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舉國豐收年

2024-09-24 00:27:40 作者: 鍋蓋小玉

  戰後的大夏國,再次全面開展建設。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不僅能搞活經濟,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各府軍事調動。

  便利的交通,能有效地縮短路上的行程。

  …

  當大夏國迎來第一個全國性的豐收時,在全國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各府的主要交通已打通。

  

  這其中花費的糧食和銀錢,全都出自紫玉私庫補貼,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成效。

  其速度,連身為帝君和國師的紫玉與離白,都大為百姓的力量和熱情所震驚。

  樸實的百姓,用他們的勤勞和熱情,回報著大夏國給他們的安定。

  紫玉被百姓的樸實所感動,與離白一致認為,那些錢糧花得值。

  …

  曾經,從雲都到最南邊的安東府,傳送公文的驛兵,快馬需要半個月時間。

  如今,只需七天便能到達。

  若是遇上緊急軍情,由金雕送信最多兩天,大大地縮短中間耽誤的時間,更有利於軍事調動和傳遞消息。

  對雲都掌握各地的情況,有著很大的幫助,更能快速調動各府的資源。

  …

  南方雷打不動的兩季收成,又不用交賦稅。

  僅一年便家家糧滿倉,百姓是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幸福感。

  成天臉上都喜笑顏開,因為再沒啥能比家中有糧,讓他們更踏實。

  歸還從官府佘來的種子時,每家還主動將收拾乾淨的糧食,賣到官府開辦的糧倉。

  來此賣糧的人,不管認不認識都能聊上幾句,也不怕被人盯上錢袋子。

  …

  「哈哈哈,現在的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

  老農甲提著滿滿一錢袋銅錢,搖兩下又放在耳邊聽響兒。

  那臉上是從未有過的滿足,估計比他當年娶新媳婦兒都高興。

  「那可不,以前那些大戶人家收糧食,好的一文錢一斤。

  豐收年時,黑心商家將價錢壓到一文錢兩斤,從來就沒咱們得過好。

  收拾得一粒癟殼沒有不說,還要扣水份什麼的,反正就是沒咱們得了好。

  現在賣給糧倉兩文錢一斤,收入可是翻了一番,更別說糧食產量增加一番多。

  這裡外里,算起來都是咱們賺了。」

  老農乙同樣拿著一錢袋銅錢搖,兩個五十餘歲的老農,完全體現了當下百姓,對現有生活的滿意程度。

  「這都是因為咱大夏國好,帝君和國師愛民如子。

  不說別的,就拿修路來說,以前都是派勞役。

  想讓官府出糧出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一起來賣糧的少年書生道。

  「帝君還佘種子給咱們,沒有優良種子就沒有好收成,我們家準備年年都用帝君給的種子。」

  「我們家也是,一畝的收成相當於原來的三畝,家裡的細糧頓頓吃都吃不完。」

  「哈哈哈,我家也是。」

  「帝君對咱們這麼好,我家別的本事沒有,多賣些糧食給糧倉還是能做到的。」

  「我家男人和大兒子都是帝君的兵,我也要多賣些糧食。」

  「賣糧食肯定是要賣的,不賣怎麼吃得完,存錢去嘍!」

  一群人忽啦一聲,往朝廷開辦的農業錢莊跑去,紛紛掏出早準備好的小本本和私章。

  看到上面那清楚地記錄著每一筆錢數,哪怕只有幾百文銅錢,也笑得見牙不見眼。

  豐收後的大夏國,遍布全國的鎮子都在議論同一件事兒。

  朝廷給予百姓福澤的時候,百姓也在用他們最樸實的行動來回報朝廷。

  現在的大夏國,可謂是上下齊心,其樂融融。

  …

  虎視眈眈的邙山部落,得知大夏國全國豐收,心思更加活泛。

  以遊牧為主的草原部落,每到冬季便是最艱難的季節,很多族人會因飢餓和寒冷而死。

  如今,得知大夏國有利可圖,邙山部落便打起了無本買賣的主意。

  但邙山部落知道,以一個部族的力量想與大夏國抗衡,肯定不易取勝。

  還沒與大夏國正式交峰的邙山部落首領糜良,自打敗蕭元亮後便有些膨脹。

  曾經的蕭元亮,可謂是草原上各部族中的一頭惡狼,還不是慘敗在他們的聯合之下。

  嘗到聯合好處的糜良,著親兵給香洛部落首領宗浮,銀蒼部落首領笛鳴送信。

  一場陰謀,在共同的利益下漸漸萌芽。

  …

  在河灣府安定下來的索丹等人,已完全融入大夏國的生活,對這片遼闊的土地更加的熱愛。

  有了固定的居所,再也不用四處遊牧,老人和孩子留在村子裡以種地為生。

  壯年在放牧的同時,擔任著邊境守衛的任務,因為只要擔任守衛就會有一份糧食補貼。

  每人每月有三十升的糧食補貼,粗細糧各占一半兒的比例,這一舉措讓新河灣人非常積極。

  更有人家恨不得全家齊上境守衛,那樣的話一家人就不愁吃喝了。

  養的牛羊,還能送到雲都賣一個好價格,河灣府人的家底兒眼看著厚實起來。

  在這人人善騎的河灣府,自秋收後便興起了練武熱,一些女子也積極地加入訓練。

  他們之所以這麼積極,皆因聽了大夏國帝君和國師的傳奇故事。

  帝君和國師白手起家,打敗三個國家創下大夏國,已成為說書先生口中的傳奇,在各大茶樓廣為流傳。

  也是百姓茶餘飯後,最喜歡聽的傳奇。

  村中常有那喜歡說古的老人,聽了茶樓的說書後。

  黃昏時,趁村民飯後休息,擺開場子來上一段兒,聽得百姓熱血沸騰。

  更為吸引人的是,兩人傳奇的愛情故事。

  令多少女人心動,卻不會有人自命菲凡地冒頭,一搏國師的青睞。

  因為一旦被人知道,還不用帝君或國師出手,自有鄉鄰或街坊天天到其家門口指桑罵槐。

  在大夏國百姓心目中,帝君和國師是神聖不可侵犯,有如神明一樣高貴的存在。

  更不許任何人褻瀆!

  連三歲小孩兒都知道,帝君和國師是讓他們有飽飯吃,長大了能進學院的好皇帝。

  許多百姓,自得知帝君的真實身份後,上香首要祈福的便是,求菩薩保佑帝君早日誕下太子和公主。

  在他們的認知中,唯有這樣一心為百姓所想的皇帝當政,他們的子孫後代才能過上好日子。


關閉