也很願意接盤。不過好價格你是別想了,能抵消蘇俄成立賴掉協約國的債務,都算是英法這兩個蘇聯口中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有良心。」

  我還不如不提這件事,阿列克謝耶夫心中嘀咕一句,不過他也知道蘇聯在六十年代至今的冤大頭行為,如果能夠平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債務,也不算太吃虧,也算是對國內的不滿有一個交代,「談判地點在哪?」

  「德國首都柏林,在歐共體框架之內談。」艾倫威爾遜感覺好大兒想通了,便不再繼續從傷口上撒鹽。

  掛了電話,艾倫威爾遜則向柴契爾夫人匯報關於東歐的劃分和蘇聯安全呼聲的進展,柴契爾夫人很開心,「看來這一次我們沒有遭到百分比協議的羞辱。」

  「歐洲安全了,如果這一次的洽談成功,英國是毋庸置疑的歐洲領導者,就怕美國可能以後對英國不會在信任了。」艾倫威爾遜知道柴契爾夫人的百分比協議是什麼。

  在二戰結束之前,邱吉爾想要知道史達林的胃口有多大,能不能給英國留下傳統的影響力。

  當時史達林給了邱吉爾一張紙,東南歐的劃分是一九分,英國只能拿到希臘的安全保證,史達林還是給了點面子,沒像是洛克菲勒那樣,百分之九十不夠,我要百分之百,但顯然英國是極其吃虧的。

  但這一次完全不同,英國將會拿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失去的一切,在確認了可以談的基礎之後,法國開始放出風聲,要開啟歐共體和民主德國經貿關係的談判,作為試探的風向標。

  而白廳這裡艾倫威爾遜也嚴陣以待,他不知道歷史上英法聯合出兵的蘇伊士運河戰爭,是怎麼瞞過美國人的。但是這一次他上心的精力絲毫不亞於那一場在另外一個世界發生的大英帝國謝幕之戰。

  為此也放出了各種真假消息,比如說這一次會談的核心,是法國人為了正式確立兩個德國在歐洲存在企圖,根據不明消息的政府人士透漏,英國大概率也會站在法國一邊,於是在第二天,柴契爾夫人順理成章的表示也會出席這一次的會談。

  對聯邦德國窮追猛打的企圖昭然若揭,波恩政府立刻表示華盛頓應該干涉兩個可疑盟友的舉動,這極大的傷害了聯邦德國的感情。

  而英國輿論則反駁,兩個德國的關係只不過是遠房親戚的感情,還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例子勸說波恩政府,聯邦德國應該學會和民主德國共存。

  艾倫威爾遜更是以內閣秘書長的身份拉仇恨,「波恩政府不要想著統一那種妄想了,英國和民主德國合併的可能,都比德國重新統一的可能大一些,如果民主德國公民不介意認可女王的地位,我願意和德國統一社會黨談談。」

  十月底,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帶著堪稱豪華陣容的金融團隊和企業家,先後到達了民主德國首都柏林。

  而蘇聯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代替地圖頭偷偷來了,地圖頭現在就是克林姆林宮的象徵,直白一點說不能離開莫斯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